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小米加步槍

2013年1月,在“第二屆中國綠色生態農業發展論壇”上,米脂縣榮獲“中國綠色生態小米之鄉”榮譽稱號。而這種被譽為綠色生態小米的就是指硒含量高達每公斤213微克的米脂“富硒小米”,這是黃土高原第一次產出富硒功能農產品。

“紅色”小米以“硒”為貴

米脂種植穀子已有五千年歷史,其小米質優味美營養高,“米汁如脂”譽滿全國,成為我國“四大著名小米”之一(陝西“米脂小米”、山東“龍山小米”、山西“沁州黃小米”、山東“金鄉金穀米”)。現代米脂小米還為解放全中國立下汗馬功勞,據新編《米脂縣誌》載:1938年至1941年,全縣民眾共募捐軍糧(小米)9613石(5.55石小米為1噸)。1946年9月至10月,解放鎮川、橫山時,西北野戰軍集結北線,民眾支援前線小米1220石,豌豆100石。當時正值穀子收穫,民眾就用火炕烘、鐵鍋炒乾碾米,保證前線用糧。是“小米加步槍,解放了全中國”。2008年,米脂縣小米成為我國首批地理標誌產品。但是長期以來,傳統米脂優質小米市場占有率低,售價不高,品牌知名度低,種植效益低,使得穀子種植面積逐年萎縮。
2012年,在榆林市扶貧辦和市慈善協會的支持下,米脂縣科協、榆林市老科協與中國科技大學進行產學研合作,在米脂縣高家鹼村、党家村實施500畝《富硒香谷開發項目》,幫助農民種植富硒新型功能農業,並從浸種、播種、施肥、管理、收穫各個環節實施全程技術服務,從而一舉在黃土高原試種成功富硒穀子。其小米經全國權威機構抽樣檢測,每公斤含硒213微克,成為名副其實的“富硒小米”。種植戶每畝收入1200元,淨增收600元。經過精加工包裝的富硒小米每公斤賣到50元,是普通小米售價的15倍。

黃土地里能種“金”

富硒香谷項目監管負責人、米脂縣慈善協會會長李海林說,雖然榆林市扶貧辦、和市慈善協會提供了試種投資,但是當時大家還是覺得實施試種風險很大。因為黃土高原土壤和地下水含硒量低,以前沒有一例種植富硒功能作物的成功經驗,而且老科協的同志平均年齡都已66歲,只是從書本上學**掌握施硒肥、用生物菌劑等各項種植管理知識,根本沒有成功經驗可借鑑,但為了農民的增收,對投資者負責,雖然風險大、壓力大,老科技工作者還是決定全力以赴。2012年4月7日,米脂縣老科協項目組的同志在銀洲鎮高家鹼村召開了種植富硒香谷動員大會。曾主持大會的竇建玉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還是心有餘悸。他記得,當時在宣讀完種植富硒香谷的優惠政策後,村民就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其中,村民朱緒芳一人就提出這樣一連串的問題:萬一試種減產,損失誰來賠償?成功後穀子如何收購?收購價格是多少?收益怎么保障?等等。並要求老科協人員當場一一答覆和解釋。最後,項目組當場與農民簽訂契約,契約收購價是普通穀子價格的一倍,這才讓村民吃了定心丸。
今年2月28日,米脂縣銀洲鎮高家鹼村會計艾克利對記者說:“對農民來說,種‘富硒小米’是一件大好事,但大家都沒有種過,都怕失敗、有損失,好在是政府和科技部門投資硒肥、生物菌劑、穀子專用肥,老科技工作者還組織種植戶進行技術培訓。現在數百名村民接受了培訓,掌握了如何科學種植管理,整個種植農民不投入一分錢,每畝收入1200元,比往年收入翻了一倍多,而且產出穀子還不愁賣,全由縣老科協按每公斤6元收購(普通穀子市場價每公斤3元),農民只管種就掙錢。去年全村有39戶種植了400畝,收入48萬元,村民艾明生、艾克書兩家,每戶僅富硒香谷一項就戶均收入7500元以上,今年村民的種植積極性更高。”
米脂縣老科協會長郭成俊說,在去年種植用硒肥、生物菌劑、穀子專用複合肥等農資及秋季、臘月兩次收購中,縣科協和老科協的27位同志個人墊資60萬元,就是為保證村民的種植積極性。而老科協的同志下鄉每天補助30元,至今還沒有兌現一分錢。村民艾先昌說,去年多次來村指導村民種富硒香谷的杜承仁、郇克遼兩位老同志可吃苦了,伏天上山,挨地塊指導村民噴葉面肥,一天爬4座大山,來回得走二三十里路……
村民艾紹利認為,如果大面積種富硒香谷比外出打工強,去年他們老兩口種了6畝,收了16大袋富硒香谷,未交售就收到縣老科協給的2400元預付款。這種穀子稈高近2米、谷穗一尺多長,比普通穀子長三四寸,畝產超出普通品種50多公斤,而且碾出的小米特別好吃,鄰居和鎮幹部都要高價買,送外地親戚,但他不能賣,要保障契約收購。

富硒小米質優增收

擔任高家鹼村項目技術負責人、米脂縣科協**高立傑說,傳統的米脂小米營養價值很高,每100克小米含蛋白質9.7克,比大米高,脂肪1.7克,碳水化合物76.1克,都不低於稻、麥;一般糧食中不含有的胡蘿蔔素,其含量達0.12毫克;維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糧食之首,唯一的缺點就是含硒量低,硒平均值每公斤只有12.6微克。硒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繼碘、鋅之後排位第三、人體必需的15種微量元素之一。硒對人類健康至關重要,被譽為“人類生命的麵包”“生命的火種”“抗癌之王”。人體對硒這一微量元素最安全的攝入辦法就是食補,食用富硒食品已成為新的健康時尚,而發展富硒功能農業已成為高效產業。
現在米脂種植成功500畝富硒香谷,是通過生物菌劑浸種、根施納米硒植物營養劑和穀子專用肥及生物堆肥,加之合理密植、中耕培土等精耕細作(杜絕使用農藥和化肥),通過生物轉化,使其成為有機綠色富硒功能農業產品,總產量達到10萬公斤,農戶可淨增收24萬元。
2012年10月12日,富硒小米硒含量經江蘇省硒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取樣檢測,達到每公斤213微克,超過國家富硒功能農產品的標準,這也是黃土高原第一次產出富硒功能農產品。此後,各地村民種植“富硒小米”的積極性很高。
據榆林市農業局高級農藝師劉仲雄介紹,2012年全市穀子種植面積43.8萬畝,平均每畝淨收入為259元。如果全部改種富硒香谷,每畝淨收入800元,可增收541元,全市農民可增收2.37億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