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文理學院電子電氣工程系

寶雞文理學院電子電氣工程系

始建於1984年,原設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技術套用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三個專業。

寶雞文理學院電子電氣工程系

本系簡介

電子電氣工程系始建於 1984 年,原設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技術套用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三個專業。先後培養出本、專科畢業生 2200 多人,畢業生遍及全國各地,就業率持續保持在 98% 以上。隨著學科建設的發展 ,2001 年在院系調整時 , 該系計算機教研室與院計算中心合併組建了計算機科學系。現電子電氣工程系設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和自動化三個專業 , 並設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和電子信息工程兩個高職 ( 專科 ) 專業。有教職工 33 人,設有電氣、電子兩個專業教研室,有教授、副教授和高級實驗師 8 人 , 講師和實驗師 6 人,碩士研究生 10 人,高級訪問學者 1 人,赴日本研修 1 人,外聘博士生導師 1 人,共有學生 1400 餘人。 電子電氣工程系設有電子技術實驗室,下設電路、電子技術、電子設計自動化 (EDA) 、電視技術分室。設有電氣技術實驗室,下設電機與拖動,電力電子技術、可程式控制器( PLC )分室。設有自動化實驗室,下設微機技術、自動控制和仿真分室。具有先進的教學實驗設備,能夠滿足現代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需要。 寶雞市製造業信息化電子行業服務中心掛靠電子電氣工程系 ,寶雞文理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也掛靠電子電氣工程系 , 下設自動控制、電氣傳動和電子技術套用 3 個研究室 , 擁有一支較強的科研隊伍 , 近年來主持、參加省教委、寶雞市和學院課題 20 餘項,編寫教材 9 部,多人次在教材編寫中擔任主編或副主編 , 在重要期刊、核心期刊等專業期刊上共發表論文百餘篇 , 曾獲省教委科技進步獎,寶雞市科研成果獎和院級科研成果獎多項 , 在全國高校中享有一定的聲譽,我系被聘請為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分指導委員會單位委員、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學科委員會單位委員,亦被選舉為全國高師電子技術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單位。

組織機構

  黨總支書記:  於錫南
   系主任:  李銀興 教 授
 黨總支副書記、系副主任:王宏斌
系副主任:胡 皓 教 授
 系辦公室主任: 翟全生
 電子教研室主任:趙軍軍 教 授
  副主任:王小利 
 電氣教研室主任:吳宏岐 教授
  副主任:李維新 
 自動化教研室主任: 鄭雁翎 
 系實驗室主任: 李軍生 副教授
 李文賢高級實驗師
 教工黨支部書記:翟全生
 學生第一黨支部書記:山娜
 學生第二黨支部書記:周妮娜 
 系工會分會主席:劉建平 副教授
 系團總支書記: 蘭天祥
研究機構
 自動化研究所所長: 張正喜教 授
 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胡 皓教 授
電子技術套用研究室主任: 趙軍軍教 授
 智慧型控制研究室主任:吳宏岐教 授
 電氣傳動研究室主任:李軍生副教授
 寶雞市製造業信息化電子行業服務中心主任:張正喜教 授
 副主任:胡 皓教 授
 趙天緒教 授
師資隊伍
姓 名 學 歷 職 稱
張正喜本科 教授
胡 皓碩士 教授
趙軍軍本科 教授
吳宏岐本科 副教授
李軍生本科 副教授
劉建平本科 副教授
李為民本科 講師
梁絨香本科 講師
劉 霞本科 講師
杜小強本科 講師
王曉利本科 講師
鄭雁翎碩士
李維新碩士
雷金莉碩士
王曉艷本科 助教
張小娟本科 助教
周妮娜本科 助教
張軍利本科 助教
歐衛斌本科 助教
高 蕊本科 助教
李 明本科
王春英本科
羅文亮博士
任鳥飛碩士
王鵬雲碩士
馬 鳴本科
肖寧博本科
呂曉峰本科
范建英本科

專業設定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專業 ( 080601)
本科:學制四年 工學學士
大專(高職):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能夠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研製開發,經濟管理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套用等領域工作的寬口徑“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幹學科 :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
主要課程 :《電路原理》、《電子技術基礎》、《電機學》、《電力電子技術》、《電力拖動與控制》《計算機技術》( C語言軟體基礎、硬體基礎、單片機等)、《信息與系統》、《控制理論》等。
電子信息工程 ( 080603)
本科:學制四年 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電子技術和信息系統的基礎知識,能從事各類電子設備信息系統的研究、製造、套用和開發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
主幹學科 :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 :《電路理論系列課程》、《計算機技術系列課程》、《信息理論與編碼》、《信號與系統》、《數位訊號處理》、《電磁場理論》、《自動控制原理》、《感測技術》等。
主幹學科 : 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 : 高等數學、工程數學、大學物理、工程製圖與計算機繪圖、電路分析、模擬電子線路、數字邏輯電路、信號與系統分析、通信原理、 C語言程式設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單片機原理及套用、計算機 網路、數位訊號處理、資訊理論與編碼技術、自動控制原理、軟體技 術基礎等課程。
學制與學分要求 : 本科學制為四年,實行3-6年彈性學制,至少修滿154學分。其中,課堂教學140 學分,實踐環節14課堂教學中普通(公共)教育 類必修課37學分,專業核心課與專業必修課66.5學分,專業方向分流系列選課15學分專業任選課21.5學分。
授予學位: 工學學士
自動化專業 ( 080602)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控制理論、自動化檢測與儀表、信息處理、系統工程、計算機與套用和網路技術等較寬廣領域的工程技術專門人才。能在運動控制、工業過程控制、電力電子技術、檢測與自動化儀表、電子與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管理與決策等領域從事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運行、科技開發及研究等方面的高級技術人才。主幹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主要課程:《電路原理》、《電子技術基礎》、《電機及拖動》、《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自動控制理論》、《過程控制與儀表》、《信號與系統》、《微機原理及套用》、《計算機網路》《自動控制系統》、《電氣控制及 PLC》、《程式設計》、《模式識別》、《智慧型控制》、《DSP原理與套用》、《系統工程導論》《計算機仿真》以及各課程的實驗、綜合課程設計和實習等實踐環節。
主幹學科 : 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 : 高等數學、工程數學、大學物理、工程製圖與計算機繪圖、電路分析、模擬電子線路、數字邏輯電路、信號與系統分析、通信原理、 C語言程式設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單片機原理及套用、計算機 網路、數位訊號處理、資訊理論與編碼技術、自動控制原理、軟體技 術基礎等課程。
學制與學分要求: 本科學制為四年,實行3-6年彈性學制,至少修滿154學分。其中,課堂教學140 學分,實踐環節14課堂教學中普通(公共)教育 類必修課37學分,專業核心課與專業必修課66.5學分,專業方向分流系列選課15學分專業任選課21.5學分。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學術研究

研究方向
1 控制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代號 0810)】
二級學科: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代號081002)
模式識別與智慧型系統 (代號081004) 主要研究內容:基於神經網路的設備故障診斷技術,研究其知識的獲取、表示與組 織 , 推理方法,診斷類型以及診斷策略。利用神經網路的I/O非線性映射特性,信息的分布 存儲,並行處理和全局集合作用,最大限度的提高設備故障的確診率。
2 電氣工程:【一級學科(0808)】
二級學科:電力電子與電氣傳動(代號080804)
智慧型控制與智慧型化(代號080806)
主要研究內容:開關元件的控制電路和軟開關電路,電氣傳動技術在現代調速系統中的 套用,電氣傳動控制中的職能控制技術與智慧型系統的基礎理論與套用。
3 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代號0809)
研究內容(1)嵌入式套用系統:以單片微型計算機為控制核心,實現儀器、儀表,家 用電器等方面的智慧型化開發與套用。
研究內容(2)現代電路設計與套用:以集成模組及可程式期間為平台,研究設計性信 電路,套用新型電路實現信號檢測、傳輸、轉換、存儲、處理等功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