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麂江口亞種

小麂江口亞種

小麂江口亞種是麂類中最小的一種,也是中國特有種類。叫聲如犬吠,故又稱吠鹿或犬麂。體長70~90厘米,肩高約40厘米;臉短,顏面棱也比赤麂短;體背毛色變異較大,呈黃褐、棕黑色,頸背中央有一黑色條紋,臀周、尾下、鼠鼷部亦呈白色;蹄小於赤麂和黑麂;淚窩深而圓。棲於地勢較低的丘陵、小山的低谷、山坡灌叢。以嫩葉、幼芽、青草、果實、種子為食。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小麂江口亞種
【中文別名】江口小麂
【拉丁學名】Muntiacus reevesi jiangkouensis
【命名者及時間】Gu & Zu, 1998
【科屬分類】脊索動物門哺乳綱偶蹄目鹿科麂屬小麂

物種概述

小麂江口亞種是麂類中最小的一種,也是中國特有種類。叫聲如犬吠,故又稱吠鹿或犬麂。體長70~90厘米,肩高約40厘米;臉短,顏面棱也比赤麂短;體背毛色變異較大,呈黃褐、棕黑色,頸背中央有一黑色條紋,臀周、尾下、鼠鼷部亦呈白色;蹄小於赤麂和黑麂;淚窩深而圓。棲於地勢較低的丘陵、小山的低谷、山坡灌叢。以嫩葉、幼芽、青草、果實、種子為食。全年繁殖,產後還可受孕,懷孕期約6~7個月,每胎產1~2仔。

分布範圍

分布於貴州梵淨山地區。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低危(LC)。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