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東鎮

富東鎮

富東鎮隸屬於江蘇省 東台市,位於南通市與鹽城市交界之處,是東台市東南部經濟發展重鎮、蘇中、蘇北百強鄉鎮之一。2010年因市農村規劃,併入其隔壁鄉鎮“富安鎮”,改名為:富安鎮富東社區。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富東鎮位於富安東側,故名富東鎮。 富東鎮原名橋梓頭,歷史上是一片灘涂鹽鹼地。是東台縣東南部經濟發展重鎮、蘇中、蘇北百強鄉鎮之一。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來的建設,富東鎮已邁入經濟繁榮、人民富裕、社會事業欣欣向榮的江蘇名鎮行列。 全鎮總面積63.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69公傾,轄有9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總人口3.8萬人。

地理位置

富東鎮 富東鎮

富東鎮地理位置優越,受上海經濟圈、長江三角洲經濟圈輻射。東監黃海,西依204國道、新長鐵路,沿海高速公路貫穿腹地,距上海1.5小時車程,2.5小時車程可覆蓋南京、蘇州、無錫、常州、揚州、鹽城、青島等近20箇中心城市、港口、機場。

社會事業

富東鎮以“工業立鎮”為主導。全鎮現有鄉鎮企業、民營企業200多家。

富東中學 富東中學

鎮工業園區投資軟硬環境完善,已有數家中外客商投資落戶園內。全鎮初步形成了以繅絲、紡織、磁材、建材、裝璜材料等行業為主的工業生產體系。農業產業結構最佳化,“三高農業”發展迅猛,蠶繭、食用菌產量居全市前列,綠色食品蘆筍、萵苣、苔菜的種植規模連年擴大,特種養殖產值居全市第一。富東鎮擁有完善的交通、通訊、供電等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

鄉鎮醫院

富安鎮富東衛生院

單位名稱: 東台市富安鎮富東衛生院

創立日期: 於1959 年創建

單位地址: 江蘇省東台市富安鎮橋梓村委會

單位人數: 54 人

所在地區: 江蘇省東台市

醫療分類: 綜合醫院

行業分類: 集體企業

主要業務: 醫療防保

單位名稱: 富安鎮富東動物防疫站集賢門診部

地 址: 江蘇省鹽城市東台市富安鎮集賢村1組

簡 介:富安鎮富東動物防疫站集賢門診部是集畜禽疫病防治、畜禽檢疫、畜禽監督、品種繁育改良、技術培訓為一體的動物防疫站

歷史沿革

富東鎮自然風景 富東鎮自然風景

1944年,努力村、前進村、太平村、民主村、團結村、解放村、聯合村聯合建鄉,定名富東鄉;1959年2月28日,成立富東人民公社;1980年5月又恢復富東鄉;1995年11月撤鄉建鎮;2010年,撤銷富東鎮建制,與富安鎮合併。

特色產業

富東鎮常年培育花

富東鎮桑園 富東鎮桑園

草、果樹、盆景、常綠風景樹等。一年四季花木扶疏,竹影婆娑,風景如畫,令人流連忘返。遙想民國七年,前江蘇省第一屆議會議員孟效伯的胞弟孟亞伯由南通專科學校畢業後回鄉以自家莊園為試點,創辦垌東植牧場,走農業救國之路。改良鹽鹼荒地360餘畝,經過努力獲得成功,曾受到當時的江蘇省省長韓國鈞的褒獎。抗日戰爭期間,他擁護民主政府,積極捐田獻糧,被選為縣參政會參政員、臨時參議會參議員。解放後,在垌東植牧場基礎上建立的弓灣苗圃隸屬市多管局,成為全市的苗木產銷基地,在發展地方綠化事業、改善生態環境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富東鎮過去是以糧棉油生產為主的農業鎮。1997年全鎮5.13萬畝耕地、11.65萬畝次播種面積中,糧、棉、油麵積分別為6.65、1.69和0.98萬畝次,三大作物所占比重高達78%。從1997年秋播起,富東鎮確立了“穩糧、減棉、擴大特經,重點發展蘆筍產業”的結構調整思路。到1999年,富東鎮蘆筍生產初具規模,產銷兩旺,在糧棉價格走低的農產品市場行情下,蘆筍產業支撐了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

經濟發展

農業發展

富東鎮人文古蹟高清大圖 富東鎮人文古蹟高清大圖

富東鎮原名橋梓頭,歷史上是一片灘涂鹽鹼地。現在不同了,這裡有八千畝桑園生產基地,萬畝高產棉連片種植基地,萬畝商品糧生產基地,萬畝蘆筍等常年名特優蔬菜生產基地,五千畝大棚反季節生產基地。蘆筍具有防癌祛病的保健功能,被譽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富東年產鮮筍5000多噸,遠銷全國各地和日本、新加坡、歐美等十多個國家,年創綜合效益超過千萬元。

食用菌、畜禽、鰻魚等多種經營是富東鎮發展生態經濟的又一特色,享有“食用菌之鄉”的美稱。栽培品種從蘑菇、平菇、金針菇發展到姬菇、猴頭、靈芝,兩千多戶菇農年栽培食用菌300萬方以上,年創效益400多萬元。年產食用菌罐頭500 萬瓶的食用菌加工廠列鹽城市第一。該鎮的蠶繭、鰻魚是東台市生產重鎮,年產鮮繭超萬擔,近千畝成鰻養殖基地,年產成鰻100多噸。

從集鎮向東南不消一刻鐘功夫,便可到達別具洞天的弓灣苗圃。這裡常年培育花草、果樹、盆景、常綠風景樹等。一年四季花木扶疏,竹影婆娑,風景如畫,令人流連忘返。遙想民國七年,前江蘇省第一屆議會議員孟效伯的胞弟孟亞伯由南通專科學校畢業後回鄉以自家莊園(現弓灣苗圃址)為試點,創辦垌東植牧場,走農業救國之路。改良鹽鹼荒地360餘畝,經過努力獲得成功, 曾受到當時的江蘇省省長韓國鈞的褒獎。抗日戰爭期間,他擁護民主政府,積極捐田獻糧,被選為縣參政會參政員、臨時參議會參議員。解放後,在垌東植牧場基礎上建立的弓灣苗圃隸屬市多管局,成為全市的苗木產銷基地,在發展地方綠化事業、改善生態環境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工業發展

富東鎮 富東鎮

富東鎮的工業也很有自己的生態經濟特色。全鎮有繅絲、紡織、建材、機械、特種紙品、裝潢材料等多門類、多品種的18家鎮辦企業和51家村辦企業。所有企業嚴格按照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宗旨而興建,合理布局,文明生產,水、汽、渣、噪聲等各類污染源排放均達到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標準。 明星企業繅絲廠創辦於1988年,有206 台立繅機和三組九十年代先進水平的301D型自動繅絲機,職工800多人,年生產白廠絲160噸,平均等級3A40以上,產值2800萬元,利稅200 多萬元。“松蝶”牌白廠絲榮獲國家部優產品獎,列全國鄉鎮企業同行之首。 全面質量管理經國家農業部驗收合格,1994年被定為國家中型企業。其生產的白廠絲除在國內市場銷售外,還出口銷往日本、東南亞等地。骨幹企業建陶集團生產的各種規格、顏色的琉璃瓦譽滿蘇北,新開發的“承插式自應力鋼筋混凝土輸水管”,經國家水泥製品監督檢測中心鑑定,暢銷大江南北,市場前景廣闊。特種紙品廠是富東鎮新創辦的高科技企業,所生產的“勝圖”牌各種型號的電子計算機用紙、靜電複印紙、壓感紙、無碳表格紙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年產值1000萬元,利稅100萬元,成為跨世紀的熱銷產品。

富東鎮區所建的個體私營一條街和私營工業園區,年產值達億元。村戶工業異軍突起,星羅棋布。僅個體裝飾地板企業就有20多家,高檔地板條生產形成區域集團優勢,以數量、品種、價格的優勢,暢銷蘇南各大中城市,成為遠近聞名的裝飾板材之鄉。投資100 多萬元興建的堪稱蘇中一流的農副產品交易市場常年購銷兩旺,年成交額10億多元。

基礎設施

富東鎮 富東鎮

該鎮文化教育日新月異,中學、中心國小成為市教育“視窗”學校、文明學校,經驗收為全市18個花園式單位之一的富東中學連續四年榮獲市“育才杯”一等獎,被省教委命名為教育先進單位。800 多平方米的文化中心樓成為全鎮居民娛樂中心。村村通有線電視,程控電話全面開通。

富東鎮這塊生態經濟的風水寶地,玲瓏剔透,典雅靈秀,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那呈“十”字型流經腹地的安弶河、頭富河,那交匯過境的頭富路、富許路,那飛架在河面上的振興大橋、建鎮大橋、人民大橋和頭富河大橋的雄姿,那主街道18米雙幅路面兩側的高樓大廈、廠房店鋪,那長達1.5 公里別具一番風韻的“雪松街”,無不使人產生美妙的詩情畫意。

富東鎮橋梓村結合中心村建設,2008年初計畫開發改造總造價210 萬元的村部綜合樓,村委會與黨支部意見達成一致後,交給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並指定數名村民代表全程參與工程核算管理,增加了村務決策的透明度,使各方面的思想都比較統一。

村莊名錄

富東鎮下屬 村莊:

沙港村 上灶村 弓灣村 十灶村 富民村 團結村 集賢村 米港村 仲灶村 元九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