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和成都

成都人把寬和精神發揮到了極致,從古到今,一脈相承。 涉及到的兩個人都是成都的驕傲。 的成都,藏、彜、羌的旋律和鍋莊、旋子參雜其間,形成一部龐大而和諧的交響曲。

概況

寬和是一種理念,一種精神,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用寬和來治國、治世、治家,乃是大智慧者所為。在處理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時,釆取寬和之道往往奏效,能夠化解許多矛盾和糾結。於己於人,於私於公,皆可從中獲益,實在是屢試不爽的一個法寶。成都人把寬和精神發揮到了極致,從古到今,一脈相承。正靣的經驗和深刻的教訓,都印證了一個真理,那就是:寬和是生存、發展、成功之道。寬和理念,寬和精神,寬和態度,表現在諸多領域,滲透到上自安邦定國棟樑才俊、下自平民百姓販夫走卒之中。天長地久,歷代傳承,以至影響到人們的性格(熱情幽黙)和風俗習慣。體現寬和內容的故事、案例、典籍、傳聞、實物可謂俯拾即是。信手拈來的幾個例證,從不同的側面體現了這一觀點。

寬和成都面面觀

政治上,倡和崇文,寬嚴兼備。

歷史上成都不是-個武的城市,而以溫柔富庶之鄉著稱,受著“和為貴”思想的主導。雖經元、明的兩次屠城,戰事往往處於被動一方,少有惹是生非,自身長期保持基本安定的格局。聞名遐邇的成都武侯祠正殿楹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是蜀人關於和-戰、寬-嚴觀點的集中體現。蜀漢時期,蜀國內外用兵俱是師出有名,義正辭嚴,而且搞聯合不搞分裂,聯吳抗魏以求一統是蜀國的既定國策,其間與東吳雖有短期交惡,但很快得以扭轉。諸葛亮的攻心為上和七擒七縱,更展示了政治家的博大胸懷。這種倡和崇文,寬嚴兼備的思想浸透世世代代成都人的靈魂。近代史上的抗日戰爭,成都作為中國的大後方,以博大的胸襟接納同胞兄弟姊妹,以極大的自我犧牲精神支援前線,苦撐危局。而在三年大饑饉時期,成都人以平均囗糧低於全國的水平勒緊腰帶源源調出大量蜀糧救急,並無怨言,其識大體、顧全局,厚於待人、薄於待己的風格已是舉國皆知。

民繫上,客家密布,和衷共濟。

成都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城市,經歷明末清初的社會大動亂,成都幾被夷為平地,土著居民十存其一二,湖湘、岒南有組織的向四川移民,使成都城鄉的人囗結構呈多元狀態。最突出的城東洛帶成為東山客家人聚居之所,中國西部的第-客家之鄉。民系包容共處的結果,使湘、粵、贛、閩諸省的袞袞民眾在天府之國腹心地帶建起他們新的家園,新技術新物種的攜入又使天府之國的沃土進-歩發酵,真是相得益彰。客家人在轉徙、擇境、定居、就業、繁衍過程中,共同的遭遇和險惡的環境迫使他們把個人或一家一族的局部利益,融合到群體的利益中間,特別是與土著居民保持友善關係,和衷共濟就成為他們的最佳選擇。這一切都出於生存的需要,發展的需要。友善,坦蕩,大度,忍耐,勤勞,誠樸成為客家人的性格特徵。如果把這一切加以濃縮,“寬和”兩字甚為恰當。

宗教上,三教同流,人天諧合。

成都有著儒、釋、道三家得天獨厚的生存土壤。“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涉及到的兩個人都是成都的驕傲。成都的文明史包括宗教雛型可以上推到古蜀金沙時期。中國歷史上不少大儒以成都作為棲身之地或起跑之地。佛教的寺、廟、庵、堂遍及成都城鄉,包括玄奘在內的高僧輩出,香火鼎盛。尤為突出的是,成都是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發源地,青羊宮、鶴鳴山、青城山便與老子密切相關。三教並行,各得其所。儒家的仁愛、中庸,佛家旳超脫、無爭,道家的道法自然、無為有為,特別是人天合一的理念,無一不浸透寬和的要旨,不僅有著很深的哲學思想,指導著很多成都人安身立命,其中不少積極的理念信條,如人和自然保持和諧,已是全人類處理與自然的關係的圭臬。成都第二名聯、新都寶光寺大雄寶殿門上的“了猶未了”、“不了了之”名句,成都人幾乎家喻戶曉,很生共鳴。

毓才上,廣納賢士,聯袂辦學。

在中囯幾次次中原飽受戰亂的非常時期,蜀地都是義無反顧地挺身負重,保護民族的文化精英,培育拯救社稷的人才。最重要的兩次,一是唐末五代時期接納保護大批中原文士,給予極大禮遇,始有國之-隅保持文化繁榮,誕生出如名著《花間集》、名畫家黃荃父子的盛況,開巴蜀畫派先河;一是抗日戰爭期間,成都華西協合大學與流寓成都的北平燕京大學、南京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濟南齊魯大學、蘇州東吳大學、中央大學醫學院等校聯合辦學,共赴國難,一時華西壩上文、法、醫、理、農五大專業,匯聚數千名專家及莘莘學子,攜手聯袂,熱血滿腔,雖國難當頭,枵腹從公而弦歌不絕。這又是大胸襟的表現,危難間更顯英雄本色。

文化上,漢藏彝羌,共謀發展。

源遠流長、異彩紛呈的多民族文化,在成都各領風騷,反映在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體育等諸多方面。不僅獨立存在,蔚為壯觀,而且彼此尊重,互相影響。省博、省圖、川大博物館內有關少數民族的服飾、用具、圖書及各類藝術品的館藏極為豐富。省市電台電視台多頻道多頻率漢語節目播出外,成都擁有藏、彝兩個民族語言的播音節目,擁有康巴藏語頻道電視節目。四川民族出版社業務繁忙。舉凡民族地區的重大活動,如藏、彝族新年、藏族轉山會彝族火把節,都能在省城成都激起波瀾。建校60年的西南民族大學更是一個兄弟民族大融和的家園。“錦城絲管日紛紛”的成都,藏、彜、羌的旋律和鍋莊、旋子參雜其間,形成一部龐大而和諧的交響曲。

交通上,輻射九州,雄跨國門。

成都雖屬內陸城市,蜀道儘管稱難,但它溝通外部世界的努力和成果實在讓人稱道。歷史上它是金牛蜀道、北茶馬古道、西茶馬古道、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水路交通可以“門泊東吳萬里船”。解放初期,從成都輻射出成渝鐵路和川藏公路。迄今已成為中國西部的陸路、航空交通樞紐,以及西部都市捷運的先驅。這是立體式、髙速度、大容量、高科技的交通格局,航線始發已跨亞、歐、美、澳各洲。網路交通亦居前列。其輻射、接收、包容能力堪稱一流,“坐井觀天”“蜀犬吠日”早已是歷史陳跡。成都人已習慣在寬綽有序的生活空間游弋馳騁。

產業上,物阜民康,天府豐饒。

李白稱“九天開出一成都”,大自然確乎給予這裡過分的恩寵。正如《華陽國志》所述,天府殷富,山林澤魚,稼穡瓜果,四節代熟,無所不具。成都是這片膏腴之地的腹心,可謂富甲一方;其經濟實力今天更是居中國西部之首,全囯總部經濟排座次成都居中西部第一。大手筆出自大胸懷,從揚雄、左思的《蜀都賦》所描繪,到今天的繁榮富足、“最佳”頭銜頗多的成都,經濟與財富讓成都熠熠生輝。僅以世界500強落戶成都首達200家為例,成都的氣魄和胃囗便可想而知。在這個基礎上展示寬與和,也才有足夠的底氣,具備更高的層靣。

餐飲上,川菜包羅,茶道萬象。

餐飲和茗茶完全有理由從產業範疇剝離出來單獨敘述。無論從種養、生產、流通、消費上看,川菜、川茶的包容性和親和力都很強。川菜在發展中既立定腳跟,又博釆眾長,能把東西南北中,包括國外的美食的一些記憶接納進來、融匯貫通,最後變成自己的東西。川菜既有麻辣,並有香鮮,從諸多菜品里可以看到淮陽菜、粵菜、魯菜的影子,因而具有廣泛的適應性,不脛而走,行銷天下。成都茶館林立,舉世聞名,大行其道,茶已成為清和、沉靜、投合、心曠神怡、天南海北的同義語,置身茶樓茶館,人在座中,心馳物外,對寬和真諦的領悟尤其透徹,正所謂“捧甌碗而知寬也,除俗塵乃得和之。”

環境上,岷沱共浸,百堰星羅。

成都居四川盆地成都平原中心區,臨中國山原過渡的分界點,處於都江堰扇形水網最佳位罝,境內河流縱橫,塘堰密布,可謂倚山傍水,沃野鋪陳。內城由府河、南河環繞,外城有沙河及柏條、走馬、江安,毗河拱衛,遠郊千溪萬流,岷沱諸水把成都罩在一個生機勃勃、廣闊無垠的巨網中間。灌田高達1200萬畝的都訌堰,萬頃波光歸乾稼穡,四山雲氣震慄蛟龍,其治水方略包括六字訣涵蓋深廣,歷久不衰。成都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裡大呼大吸,浸潤其身,蓬勃生長。

心態上,開闔有致,忙閒有方。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成都人的性情積習,《老成都》一書中言及老成都人有“好結交”“好聚談”“好奢華”“好飲食”“好扯地皮風”之說,也可能還有“好沖殼子”的習性。其實,熱情、豁達、幽黙才算成都人重要的三個性格特徵。老成都人的若干個“好”,似乎都與這三樣有關。成都人深諳開闔、忙閒之道,乾起亊來既敬業又忘命,在各個重要領域出盡風頭,閒起來比很多異地人好耍和會耍,“盆地意識”“麻將成癮”一類評語只是一葉障目。現今風靡全國的農家樂是成都人的創造。白領、公務員不用說,很多月收入幾百塊錢的下崗工和市井眾生也有自己的耍法,雖嚢中羞澀而能自得其樂。生存、生活的壓力攺變不了他們寬和、樂觀、自信的心態。

以上十端,信筆寫來,言失意疏,定然不少。以老成都身份言說成都,難免有些許溢美之詞。其實寬與狹、和與戰,是相對應而存在的,因以寬和命題,故對成都的狹與戰遑未敘及。應當承認,成都在某些歷史階段與寬和之道大相逕庭。不過從三千年成都整體來看,寬和之論是有充分根據的,況且它深深紮根在對現實與未來的深切祈願中間。謹以此文拋磚引玉,求教方家,若此則甚幸甚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