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大學科技學院

寧波大學科技學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院成立於1999年,是浙江省首家進行高校體制改革試點的國有民辦二級學院。

基本信息

學院介紹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是國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由寧波大學舉辦、
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實施本科層次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院成立於1999年4月,是浙江省首家進行高校體制改革試點的國有民辦二級學院;2004年11月,經國家教育部確認為浙江省首批獨立學院;同年12月,獲得教育部辦學條件和教學工作專項檢查最高等級評價。2010年7月,學院被授予首批“全國先進獨立學院”榮譽稱號。
學院根據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趨勢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設定專業,設有人文學院、理工學院、法商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和生命醫學學院等5個下屬二級學院,36個本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管理學、理學、工學、醫學等學科,基本形成了門類齊全、結構合理、優勢互補的學科專業體系。學院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人數近萬名。學院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董事長由寧波大學校長擔任。
學院坐落在寧波市北高教園區內,地處素有“文化之邦、商賈之地”美譽的寧波市鎮海區;寧波大學、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寧波工程學院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與學院相臨;寧波幫文化公園寧波幫博物館與學院隔牆相望;在這片商幫文化濃郁、文教資源豐富的土地上,湧現了“世界船王”包玉剛、“影視巨擘”邵逸夫等一大批知名“寧波幫”人士;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鎮海籍的有26位,可謂是“人傑地靈、英才輩出”。學院既擁有環境優美的獨立校園,又與緊密相連的寧波大學融為一體,能充分共享寧波大學的校園文化、學術氛圍等優質教育資源。學院有北、西兩個校區,占地面積503畝,規劃面積711畝,現有校舍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
學院是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和全國大學生KAB創業教育支撐基地。辦學以來,始終堅持“學生為本”的辦學理念,“立足寧波、服務長三角”,著力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強和實踐能力強的“兩強”套用型本科人才,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輸送了大量優秀學子。多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各類學科競賽成果、英語專業四級一次性通過率等連續在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
學院擁有一支德才兼備、結構合理的優秀教師隊伍,廣大教師具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建有一批設施完備的專業實驗室,在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寧波市大學科技園區內建立了4500餘平方米的產學研基地,是師生開展產學研合作,培養套用型本科人才的理想園地。
學院堅持開放辦學,與美國達文波特大學、英國德比大學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和韓國大佛大學等10餘所國外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通過留學生交換、嵌入式工程項目、碩士研究生項目等形式為廣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深造機會。
省市領導和各類專家多次蒞臨我院視察,對學院在人才培養模式上的創新和取得的實效給予高度肯定。中央電視台、《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浙江日報》、《寧波日報》等國家、省、市各類媒體也長期對學院辦學特色給予關注和報導。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是在我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過程中應運而生的新型大學,是我國獨
立學院“浙江模式”的開創者。面對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形勢,學院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堅持錯位發展,培育辦學特色,努力將學院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獨立學院。

辦學特色

“學生為本”的辦學傳統

學院自1999年成立以來,就提出了“學生為本”的辦學理念,即要把學生的成長成才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學校教育要以育人為目的、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建院十多年來,“學生為本”深入人心,並被賦予了理想育人、文化育人、規矩育人的思想內涵,形成了以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為手段的全面育人機制。

平台+模組的課程體系

學院積極探索並成功實施了“平台+模組”的課程體系,把大學的學習內容和技能,按照人才知識結構和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原則劃分為四個平台,根據社會需求、學生個性發展要求以及不同專業方向而設定不同的模組課程。該課程體系既滿足了人才培養的專業特性和個性要求,又解決了寬口徑培養與專業對接的問題,並實現了模組設定的與時俱進。

多維課堂聯動的教育教學模式

為適應獨立學院的教學要求,學院逐漸探索出“以學術論壇、名師名家講壇、師生工作室、第二課堂、第三課堂、科技競賽為載體,拓展第一課堂教學,實現一、二、三課堂互動、課內教學與課外訓練互補、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教學模式。《中國教育報》等主流媒體對其“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作用給予了高度肯定。

基地化的產學研深度結合

學院是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和全國大學生KAB創業教育支撐基地。在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寧波市大學科技園區內建立了4500餘平方米的產學研基地,是師生開展產學研合作,培養套用型本科人才的理想園地。首批入駐的動漫產研基地以其校企合作、項目驅動的特色獲得寧波市委書記巴音朝魯的高度肯定。

可充分共享的文教資源

學院坐落在寧波市北高教園區內,地處素有“文化之邦、商賈之地”美譽的寧波市鎮海區;在這片商幫文化濃郁、文教資源豐富的土地上,可謂是“人傑地靈、英才輩出”。學院既擁有環境優美的獨立校園,又與寧波大學緊密相鄰,與寧波幫文化公園寧波幫博物館隔牆相望。學生可以充分共享其中豐富的圖書資源、文體設施和優質師資,感受其濃厚的學術氛圍及商幫文化。

直通寧大和省內名校的推優機制

從2004級起,學院每年從二年級在籍學生中推薦品學兼優的學生保送進寧波大學相
關專業繼續學習,成為寧波大學的在籍學生(一本),推薦名額為當年在籍同級學生數的2%。從2005年起,品學兼優的學生可參加浙江省統一組織的“2+2”考試,考試合格後可轉入寧波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理工大學等重點院校重點專業學習。

多元化的獎助政策

學院推行“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要渠道,助理、助教、助研等勤工助學、獎助學金為重要手段,困難補助、政府和社會資助等為輔助辦法”的多元化資助政策。各類獎學金覆蓋面達達37%,特等獎學金每人每年5000元,“十佳學生”每人10000元,年均獎助學金總額達300餘萬元;設有學生科技創新計畫(SRIP)基金,用於資助學生科研項目;設有創業基金並向成熟團隊免費提供場地,鼓勵學生創業。

院標釋義

1、標誌通用版為方形,更富有現代感,既體現了時尚簡潔的設計風格,也映合了學院朝氣蓬勃、嚴謹務實的精神風貌。圓形版為慎用版,僅限於版面設計必須用圓形圖案的時候使用。
2、標誌主體圖案文字為抽象的博達樓,寓意了“追日”和“唯實”的學院精神。三角的尖頂寓意“志在追日”的衝勁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兩邊呈階梯狀的樓體則寓意了“行求唯實”的沉穩和堅定。
3、標誌主體圖案下方為我院中英文校名。其中“寧波大學”四個字是由鄧小平同志為寧波大學題寫的校名,寓意了科技學院依託寧波大學母體辦學,師資力量雄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