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口鎮

將口鎮

將口鎮位於建陽市北麓,轄區總面積195.2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總人口1.95萬人。將口具有悠久歷史的底蘊,境內有唐窯遺址;將口鎮物產豐富,盛產魚、優質米等,素有“閩北糧倉”、“蛋鴨之鄉”之美稱;礦產資源豐富,擁有螢石、石英等礦藏。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建陽市轄鎮。1949年設將口區,1958年改將口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建鎮。朱熹過芹溪曾作《芹溪九曲》。有商周文化遺址和唐窯遺址
將口鎮位於建陽市北麓,距市區17公里,毗鄰“雙世遺”旅遊勝地武夷山風景旅遊區、武夷山機場35公里。橫南鐵路和南武旅遊文明公路穿境而過,並在將口設有火車貨運站。2004年動工興建的浦城至南平高速公路在將口白地園(與武夷山交接處)設有互通口,交通方便,通訊發達,是省級首批科技示範鄉鎮。轄區總面積195.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8萬畝,林地面積25萬畝,總人口1.95萬人。下轄13個行政村--將口、芹口、橫塘、松柏、山尾、東田、新建、胡巷、回潭、楊香、南台、石維下。共53個自然村,106個村民小組。鎮內工商、稅務、公安、金融、交通、供水、供電、郵電以及科教文衛體等部門齊全。全鎮環境優美,生態平衡,政通人和,百業俱興。2004年度農業總產值實現16642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實現25050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實現13420萬元,財稅收入191.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34元。2005年度農業總產值實現18575.6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實現25850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實現15350萬元,財稅收入198萬元。2006年度鄉鎮企業總產值實現29410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實現22020萬元,財稅收入256萬元。到2008年農業生產總值2395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70元; 社會總產值6.4億元,財稅總收入940萬元、地方級財政收入577.3萬元。

城鎮簡介

將口歷史悠久,古稱榆溪,將口地名與一位忠烈將軍連在一起.南宋時期為紀念一位抗擊外寇而英勇獻身的將領而得名。 南宋時有位將軍戰死沙場,臨終前囑部下將其首級割下,以免落入敵手.部將突圍途經榆溪時,將軍首級唾液直流,部將以為將軍有所指,遂將其頭顱埋在榆溪村正北。此事縣誌有記載。將軍氣節本忠義。日後朝廷為表將軍之忠勇,頒旨將榆溪改名將口(將軍之口),並建東平寺以紀念。全境宋、元時屬崇文旱、明、清時屬崇文下里,1949年解放後,曾設將口區、公社、鄉,1992年12月撤鄉建鎮。這裡古蹟眾多,文化燦爛,現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將口具有悠久歷史的底蘊,境內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唐窯遺址,還有多處商、周、漢代文物遺址,宋代著名哲學家張橫渠祠堂至今矗立在將口古街,保存完好,明清時期建造的臨水宮牌樓,精美的磚雕、浮雕,人物造型栩栩如生,令人嘆為觀止。蘊育著悠久的歷史與燦爛的文化.
將口鎮物產豐富,盛產魚、優質米、蓮、茶、果、蛋、烤菸、食用菌、酒等,素有“閩北糧倉”、“蛋鴨之鄉”之美稱;鄉鎮企業發展迅速,擁有糧食、蛋品、竹木、綠色食品等加工企業和化肥、釀酒等龍頭企業;礦產資源豐富,擁有螢石、石英等礦藏,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村村通公路、通電話、通電力、通廣播電視;鎮裡擁有水力發電站2座,裝機容量1230千瓦,電力實現城鄉併網;集鎮有線電視實現與東南光纜網路聯網。由於地理位置處於閩北中心,具有承東啟西,連貫南北的區位優勢,是人流、物流、信息流通的聯結點,便於科技合作和聯合開發。隨著改革開放發展步伐的加快,將口已成為投資的熱土,興業的寶地,朝著文明、富裕、現代化的新型集鎮邁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