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王

“中國小兒王”

李其宏

1959年出生,中共黨員,著名多動症臨床專家,抽動症學科帶頭人。1986年畢業於中國第一軍醫大學,後在北京武警總醫院進修。1992年,李教授在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院神經科進行神經遞質調控研究,並於1995年獲得密西根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歸國後受中國少兒神經醫師協會邀請,參與“醫·學·家三位一體療法”研發工作。現就職於濟南106醫院兒童發育行為診療診療中心(兒科)主任

從醫三十餘載,李其宏教授在多動症、抽動症、自閉症、遺尿症等兒童神經系統疾病的診療中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研究理論。迄今,李教授臨床治癒患兒已達數萬例,先後被中央電視台、東方衛視等媒體特約報導,被譽為“中國小兒王”。

社會職務

濟南106醫院兒童發育行為科主任,博士生導師

中國少兒神經醫師協會理事

中國多動症抽動症協會常務委員

國際神經內科醫師協會副會長

《中華神經科雜誌》、《中華兒科雜誌》常務編委,《國外醫學神經病學》特邀編委。

中國小兒王中國小兒王

特色專長

“全國十佳醫療工作者”“神經醫學傑出貢獻者”“全國優秀名醫”“中華慈善愛心天使專家”;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獲衛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上海市科技獎一等獎各1項;目前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下,正進行神經遞質耐藥模型的機理研究,從基因水平研究兒童多動症、抽動症的耐藥機理。

學術成就

參與研發的“醫·學·家三位一體療法”攻克了兒童神經系統疾病“治癒周期長、副作用大、易復發”的問題,該療法投入臨床治療後治癒患兒數萬人次;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重點科研項目的研究;曾參編神經醫學、小兒神經系統疾病等領域的9部著作,並發表學術論文《小兒神經系統疾病研究的重要性》、《神經遞質在多動症等疾病中的關鍵影響》等論文30餘篇,其中包括在神經病學的國際頂級刊物《neurology》、《stroke》等SCI期刊發表論文12篇。

醫學成就

他主導並參與研發的“醫·學·家三位一體療法”開創中西醫治療多動症、抽動症、自閉症、遺尿症、智力低下、發育遲緩等兒童神經系統疾病的先河。

他在醫、教、研、防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1990年代初帶領中國少兒神經醫師協會專家組攻克嚴重危害小兒健康的抽動症、自閉症(兒童神經系統疾病領域)成績卓著。歷經二十餘年研究和完善,“醫·學·家三位一體療法”逐步解決了兒童神經系統疾病“易誤診漏診、治癒周期長、副作用大、易復發”的問題,至2014年5月,該療法投入臨床治療後總計治癒患兒十餘萬人次。

他曾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重點科研項目的研究;有關兒童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科研課題曾獲上海市科委三等獎。

來源

對中醫兒科

世家王潤吉、王子仲、王鵬飛、王應麟一家四代的譽稱。王潤吉用藥獨具特色,急病可以立服取效,且藥價便宜,深得民意,醫術影響日漸擴大。遂自立門戶創設"體生堂"。王子仲自配丸散效卓價廉,醫名漸噪,求醫者門庭若市,送匾者絡繹不絕,上至代總統

李宗仁,下至鄉間民婦,均有匾聯高懸門楣,共譽為"

小兒王

"。曾兼任北平國醫公會(北京中醫學會前身)

王鵬飛遺照王鵬飛遺照

王鵬飛遺照

會長等職。

王鵬飛對兒科用藥獨有奇經,除繼承祖業之學術外,又敢於創新。

王鵬飛著作王鵬飛著作

王鵬飛著作

培養後學,無私傳授。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北京市衛生局於1989年3月在北京兒童醫院成立了"王鵬飛兒科研究中心"。 1983年5月2日,這位為人民尊敬的"

小兒王

",走完了72年懸壺濟世的醫學生涯,病逝於北京。子女們將他安葬在風景幽美的萬安公墓,在他的墓上,攤開著一本大書,這即是他的人生,也是他的醫書。

王應麟,1939年出生,1964年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任命的第三批全國500名老中醫藥專家之一,被譽為當今京都“

小兒王

”。現任北京中醫藥學會兒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審專家;北京老醫藥衛生工作者學會理事。從事中醫兒科、科研、教學工作36年。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三等獎。發表論文30餘篇。在職時任北京中醫藥學院兒科教授研十餘年。臨床工

王應麟作客健康之路王應麟作客健康之路

王應麟作客健康之路

作中集多年臨床經驗和祖傳兒科獨特經驗,擅長治療:小兒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精神神經系統疾病以及各類小兒疑難雜症長期開展小兒肝炎、

小兒多動症專台門診,同時開展小兒皮膚病,小兒癲癇,小兒

遺尿,小兒過敏性疾病的治療和研究。王應麟先生說家傳秘方有兩條,“謹慎用藥,站在患兒的角度思考”;“善於與患兒溝通,消除患兒逆反心理,從而贏得其自身的配合,是藥到病除的又一關鍵”。

王烈王烈

王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