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烏萬安書院

尋烏萬安書院

當時並沒有命名“萬安書院”,是因為山上有“萬安禪院”一座,天長日久,這些讀書的山房自然被百姓喚呼成“萬安書院”。 後山房不斷擴建,所以就形成了後來規模化的萬安書院。 民國時期沒有保護好,萬安書院漏雨倒塌而毀。

尋烏萬安書院坐落在贛州市尋烏縣劍溪鄉(十四堡)與澄江鎮交界的萬安石上。
萬安書院萬安書院
萬安書院於明朝
洪武年間開始存在。這裡奇石林立,古木參天,有如仙境。山上萬安禪院的開山祖師瞭然大和尚曾寫了首《萬安春雨》“禪院無塵沐甘雨,白雲有色著彩虹。一春嫩葉染江山,百萬松針渥長空。”,所以吸引著批文人墨客在這裡居住。古時附近十里八鄉的鄉梓送子求學就願意登上萬安石拜這些先生為師。當時並沒有命名“萬安書院”,是因為山上有“萬安禪院”一座,天長日久,這些讀書的山房自然被百姓喚呼成“萬安書院”。後山房不斷擴建,所以就形成了後來規模化的萬安書院。清朝時期,吳之章(清末縣學博士,贛州“貞堂九子”之一,《贛州府志》編修者)、邱上峰(清,雍正甲辰科進士)、劉德熙(清道光十三年補殿試欽點翰林院庶吉士七品正堂官,奉命留朝整理補抄《四庫全書》,朝廷例授文林郎,
深圳青年書協主席趙永金老師為萬安書院題字深圳青年書協主席趙永金老師為萬安書院題字
後任湖南臨湘來陽兩縣知縣,再升用同 知直隸州)等人都曾經留在這裡講學過,吳之章更在劍溪講學期間寫下了著名的詩賦《寒地山賦》。民國時期沒有保護好,萬安書院漏雨倒塌而毀。解放後,人民生活富裕了,劍溪人民為了紀念明朝修讀舊地和極富才學的開山祖師瞭然,為了給各方登臨萬安石風景區的遊客和藝術人士提供一個題詞作畫、賦詩撰聯的交流場所;也為了繼承華夏五千年的傳統文化藝術並使其繼續發揚光大,讓人民更加熱愛中華民族,多寫出、畫出歌頌自己偉大祖國詩歌繪畫作品!於2007年春元宵前後,
尋烏書協副主席鄭振翔老師為萬安書院題的詞尋烏書協副主席鄭振翔老師為萬安書院題的詞
在文化藝術界全體同仁和劍溪大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在縣領導的關心下,以及熱心於支持文化事業的鄉梓的支持下,萬眾一心,萬安書院終於在萬安石風景區又重新以新的面貌修復回去,在萬安石為人們大眾成功地搭建了一個文化藝術的交流平台。之後,尋烏新華書店經理劉超華捐了三百六十多本書籍,深圳市青年書法家協會主席趙永金老師、尋烏縣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鄭振翔老師分別為萬安書院題了字,西安碑林書畫院的楊謙石老師為萬安書院撰了聯,東江源客家詩歌協會第一個採風點設在了萬安石佛禪旅遊風景區。
萬安石聖境萬安石聖境

萬安書院一角萬安書院一角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