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畫派

巴蜀畫派

美術流派之一。巴蜀畫派和巴蜀文化一樣是從廣義上來界定的。從地域上來說,它是指包括重慶在內的四川地域內,以歷史悠久的巴蜀文化為依託,包括省內各少數民族在內的、由古至今的地區繪畫的流派總稱。廣義的巴蜀畫派不僅指四川本地的畫家,還包括在其他地區的四川籍畫家和許多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等高等院校分布在各地的畫家,以及入蜀多年為巴蜀繪畫做出貢獻的畫家。他們豐富多彩的創作都為巴蜀畫派注入鮮活的血液。

流派畫風

巴蜀畫派巴蜀畫派

巴蜀畫派(川渝畫派)婉轉細膩、設色豐富而秀潤,勾線纖細飄逸,與燕趙畫派渾茫蒼厚,用筆豪壯,用色多水墨焦墨,風格差異很大,民國時候所說的南張北溥,南即四川張大千,北即河北溥心畲。四川地區文化傳統深厚,人文環境積澱又深,是書畫家的搖籃,巴蜀畫派典型風格即為意境含蓄典雅、傳統功力深厚、尤其在顏色和線條上為其他畫派所不及。秀潤之風,溫潤之氣,這在青綠金碧山水、工筆人物以及工筆花鳥上都有體現,即便是寫意之山水人物花鳥。也透露出濃重的秀潤之氣,這在張大千張善子兄弟、陳子莊、趙蘊玉、朱宣鹹、朱佩君、肖建初等一代畫家身上體現明顯。尤其是近代中國畫受到西畫的影響,紛紛變化,四川重慶(巴蜀畫派)的畫家卻很少受其影響,有著北派、海派、長安、嶺南等地所稀少的傳統氣韻和功力。這在傳統文化回歸的現代尤其顯得難得。當然,從學術的意義上講,巴蜀畫派這一美術流派概念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探討完善,也有待實踐檢驗與理論支持。

代表人物

歷史上還有一種現象,凡是在藝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一出四川就為人所熟識,聲名鵲起,這個是值得深思的。如被海派北派甚至嶺南畫派都列為派中人物的張大千,張善子兄弟,很早就出川了。還有出去後創立了長安畫派的石魯(馮建吳之兄),人物畫的劃時代畫家蔣兆和,也是四川瀘州人,趙完璧、(肖)蕭建初謝臨風李道熙李仲海、朱宣鹹、屠古虹、朱佩君、張采芹、馮灌父劉既明鍾道泉孫竹籬周掄園伍瘦梅龍國屏、王永年、趙蘊玉、閻松父、馮建吳、羅巨白等藝術上可稱為當代名家的畫家默默於外域,甚至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被人所淡忘。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是藝術的才有著永恆的藝術價值,本著當今收藏熱潮,願意以嚴謹的藝術理念和宣傳思路,做廣大收藏家的投資顧問,使收藏家有所依借,有所進益,不但在收藏中找到投資的樂趣,也在收藏中受到藝術陶冶性情之美。關於“巴蜀畫派”的提法,在藝術界還存在很多異議。最典型的是著名書畫篆刻藝術家陳沫吾先生撰寫了《對打造“巴蜀畫派”提法的新思考》一文,發表在大型期刊《中華書畫家》雜誌2011年第11期上,引人關注。

巴蜀畫派》期刊

創辦時間:2011年1月

主管單位: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主辦單位:四川省藝術創作交流促進會

出版:四川美術出版社

總編輯:李傑

執行主編:吳定勇

中國美術流派

美術流派是美術批評術語,用來指在一定地域、一定藝術機構內形成的美術家創作群體;也用來指採用類似風格的美術家群體。下面讓我們來盤點中國的美術流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