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先天性外胚層發育不良綜合徵

小兒先天性外胚層發育不良綜合徵所屬疾病之一,又稱先天性外胚層缺陷、Siemencs綜合徵,是一組外胚層發育缺損的先天性疾患,累及皮膚及其附屬結構如牙和眼,間或波及中樞神經系統,有時可伴有其他異常。

基本信息

概述

先天性外胚層發育不良綜合徵(congenitalectodermaldysplasiasyndrome)又稱先天性外胚層缺陷、Siemencs綜合徵,是一組外胚層發育缺損的先天性疾患,累及皮膚及其附屬結構如牙和眼,間或波及中樞神經系統,有時可伴有其他異常。表現為指趾甲發育不良、粗糙、混濁,指甲甲板中央凹陷、乾燥鬆脆或脫落,可伴生慢性再生性甲周炎。先天性外胚層發育不良綜合徵-概述
先天性外胚層發育不良,又名小兒Christ-Siemens-Touraine綜合徵,小兒Christ-Siemens綜合徵,小兒Siemens綜合徵,小兒Wedderburn綜合徵,小兒無汗性外胚葉發育不全,小兒先天性外胚層發育不良綜合症),本病症並未有明確病因,一般認為是常染色體顯性與性聯隱性遺傳所致的疾病。本綜合徵系外胚層發育不良所致,故無根治療法亦無特殊治療,一般對症處理。

發病原因

胚胎在第3~4個月突然受損是其原因之一。一般認為與遺傳因素有關,曾有女性外胚層發育異常和9號染色體臂間倒位有關的報告。關於遺傳方式頗有爭論。男性發病明顯占優勢,女性僅占10%,但在女性也有不完全型。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純合子型可致死。將其分為4型:
1、伴性隱性遺傳男子型症狀典型,最常見。
2、伴性隱性遺傳女子型為基因攜帶者,只有部分症狀。
3、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掌跖角化過度,牙發育不良,汗少,常合併智力低下,父母為近親婚配。
4、常染色體顯性遺傳類似有汗型,兩性皆有患病,智力遲緩,常有多指趾、並指趾畸形。

臨床表現

患兒表皮萎縮變薄、真皮也減薄,汗管和汗腺大都缺如,毛囊和皮脂腺也減少,但膠原纖維和血管等無異常。
1、指趾甲發育不良:本病徵表現為指/趾甲發育不良、粗糙、混濁,甲板中央凹陷、乾燥鬆脆或脫落,可有慢性再生性甲周炎。
2、汗腺與皮脂腺少:汗腺與皮脂腺較常人為少,皮膚菲薄、乾燥、掌跖角化過度。
掌跖角化過度:掌跖角化過度是指局部皮膚角質增生、皮膚乾燥,有鱗屑、皸裂,一般無主觀不適,有時可有瘙癢或疼痛,常在冬季加重的症狀。
3、缺牙或牙發育不良。
4、毛髮稀少:毳毛稀少細弱或缺如,眉毛稀少或2/3處無毛,睫毛亦少。
5、淚腺發育不全者:易致結膜、角膜乾燥。

臨床分型

臨床上分有汗型和閉汗型兩類,以閉汗型症狀較重。因無法調節體溫,夏季體溫升高,表現似暑熱症或容易中暑,嬰幼兒可出現熱性驚厥。文獻報告20%~30%合併智力低下。
臨床上往往有不同的表現度和不完全的外顯率,並非每個病例都具有全部特徵。此外,還有合併Friedreich共濟失調、眼震、腦幹發育缺陷等少見病例的報告。
有汗腺、毛髮、甲板異常,錐形牙齒對本症診斷甚有幫助,加上汗腺功能檢查,必要時皮膚活檢可明確診斷。

治療

先天性外胚層發育不良綜合徵系外胚層發育不良所致,故無根治療法亦無特殊治療。對閉汗型,尤其是嬰幼兒患者,在夏季發病的時候需要給予涼爽環境,遇有發熱可用冷毛巾冷敷或以涼水沖洗,幫助散熱、降溫。同時也要預防高熱驚厥、傳染病、呼吸道感染等。若出現牙齒缺損的症狀可裝義齒,有助於咀嚼和說話;若出現皮膚乾燥、局部表皮缺如或附屬檔案缺損等症狀,應儘量避免不良刺激與外傷,並注意預防感染。
治療的目的是幫助患兒適應環境,建立接近正常的生活。

預後

本病徵如果處理及時,預防得當,可享有正常壽命。有些症狀並非一成不變,如部分病例牙發育不好,可隨年齡增長而消失。

檢查

一般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檢查無異常,皮膚活檢表皮、真皮萎縮變薄,汗管和汗腺缺如,毛囊和皮脂腺減少,膠原纖維和血管等正常。
1、X線檢查:見缺牙或有並指,缺指及多指等畸形。
2、出汗試驗:證實汗腺功能異常。
出汗試驗:是發汗試驗的方法之一。汗腺的分泌取決於汗腺數量的多少,功能狀態與所在部位交感神經的興奮性。皮膚損害累及汗腺,會發生泌汗功能障礙。通過給一定量的毛果芸香鹼後,刺激脊髓側角細胞、交感神經節及節後纖維興奮,觀察皮膚出汗情況,可判斷汗腺功能是否正常。皮膚因排汗而使澱粉受潮,遇碘變成藍黑色小點為正常。

併發症

有甲周炎,可有並指、缺指或多指畸形,發音嘶啞、嗅覺減退,容易中暑,嬰幼兒可出現熱性驚厥。合併智力低下,Friedreich共濟失調、眼震、腦幹發育缺陷等。若有呼吸道及胃腸道黏液腺發育不良,可增加對感染的易感性,引起吞咽困難,可見口炎及腹瀉。
甲周炎
甲周炎亦稱沿爪疔,是因局部輕微損傷引起指甲周圍組織的化膿性感染,開始指甲的一側或甲根部紅腫、劇烈疼痛,以後逐漸化膿,積聚甲下時則形成甲下膿腫,破潰後常因排膿不暢而成慢性炎症。
Friedreich共濟失調
Friedreich共濟失調(FA)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臨床特點是兒童起病,進行性共濟失調、心肌病、下肢深感覺喪失、腱反射消失,以及錐體束征,常伴骨骼畸形。首發症狀為軀幹和下肢共濟失調,步態不穩,跑步困難,Romberg征陽性。以後累及上肢,表現為震顫、指鼻試驗陽性,輪替運動不良等。
眼球震顫
眼球震顫(nystagmus),簡稱眼震。是一種不自主的、有節律性的、往返擺動的眼球運動。

典型病例


先天性外胚層發育不良綜合徵
據2012年12月18日報導,重慶16歲的張成(化名)從生下來就似乎得了一種怪病,身上毛髮稀少、面部發育不好。更奇怪的是,別人家的孩子都長牙吃東西了,而他卻一直沒有長出正常的牙齒,只有在上顎部分有兩顆比較突出且對稱的牙齒,看起來就像一對“獠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