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吻小公魚

尖吻小公魚

為鯷科小公魚屬的魚類。體長為體高5.25-5.78毫米;為頭長3.76-4.1倍。頭較長。分布於中印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紅海、台灣島以及南海等海域。

簡介

小公魚小公魚

拉丁目名:CLUPEIFORMES

中文目名:鯡形目
中文科名:鯷科
拉丁科名:Engraulidae
中文屬名:小公魚屬
拉丁屬名:Stolephorus
拉丁種名:heteroloba
定名人:(Ruppell)
年代:1835
中文名:尖吻小公魚
ogenus:Engraulis
原始文獻:NeueWirbelth,Fische,79,pl.21,fig.4.
模式產地:紅海
資料來源:南海魚類志:125-126.台灣魚類志:126.

形態特徵

尖吻小公魚(學名:Stolephorusheteroloba)為鯷科小公魚屬的魚類。分布於中印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紅海、台灣島以及南海等海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紅海。體長62-70毫米。體長圓形,微側扁。腹部有骨刺。體長為體高5.25-5.78毫米;為頭長3.76-4.1倍。頭較長。吻很突出,呈鈍圓形,其長是頭長的19-23.5%。眼大,位於頭的前半部,距吻端近。眼徑是頭長的22.9-25%。眼間隔較寬,中間有細棱,其寬是頭長的20.7-23.5%。鼻孔很顯著。口大。口裂近於水平。上頜的前端很突出。上頜緣頜骨長是頭長的66.5-75%。上頜骨的末端圓,向後伸到前鰓蓋的下緣。兩頜和齶骨有細小的牙。鰓蓋薄。鰓孔大。假鰓發達。鰓蓋膜彼此微相連,並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12-13。鰓耙細硬,肛門靠近臀鰭。

分布

國內分布:南海,台灣
國外分布:中印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紅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