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江國家森林公園

富春江國家森林公園

浙江富春江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浙江建德,海拔500米,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公園分為梅城、江南、瀧江等六大景區,這裡有木本植物642種,素有“小三峽”之稱。

基本信息

簡介

富春江國家森林公園富春江國家森林公園

富春江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浙江建德,海拔500米,公園地處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黃金旅遊線上的歷史文化名城——嚴州府(建德梅城鎮)和富春江上游的七里瀧兩岸。公園面積8363公頃,森林覆蓋率85.4%,分梅城烏石灘江南萬松林烏龍山瀧江六大景區,開發景點50多個。有木本植物642種,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舟行江中,澄江碧水,水鳥成群;植物資源的多樣性,造就了四季不同的景致,素有“小三峽”之稱。

景區景點

七里揚帆

富春江國家森林公園富春江國家森林公園
也稱七里瀧,為傳統的嚴陵八景之一,起自梅城石烏關,至富春江水電站,全長23公里。兩岸青山疊翠,滿目蔥蘢,一江春水,澄碧如染,素有“富春小三峽”之稱。七里揚帆是古代富春江七里瀧特有的江上行舟景觀。昔日船隻逆水上行,需憑很大的人力、風力,而一旦東風吹起,船藉助風力,瞬間可過七里瀧峽谷,這23公里的江面行程像七里路一般;故有“有風七里,無風七十里”之說。建成富春江水電站後,險象消失,江水平緩,但兩岸風景依舊一派“人行明鏡中,帆浮翠屏間”的水鄉景致。現開發的“七里揚帆”特色旅遊項目,以機動船為載體,使遊人重新體驗“兩山夾峙,一江如帶,中流鼓棹,帆飛若駛”的景致。

葫蘆飛瀑

瀑高約百米,瀑寬可達五米,此處四周層巒疊嶂,深山幽谷,清風生涼。蕭蕭綠竹,鬱郁蒼松,仰視東山,峭壁千仞,其頂呈馬鞍形,在鞍形的底部,忽瀉一瀑。陡壁間有石窟幽邃,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鑿出的兩個大洞,上大下小,上下相連,極象一個巨大的葫蘆。瀑布先入葫蘆口,復從底部怒沖,向下落在一級級外凸的山石上,迸散作無數的水點,如傾萬斛明珠,落入深潭。陣陣的山風,吹拂湍急的飛流,水霧蒸騰,瀰漫山谷,若遇陽光照射,猶如白練飛金,璀燦耀目。現在,利用葫蘆瀑之水築成水電站,其瀑布流量實行自動控制,遂成山中一奇觀。若在對面山坳的觀瀑亭中觀瀑,幻想叢生,極為愜意。

雙塔凌雲

雙塔即南峰塔、北峰塔。系三國時期孫權為紀念他的母親吳國太所建。雙塔為七級閣式磚塔,隔江對峙,高聳入雲。登塔遠眺,三江流水浩蕩,帆飛若駛,為著名的“嚴陵八景”之一,而塔頂千年桂樹之謎,令人費解。塔下有梅林、碑廊、藏品館、茶室供遊人玩賞。

子胥野渡

景色清幽,悄悄寂寂。相傳春秋時期伍子胥因避楚平王謀害,逃經此渡口,江水檔道。天無絕人之路,巧遇漁翁搭救,子胥以劍相贈,並求老翁勿將他行蹤外揚。漁翁為表心跡,拔劍自刎。從此留下了千古傳奇故事,而漁翁美名留傳至今。北岸有摩崖石刻“子胥渡”為證。

江南古村

江南村位一港汊東隅,與江對面流來的胥溪在此匯合。這裡綠樹擁村,下臨溪流,白牆青瓦的江南民居錯落有致,古樸典雅,具有濃厚的江南水鄉景色。

梅城古鎮

梅城是古睦州府、嚴州府、建德縣的治所,因原舊城垣砌成梅花狀,故名梅城,距今已有1800年的歷史,留有眾多人文古蹟。城內有兩湖、建德侯牌坊、思范牌坊和仿古街,城外有雙塔。城周圍有玉泉寺、奉真道院、烏龍廟等景觀。相傳《水滸傳》中“烏龍廟神助宋公明”、“宋公明大戰烏龍嶺”等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瑤琳仙境

1979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讓這個塵封地下的仙境重見天日。有著“全國諸洞冠”美譽的瑤琳仙境,就在離紅燈籠外婆家不遠的駱駝山下。瑤琳仙境,又名瑤琳洞,位於桐廬縣瑤琳鎮境內,距離杭州80公里,它屬喀斯特地貌,特點是奇、秀、雄、深。總面積28000平方米。洞內滿眼都是石筍石乳,最高的“擎天大柱”高達37米,最寬的“宋詩台”寬達57.5米,最低的“合歡樹”處地平線以下27米,最窄處僅為0.95米,真是前所未見。洞內石景,千奇百怪,萬態紛呈。更有獅象迎賓、鯉魚跳龍門、銀河飛瀑、猴子捧仙桃、熊貓戲球、金雞觀瀑、珍寶宮、廣寒舞台……景觀自然天成,惟妙惟肖。古書載:洞有崖、有地、有潭、有穴;壁有五彩,狀若雲霞錦綺;石有八音,聲若金鼓笙琴、人語犬聲,可驚可怪,蓋神仙集游之地也。只有親身遊歷仙境,才知古人之話不虛也。遊人可以用特製的工具,在景石上敲擊出屬於自己的美妙音樂來。最讓人流連的是這洞內的溫度,常年恆溫18攝氏度,造就了冬暖夏涼的洞中小氣候。炎炎夏日,徜徉在這清涼世界,真可謂神仙中人了。

紅燈籠外婆家

沿幽幽天目溪漂流而下,終點就是紅燈籠外婆家了。紅燈籠外婆家是按江南民諺“要吃丈母家,要嬉外婆家”而精心構建,它是富春江畔的“武陵村”。

紅燈籠外婆家的美,是一種純淨的鄉野之美。走進外婆家的大門,一股濃濃的鄉野情趣撲面而來。“嗚嗚”轉動的大水車,青磚黛瓦的老房子,古色古香的老作坊,還有風情廣場上那些幾乎失傳的老玩具……這一切的景物,將人們一下拉回了幾十年前的農村老家。外婆的面影,童年的笑聲,門外的青山、綠水,似乎都還在眼前,觸手可及。

南瓜是外婆家的特色,夏天走進紅燈籠外婆家,千奇百怪的南瓜應有盡有。在綠茵茵的南瓜架下坐一坐,無限清涼。每年在這裡舉行的南瓜節,節目精彩紛呈,在華東地區享有盛譽。紅燈籠外婆家有自己的潑水節,遊客可以盡情潑水。還有十多位來自廣西的苗族姑娘小伙和你一起潑水狂歡,讓涼涼的水花潑出一夏清涼。

紅燈籠外婆家的美,是一種濃濃的民俗之美。外婆家四周群山環抱,溪水瀠洄。桐廬唯一的少數民族——畲族,就散落在這群山之中。

富春江小三峽

清文學家嚴懋功言:“自古名勝以釣台命名繁多……然均不及桐廬富春山嚴子陵釣台。”嚴子陵釣台分東、西二台,相傳東台為嚴光隱居垂釣處,西台為南宋愛國志士謝翱哭文天祥處,在全國10多處“釣台”古蹟中,名列第一,聞名於世。《後漢書•嚴光傳》載:嚴光,字子陵,會稽餘姚人。他本姓莊,為避漢明帝劉莊諱而改姓嚴,是光武帝劉秀幼時的同學,很有德行與才華。劉秀當了皇帝之後,感念子陵之賢,多次徵召他入朝,但均被嚴光婉拒。後回到富春江畔漁樵,歸隱終身,年八十去世。光武帝十分感嘆,給予嘉評。嚴子陵在中國隱士中具有偶像一般的意義與地位,是中國文化中與儒家文化相互補的另一面。中外遊客來此參拜尋根者絡繹不絕。今年4月開幕的中韓國際文化交流節暨屏銘碑揭碑儀式,又為釣台增加了厚重的文化底蘊。

棄舟登岸,客星亭、嚴先生祠、天下第十九泉、華東第一碑林……一處處勝景在茂林修竹間靜靜等待遊人。

富春江小三峽位於富春江七里瀧段。古時沿江山嶺高聳,壁立連亘,水道狹窄,險灘眾多,被稱為:“行路難,春風七里灘”。如今,七里瀧已融入了富春江水庫,自水庫大壩起上溯至三江口(富春江、新安江、蘭江匯合處)長達24公里的江段,兩岸群峰壁立,古木參天,水深江闊,景色瑰麗,“水徊幾訝前無路,山開又見一重天”,沿途有蘆茨峽、子陵峽、子婿峽三峽,景色恰與長江三峽相似,故有“小三峽”之稱。

富春江小三峽,似綠綢帶般在兩岸青山間環來繞去。站在高高的嚴子陵釣台上俯瞰靜謐的小三峽,兩岸田野、村莊、山林是那樣的靜美,時間仿佛在這裡凝固了。只有偶爾駛過的船隻,在江面上犁出一條長長的浪痕,才會讓人感到一絲動感。當年,嚴子陵,或許就是被小三峽這方淳靜的山水所深深吸引,才拋卻功名利祿,來此處躬耕垂釣。

乘豪華客輪,從釣台碼頭溯江緩緩而上,一路水送山迎,“船在水中行,人在畫中游”,宛如一幅活的《富春山水圖》。要是乘一葉快艇,在煙波浩淼波光粼粼的江面上風馳電掣,那又是另一種境界。習習江風撩起你的秀髮,涼涼的水氣濡濕了衣裳,不禁讓人生髮出“我欲乘風歸去”之感……

TIPS:小三峽位於富春江桐廬七里瀧段,與江南龍門灣一脈相連,小三峽內有東漢古蹟嚴子陵釣台、方乾故里等景點。

江南龍門灣

江南龍門灣,就在釣台的斜對面,是富春江上一處天然的港灣,景色絕佳。景區匯峽谷、平湖、孤嶼、懸崖瀑布、奇松於一體。分下灣魚唱、富春江釣魚島、唐松迎客、盤山石碧四大遊覽景群。

江南龍門灣入口處,有雲峰煙水閣,古雅壯觀。此閣又稱十八進士閣,與晚唐桐廬籍詩人方乾有關。登閣推窗而望,雲山滄滄,江水泱泱,一派寧靜清麗。

坐上畫舫,或小小電瓶船,抑或水上腳踏車,在一波美玉上,隨興而行,隨心而止,沒有導遊的嘮叨,沒有旁人的喧囂,只有偶爾從頭頂掠過的飛鳥,和天際悠然的白雲。就這么靜靜地與流水相親,與美景對視著,讓時間隨波而逝。要是羨慕漁家生活,那就向景區要一副絲網,打魚撈蝦,做一回漁夫漁婦。

不遠處的天然嬉水浴場,水上節目精彩紛呈。游泳,打水仗,捉石蟹,水上拔河,尋找成語石……喔,還有激烈的水上拓展,那可是勇敢者的遊戲!在這裡,生活中的一切煩惱都會因水而消散,又因為一個“水”字,而泛起許多歡樂來。一個本真的我,就這樣赤條條地溶在了這一鏡綠水中。

TIPS:龍門灣內有一天然嬉水浴場,夏季來這裡最好帶一套薄薄的換洗衣服。

娛樂項目

天目溪漂流
富春江國家森林公園富春江國家森林公園
天目溪又稱分水江,《水經注》描寫天目溪:“連山夾水,兩岸對峙,……水木相映,泉石爭輝”。當年,徐霞客就是沿天目溪漂流而下,過桐廬,沿富春江西進,一路游去。天目溪,水皆縹碧,清澈見底,卵石游魚清晰可數。臨溪羨水,不如與水親密接觸。赤足上筏,便順流漂蕩,任意東西了。溪流蜿蜒曲折,洲灘眾多。天目溪“溪有十八灘,一灘高一灘”。置身筏上,時而穿澗過坳,山回水轉;時而跌宕起伏,破浪逐水。清涼溪水,從筏隙間湧上來親吻腳丫,柔柔的,痒痒的,涼涼的。水面上,野鴨掌撥清波,魚鷹悠閒捕魚;筏底浪花漱石,水草搖曳,卵石可數,魚群銜尾,讓人痴痴沉醉……溪岸竹筒飯,原汁原味,透著竹子清香,讓人垂涎。

“魚鷹表演”、“沙灘燒烤”、“水中淘寶”、“激情淺水灣”、“珍珠灘嬉水”、“順藤摸瓜”“夜漂天目溪”等活動,讓人應接不暇。水槍、水瓢、船漿、臉盆,當我們挖空心思操起所有這些傢伙時,已完全到了忘情境界。

到天目溪漂流,最好多帶件便衣,濕了可以換。如果穿上涉溪鞋來漂流,那就免去了脫鞋的麻煩。

旅遊提示

民情風俗

富春江國家森林公園富春江國家森林公園

杭州的民情風俗,是隨著杭州歷史經濟以及自然條件的變化發展,不斷地由廣大人民所創造、所豐富而逐步衍變而成的。它為杭州增添獨特的江南風情。從距今四五千年的“良渚文化”遺址出土的豐富文物說明,杭州最早人類活動。

1)相約龍井-春茶會4月8日-5月8日舉辦地在龍井村,主要活動有:踏青、採茶、炒茶、茶藝茶道表演、做一天茶農活動等。

2)杭州花圃“春之韻”-蘭花展4-5月西湖杜鵑節4月20-5月20日舉辦地在滿隴桂…

西湖桂花節桂花是杭州市的市花。目前,杭州與鹹寧、蘇州、桂林、合肥已成為我國五大桂花產區。杭州人在每年的金秋賞桂時節都要舉辦西湖桂花節。"滿隴桂雨"是桂花節的主要場景。這裡沿途栽種著7000多株桂花,鬱鬱蔥蔥。桂花節…

購物

杭州刺繡,又名杭繡,亦稱吉繡,起源於漢代,至南宋為極盛時期。當時的刺繡,一為“宮廷繡”,一為“民間繡”,前者專為皇室內苑繡各種服飾,後者刺繡官服、被面、屏風壁掛等。

杭州絲綢杭州有“絲綢之府”之稱。距今四千七百年的良渚出土絲織物就已揭示了杭州絲綢的歷史之久,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絲袖織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的詩句又道出了當時杭州絲綢的水準之高。

西湖綢傘西湖綢傘,以竹作骨,以綢張面,輕巧悅目,式樣美觀,攜帶方便,素有“西湖之花“的美稱。傘,在我國歷史非常悠久,據說4000多年前的黃帝時代就已製作。古代的傘又稱為“蓋”。它和扇一樣,最初是用鳥的羽毛製成。杭州歷史悠久,物產豐富,自古商賈雲集,人稱“購物天堂”。這裡既有做工精良、聞名遐邇的傳統工藝品,又有緊隨潮流、品質卓越的現代精品。著名的購物街延安路、湖濱路及武林廣場匯集了百餘家購物中心、百貨大樓和品牌專賣店。

美食

富春江國家森林公園土特產十分豐富。嚴東關入五茄皮酒、烏龍雲霧茶、嚴州白梨、嚴州燒餅、里葉白蓮等久負盛名;還有鮮魚河蟹、飛禽走獸、山筍蘑菇、玉露水蜜桃、薄殼山核桃頗具特色;“進漁村、吃魚宴”,遊客可盡享美味佳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