尾礦充填站

尾礦充填站

尾礦處理選礦廠生產的尾礦,主要用來做井下充填用。 選別的最終尾礦由泵打入充填濃縮機進行濃縮,溢流水返回水池作回水利用。 選別的最終尾礦由泵打入充填濃縮機進行濃縮,溢流水返回水池作回水利用。

尾礦充填站

對於大、中型選礦廠來說,選礦設備產生大量的尾礦,這些尾礦需要建設大型的尾礦庫,不但占用大量
大型尾礦庫
的土地資源,而且極易造成環境破壞。如果尾礦壩缺少維護和監測還容易出現垮壩的危險,給下游造成意想不到後果。隨著我國對尾礦的排放和處理監管越來越嚴格,許多大中型選廠開始採用尾礦充填站,利用高濃度攪拌槽把礦漿與水泥混合以後,進行重新回填作業,不但節省尾礦存放成本,而且也不會造成環境污染,還可有效的避免土地塌方等問題。

主要設備

尾礦充填站使用的主要設備為高濃度攪拌槽和螺旋輸送機。其工作原理為螺旋輸送機把尾礦礦漿輸送到高濃度攪拌槽,利用轉動著的葉輪獲得能量,受上、下螺旋方向相反的葉輪作用,形成兩股相對流動的礦流,互相衝擊、攪拌而使漿料混合均勻。
高濃度攪拌槽其主要特點是螺旋槳式葉輪直徑加大,循環筒直徑大於槽體內徑的三分之一,循環筒上的開孔數及孔徑都有所增加,提高了各孔的循環礦漿量(尾礦混合物)。該攪拌槽可用於濃度在50%-70%(按質量計)固體、粒度小於1mm的礦漿及非金屬礦物礦漿的攪拌均勻。

尾礦處理

選礦廠生產的尾礦,主要用來做井下充填用。這樣既解決了井下充填的材料問題,又減少了環境污染,同
尾礦作業區
時還提高了尾礦庫的服務年限。選別的最終尾礦由泵打入充填濃縮機進行濃縮,溢流水返回水池作回水利用。經濃縮後的尾礦由泵送至尾砂由泵送至尾砂充填系統進行分級,分級後的粗砂作為採礦場充填材料;只有少量的分級溢流(細顆粒)打入尾礦庫。而乾選的尾礦用來築尾礦壩。

環境保護

由於部分選礦採用浮選工藝,尾礦水中會帶入少量黃藥和2#油等選礦藥劑,若立即直接排放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尾礦庫存水容積較大,礦漿進入尾礦庫後,一般都能在庫內沉澱2-3天以上。根據類似礦山經驗,經過這么長的自然氧化作用,浮選劑能自然降解,濃度可達到國家規定的水質排放標準。況且選礦廠的尾礦基本充分利用起來。濃縮機的溢流水返回到清水池做回水利用,減少了對周邊的污染,做到了對環境的保護。

尾礦堆壩

目前選礦設備堆壩方法有三種,即上游法堆壩、中線法堆壩和下游法堆壩,我國大多用上游法堆壩,此方法操作簡單,維護方便,但上游堆壩的壩體底部有一層較厚的細粒礦泥層,抗剪強度低,不利於壩體穩定,且堆積壩的侵潤線水位較高,降低了壩體的穩定性,這些條件有可能限制選礦設備排出尾礦的堆壩高度。因此提出了中法堆壩和下游法堆壩,中線法和下游法均利用旋流器堆壩,旋流器的底流粗尾礦用來堆壩形成壩體,旋流器的溢流細尾礦排入壩體上游堆存,其主要支撐體粗尾礦築成,所以壩體底部細粒層少,且侵潤線水位低,有利於壩體穩定。
中線法和下游法的差別只是前者的堆積壩軸線平面位置不變只是逐漸提高,後者的堆積壩軸線隨著堆積壩高度增高而逐漸往下游移動,這樣前者形成的支撐壩體斷面需用粗尾礦量也少,後者形成的支撐壩體斷面大,需用的粗尾礦量也大,這兩種方法均需旋流器築壩,旋流器消耗大,其移動操作麻煩,也比較困難。壩體邊坡始終為裸露狀態,長期受風吹雨淋,容易形成揚塵和尾礦流失等二次污染,選礦設備所排出的尾礦中有大量的污染物,易造成較大的環境危害,這是中線法和下游法堆壩在我國套用不多的主要原因。

尾礦充填站建設

選礦廠產生的尾礦,主要用來做井下充填(回填廢棄作業區)。這樣既解決了井下充填的材料問題,又減少了環境污染,同時還提高了尾礦庫的服務年限。選別的最終尾礦由泵打入充填濃縮機進行濃縮,溢流水返回水池作回水利用。經濃縮後的尾礦由泵送至尾砂由泵送至尾砂充填系統進行分級,分級後的粗砂作為採礦場充填材料;只有少量的分級溢流(細顆粒)打入尾礦庫。而乾選的尾礦用來築尾礦壩。

尾礦回填意義

由於較多選廠採用浮選工藝,尾礦水中會帶入少量黃藥和2#油等選礦藥劑,若立即直接排放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尾礦庫存水容積較大,礦漿進入尾礦庫後,一般都能在庫內沉澱2-3天以上。根據類似礦山經驗,經過這么長的自然氧化作用,捕收劑能自然降解,濃度可達到國家規定的水質排放標準。況且選礦廠的尾礦基本充分利用起來。濃縮機的溢流水返回到清水池做回水利用,減少了對周邊的污染,做到了對環境的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