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常染色體顯性小腦性共濟失調

小兒常染色體顯性小腦性共濟失調

小兒常染色體顯性小腦性共濟失調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常染色體顯性小腦性共濟失調(autosomal dominant cerebellar ataxia,ADCA)種類很多。病理改變累及小腦及其傳入和傳出徑路,除有小腦神經元脫失外,也可見脊髓、腦橋、橄欖核,基底節、視神經、視網膜及周圍神經病變,臨床特點是進行性軀幹共濟失調、構音障礙、辨距不良,意向震顫等單純小腦症狀,也可見不自主運動,視覺或聽覺障礙、眼外肌麻痹、錐體束征,感覺異常、腦神經麻痹等。常見各種臨床症狀的組合:單純小腦征,小腦征和腦幹征、小腦和基底節綜合徵、脊髓或周圍神經病徵,小腦征和特殊感覺(聽、視)障礙、小腦和垂體功能障礙,小腦和肌陣攣綜合徵、小腦和錐體性肌張力增高等。

基本信息

概述

常染色體顯性小腦性共濟失調(autosomaldominantcerebellarataxia,ADCA)種類很多。病理改變累及小腦及其傳入和傳出徑路,除有小腦神經元脫失外,也可見脊髓、腦橋、橄欖核,基底節、視神經、視網膜及周圍神經病變,臨床特點是進行性軀幹共濟失調、構音障礙、辨距不良,意向震顫等單純小腦症狀,也可見不自主運動,視覺或聽覺障礙、眼外肌麻痹、錐體束征,感覺異常、腦神經麻痹等。常見各種臨床症狀的組合:單純小腦征,小腦征和腦幹征、小腦和基底節綜合徵、脊髓或周圍神經病徵,小腦征和特殊感覺(聽、視)障礙、小腦和垂體功能障礙,小腦和肌陣攣綜合徵、小腦和錐體性肌張力增高等。
近年來發現幾種三核苷酸重複擴展的突變類型,稱為顯性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spinocerebellarataxia,SCA),又分10餘種亞型,以CAG三核苷酸重複擴展最多見。以下僅就齒狀核紅核蒼白球路易核萎縮,SCA-3及其等位基因病Machado-Joseph病加以討論。
Machado-Joseph病(MJD)的特點是運動系統進行性變性,即小腦系統、錐體系統、錐體外系統和前角運動單位有廣泛變性,現認為MJD是最常見的脊髓小腦變性病,中國也有報導(Zhou等,1997)。

病因

(一)發病原因
本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二)發病機制
MJD基因位於染色體14q32.1,是三核苷酸(CAG)重複序列擴展性疾病,正常人CAG為13~36個拷貝,本病含有一個正常的等位基因和一個帶有68~79個CAG拷貝的擴展等位基因,Zhou等的研究顯示,正常中國人CAG的重複數目為14~40,MJD病人為72~86,正常人和病人之間數目未見交叉,CAG擴展數目與起病年齡成反比,擴展數目越多,起病越早,遺傳早現也很明顯,下一代發病比上一代早,此外,顯性遺傳的脊髓小腦共濟失調3型(SCA-3)與本病是等位基因病,都由於MJD-1基因突變引起,但是主要見於成人,說明此突變有明顯的臨床異質性。
小腦齒狀核及紅核變性,黑質和紋狀體有神經元脫失,錐體束和周圍運動單位也有變性,最終全部運動系統變性。

治療

1.治療
(1)無特異療法。
(2)對症治療:苯海索(安坦)或左旋多巴可用於肌張力不全或其他錐體外症狀。①苯海索(安坦):口服,開始時一日1~2mg;逐日遞增至一日5~10mg,分次服用。②左旋多巴:口服:開始0.25~0.5g/次,3~4次/日,每隔3—4日增加0.125-0.5g。維持量3-6g/日,分3-4次服,在劑量遞增過程中如出現噁心等,應停止增量,待症狀消失後再增。
2.預後
預後不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