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米

富硒米

富硒大米是通過在種植稻米時候的補硒,從而生長出富曬大米。屬於功能性農產品,和100微克(富硒玉米粉)等功能性農產品一樣,都是富含硒的食物。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成人日攝入量穀物300-500克(0.3-0.5千克),假如全部按大米算,普通大米的含硒量約在0.035毫克/千克,1毫克=1000微克,那么,這個日硒攝入量為0.0105-0.0175毫克,也即10.5-17.5微克,如果攝入的是符合國家富硒米標準的0.07毫克/千克,這個日硒攝入量為21-35微克,如果攝入的是富硒含量相對高的0.3毫克/千克的富硒米,這個數字就攀升到了90-150微克。

基本信息

簡介

硒是一種維持人體正常機能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人體缺硒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產生。現代科學研究證明,硒具有抗氧化、增強人體免疫力、有效清除人體有害垃圾、促進人體健康、延緩衰老之功效。

硒品匯天然富硒有機米硒品匯天然富硒有機米

富硒大米的生產,有兩種方式。

一種就是在水稻抽穗至灌漿期,于晴朗天氣的早晚在葉面用噴霧器均勻噴施富硒增產劑,然後經過生物轉化,把無機硒轉化為有機硒,並貯存在水稻中,以便於人體吸收。

另外一種就是當地土壤含硒量豐富,生產出來的水稻自然含硒,處於貴州省西部的六枝特區,是我國著名的三大天然富硒地帶之一,這裡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十分有利於天然富硒米的生產。

富硒大米通過在種植稻米時候的補硒,從而生長出富曬大米。

這種大米的x硒,可以滿足人體的基本需求,缺了這東西危害較大。

通常,每人每日硒正常攝入量不應低於50微克,而普通大米含硒量極低,無法滿足人體正常需要。我國《營養學報》曾報導介紹,全國72%地區屬於缺硒或低硒地區,2/3以上人口不同程度的存在硒攝入不足。缺硒人群會導致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肝病、近視、哮喘、腫瘤、癌症等發生。

下面是我蒐集的缺硒的後果

人體內缺硒病毒猖狂

專家說,硒是人體內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它是紅細胞中的抗氧化劑——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的重要成分,充足的硒可促使谷胱甘肽過氧化酶有效地將人體內的過氧化氫轉變為水;硒還是過氧化歧化酶的成分,這種酶可以消除自由基,使參與人體血壓調節的兒茶酚胺保持正常水平;此外,含有硒的多種酶能夠調節甲狀腺的工作,參與胺基酸和精子尾部蛋白的合成。

人體缺硒會導致上述人體機能下降,新近的統計數據表明,當人體缺硒時,感染高致病性病毒性疾病的危險明顯增大。

硒是介於金屬與非金屬之間的稀有而分散的半金屬化學元素,元素符號Se,1973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硒是屬於氧族元素。自然界地殼中含硒量極少。硒分為無機硒和有機硒,無機硒含在礦物中,不溶於水,人體不易接受且有毒副作用,西方國家已明令禁止使用,而有機硒正好彌補了無機硒的不足。

1、硒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2、作為抗氧化劑保護生物膜完整性。維生素有抗氧化作用,硒的抗氧化效力比維生素高500倍;

3、參與組成清除自由基酶系;

4、天然解毒劑。硒在生物體內能抵抗和降低良多重金屬的毒性作用,如銀、鎘、鉛、汞等。

人體為什麼要補硒

人類有40多種疾病與缺硒有關,如心血管疾病、癌症、消化性潰瘍、糖尿病、肝炎、近視眼、白內障、男性不良症和兒童營養不良等都與缺硒有關。世界上有40多個國家缺硒,我國有72%的地區缺硒,缺硒省份達22個,缺硒人口達7億以上,特別是東南沿海一帶嚴重缺硒。缺硒已嚴重威脅我國國民的身體健康。因此,多數人需適量補硒。

天然

天然富硒米里的硒是怎么來的? 純天然富硒米自然是從富硒土壤里長出來的。整個的生物過程:主要是來自土壤中的可溶性硒酸鹽、亞硒酸鹽等,通過植物根部被吸收,然後,進入植物的內循環系統,通過根-莖-葉-穎殼/籽粒的路徑,參與了蛋白質的合成,最後,來自土壤的離子狀態的硒,被以含硒蛋白的形式保存在種子裡。

吃法

與普通大米不同的一點是,富硒米是煮粥吃營養價值最高。“硒在大米里以蛋白質形式存在,不會流失很多”,富硒米儘量不要淘很多次,因為米糠也就是果殼裡也含有硒。至於每天該吃多少富硒米才夠?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成人日攝入量穀物300-500克(0.3-0.5千克),假如全部按大米算,普通大米的含硒量約在0.035毫克/千克,1毫克=1000微克,那么,這個日硒攝入量為0.0105-0.0175毫克,也即10.5-17.5微克,如果攝入的是符合國家富硒米標準的0.07毫克/千克,這個日硒攝入量為21-35微克,如果攝入的是富硒含量相對高的0.3毫克/千克的富硒米,這個數字就攀升到了90-150微克。對人體來說,200微克是個小數目,人體攝入硒的途徑很多,在許多動、植物的硒含量尚不確定的情況下,僅僅從大米的角度來進行計算,這樣並不合理,因此,應該選擇多種天然富硒的產品保證硒的含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