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子鎮

小山子鎮

小山子鎮隸屬五常市管轄,位於市境東部,全鎮總面積491平方公里,有耕地9.8萬畝,以種植玉米、水稻、大豆為主,1992年末全鎮總人口3.3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496人;朝鮮、回、滿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10%。鎮政府駐地勝利村。

基本信息

小山子鎮隸屬五常市管轄。位於市境東部,東部和北部與尚志市街基鄉毗連。鎮政府駐地距城區38公里。小山子鎮

鄉鎮概況

小山子鎮地處市境東南部山區,東部多山,西部為河谷平原,境內有牤牛河葦沙河等河流。全鎮總面積491平方公里,有耕地9.8萬畝,以種植玉米、水稻、大豆為主。小山子鎮是五常縣東部的區域中心和交通樞紐,工商業較發達,是柳編、笆片生產基地。鎮辦工業有農具修造廠、綜合廠、被服廠、柳編廠等,1992年鄉鎮企業總產值3498萬元。全鎮共轄勝豐、勝遠、勝利、南源、四里界、雙山、雙利、雙源、雙河、宏源、雙興、雙勝、環山、寶龍店、永安、勝進、國慶等17個村。1992年末全鎮總人口3.3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496人;朝鮮、回、滿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10%。鎮政府駐地勝利村。

歷史沿革

小山子鎮一帶,於清代鹹豐年間(1851—1861年),墾殖立屯,因屯北有一座孤立山峰,故名“小山子”。清代中葉屬拉林副都統轄區。五常設治前後,隸屬由義社管轄,清末屬五常府由義鄉。中華民國成立後,隸屬五常縣第四區。東北淪陷後,初為小山子聯合保的太平山保,1940年1月改設小山子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前後,設定勝利鎮。1947年初,設小山子區,後改為第四區。1956年3月,撤區劃鄉,分設勝利、雙利、新發、太平等鄉,勝利鄉為中心鄉。1958年秋,合併成立勝利人民公社。1981年改為小山子公社。1984年2月,改為小山子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