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徐疃村

原小徐疃村於1963年劃分為小徐疃前村、小徐疃後村,2004年12月兩村重新合併為小徐疃村。 原小徐疃前村,於1963年由小徐疃村分割而成,因村位於小徐疃村南部,故名小徐疃前村。 原小徐疃後村,於1963年由小徐疃村分割而成,因村位於小徐疃村北部,故名小徐疃後村。

村莊由來

徐疃村建於明代以前,當初肖、徐兩姓居多,故名肖徐疃;後肖姓大部他遷,趙姓遷入,改稱小徐疃。

地理位置

山東省沂南縣楊家坡鎮小徐疃村位於楊家坡鎮駐地東北4公里處,北緯35°26’45” ,東經118°34’54”。東鄰幸福嶺村,西接張家埠子村,北連李家林村,南依北雙泉村。

政區人口

小徐疃村現有耕地3200畝,674戶,1862口人,中共黨員80人,2005年人均純收入2700元。原小徐疃村於1963年劃分為小徐疃前村、小徐疃後村,2004年12月兩村重新合併為小徐疃村。2005年1月完成班子換屆,新任黨支部成員3人,村民委員會成員3人。第一名中共黨員趙常利同志,於1938年入黨。1939年成立第一個黨小組,成員有趙日桓、趙方德、趙漢征。1940年建立黨支部,1941年建立民主政權。

經濟狀況

當前該村主要經濟來源是農業種植和手工業加工等,2005年全村總收入為540萬元。該村盛產小麥、花生、玉米等農作物,鄉風純樸、農民勤勞、樸實。有豐富的礦產物源和肥沃的土地。村東有一清泉,經國家級鑑定屬優質礦泉水(現已註冊“石龍泉”商標)。村南、村北各建一處大型輕體頁燃磚廠,現已正式大規模生產,產品供不應求。

社會事業

該村1966年至1968年連續三年被國防部嘉獎,授予“先進民兵連”;1967年至1968年連續兩年受省軍區嘉獎,評為“先進四好連隊”。50年代村民趙慶元同志,因務實苦幹,帶領民眾致富,被評為“華東勞模”。

歷史沿革

原小徐疃前村,於1963年由小徐疃村分割而成,因村位於小徐疃村南部,故名小徐疃前村。該村耕地面積1670畝,320戶,880口人。村中有豐富的頁岩資源,著名的石龍泉就位於該村。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於種植、養殖、頁岩磚廠務工收入。2004年人均純收入2200元。
原小徐疃後村,於1963年由小徐疃村分割而成,因村位於小徐疃村北部,故名小徐疃後村。該村耕地面積1710畝,350戶,990口人。1997年該村黨支部被臨沂市評為“先進黨支部”、2004年被縣委評為“先進黨支部”。該村村民趙福堂,原為縣政協常委,退休後帶領村民發展經濟,在村內創辦磚廠及油坊個一處,帶動了村莊經濟的發展。當前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於種植、養殖和務工收入。2004年人均純收入22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