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山雞尾巴草

小葉山雞尾巴草

小葉山雞尾巴草,中藥名。為蹄蓋蕨科植物華中介蕨Dryoathyrium okuboanum (Makino) Ching的全草。分布於東華、中南及陝西、甘肅、四川、雲南等地。具有清熱消腫之功效。常用於瘡癤,腫毒。

基本信息

小葉山雞尾巴草

正文

小葉山雞尾巴草小葉山雞尾巴草
小葉山雞尾巴草
(《浙江天舢藥植志》)

來源

為蹄蓋蕨科植物華中介蕨的葉。

植物形態

華中介蕨
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根莖短而橫走。葉叢生,葉柄禾稈色,長30~70厘米,葉柄與葉軸疏被褐色或淡褐色鱗片;葉片草質,狹卵形至長橢圓狀卵形,長35~60厘米,寬25~3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最寬或稍縮短,1回羽狀複葉作3次羽狀分裂;羽片9~12對,長橢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12~25厘米,寬4~10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有短柄或無柄,羽狀深裂;裂片披針形,先端漸狹而鈍,羽狀半裂至深裂;葉脈羽狀。孢子囊群卵形、圓形或鉤形,沿軸兩側著生;囊群蓋質薄,邊緣不整齊。孢子期7~9月。
生於山林溪邊陰濕處。分布華東、中南及貴州、雲南、四川、陝西等地。

功用主治

治下肢癤腫,用新鮮嫩葉,搗爛,加白糖適量,調塗患處。一天換一次。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