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安鄉

宿安鄉

宿安鄉,隸屬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地處魯北平原,南靠臨邑縣城10公里,西依德州,東與濟南市商河接壤,北與樂陵相望。全鄉總面積59.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9萬畝,轄45個行政村,總人口2.7萬。交通便利,邢德公路貫穿南北,宿田路橫貫東西,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宿安鄉屬引黃灌溉區,地下水豐富,森林覆蓋率達到35%以上。

基本信息

自然資源

宿安鄉宿安鄉
交通便利,邢德公路貫穿南北,宿田路橫貫東西,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宿安鄉屬引黃灌溉區,地下水豐富,森林覆蓋率達到35%以上。宿安鄉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自古就是經濟文化重鎮。據《山東通志》記載,唐太宗李世民經過此地暫住一宿,定名宿風堤。後來明燕王掃北住宿風堤一夜,平安無事,就把宿風堤改名為宿安鎮,即今宿安鄉。古有明朝“南董北邢”的“北邢”,即大書法家邢侗及其胞妹詩文家邢慈靜名揚海外。今有在台灣的宿安人邢兆東投資建的“兆東國小”,交映了古今文明燦爛的光輝。境內水、電、交通、通訊十分便利,春風河、三分乾等主要河流,其總長度達100餘華里,境內有15000伏變電站,電力資源充足。是勝利油田的開發重地之一。村村通柏油路,邢德路貫穿南北,宿田路橫貫東西,南抵濟南,北達京津;行動電話,微機網路套用廣泛,電話普及率100%有15000伏變電站豐富的水、電、氣資源為全鄉經濟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

鄉村特色

宿安鄉黃金梨
黃金梨越來越甜

宿安鄉黃金梨生產基地是鄉政府與中國少數民族經濟文化開發總公司簽訂的黃金梨生產項目,於2002年組建了臨邑縣金色農業有限公司。為使黃金梨生產基地儘快取得效益,實現農民增收,臨邑縣質量技監局標準化科工作人員多次深入到基地進行現場指導,他們先後從省里索取標準10餘份,並結合當地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壤條件和生態環境條件,制定了《綠色食品黃金梨生產技術規程》、《綠色食品鮮梨包裝生產操作規程》和《綠色食品黃金梨初加工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及質量保證措施》三項標準,使黃金梨從生產到銷售實現了“基地種植與統一技術標準、統一生產資料供應、統一產品銷售”三結合,有力地促進了黃金梨生產項目的順利開展,使廣大種植戶得到了實惠。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經標準化種植,黃金梨產品申報的珏昊牌商標不僅順利通過了國家商標局的批准,而且經農業部環境檢測中心和農業部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的共同檢測,黃金梨還獲得了國內同類產品惟一A級綠色食品。目前,黃金梨生產基地面積已達到了450多公頃,每公頃增收達7萬餘元,大大促進了“三農”發展,讓老百姓切切實實地得了前所未有的收益。

宿安鄉荷花園
依託優勢抓開發

宿安鄉依託本地資源優勢,念好“三字”經,加快旅遊開發建設步伐。一是念好“挖”字經。宿安鄉尚存有明朝大書法家邢侗的故居,該鄉籌措資金30萬元,在宿安街邢氏祠堂的舊址上,建設仿明建築的邢侗草堂,將現存的文物擺放在草堂內,對院內的碑刻和邢侗親植的皂角樹進行重點保護,打造宿安文化旅遊品牌。二是念好“引”字經。引進了投資1000多萬元的臨邑金水園鹽鹼地開發項目,一期工程投資300萬元開發建設了100畝荷花園,栽植“鄂蓮4”、“鄂蓮7”等優質品種,建設6處垂釣台、4處鄉村風情農居,供旅遊觀光者休閒娛樂。三是念好“培”字經。以“珏昊”牌萬畝黃金梨種植基地為依託,以崔家、鄧家黃金梨精品園和密植園為重點,傾力培植建設黃金梨生態觀光園。

宿安鄉棉花
培育三型農民

宿安鄉緊緊圍繞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目標,積極培育“市場型”、“兩棲型”、“技術型”農民,實現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一是政策引導,造就“市場型”農民。充分發揮本鄉林果種植、棉花種植、畜牧養殖的優勢,積極發展農村經濟人隊伍,根據市場經營範圍對農村經濟人進行分類建檔管理,從市場信息、經營模式、經營技巧等方面強化對他們的培訓。目前,全鄉擁有“市場化”農村經濟人125人,經他們銷售的各類產品每年可達100多萬元。

二是做強產業,培育“兩棲型”農民。通過實施兩大“天字號”工程,為農民就業開闢了渠道,搭建了平台。目前,全鄉已發展玻璃絲布加工、棉花加工、木材加工等各類民營企業40多家,有2000名農民實現了上班當工人,下班去種田的兩棲生活。

三是科技帶動,塑造“技術型”農民。積極實施農民科技培訓工程,為農民致富“充電補腦”。通過“走出去取經,請進來傳寶”等多種培訓方式,使200餘人成了鄉村農技骨幹和“土專家”,全鄉60%以上的農民掌握了1—2門致富技術,同時全鄉湧現出308個科技種養示範戶。

產業發展

宿安鄉板紙
林業發展實現新突破,確立了“經濟林黃金梨當家,速生豐產楊為主,大上林果,上大林果”的發展思路,構築起了15000米的植樹平台,植樹30萬餘株,形成“二橫三縱”植樹網路。黃金梨於2003年獲得綠色食品認證,在國家商標局成功註冊了“珏昊”品牌,全鄉種植面積達到10000畝,並建立了兩處400噸恆溫庫

一是重點培植正升紙業。正升紙業去年進行了擴建,規模迅速擴大,年可利用廢紙5萬噸,生產板紙4萬噸,2007年稅收可達100多萬元,下步要加強對其扶持力度,使其企業上規模,產品上檔次,真正成為全鄉的支柱企業。同時,因企業生產的板紙是加工紙箱、紙盒、紡織紙管的原料,主要銷往江、浙一帶,運輸成本高,降低了企業利潤,所以在今後的工作中針對紙箱、紙盒、紡織紙管企業進行重點招商活動,以降低企業成本,拉長產業鏈條。

宿安鄉宿安鄉
二是棉紡產業。棉紡產業是宿安鄉的傳統產業和優勢產業,現有棉花加工企業41家,每年棉花加工量近5000噸,皮棉產量近2000噸,有寶成紡織、銀安紡織、永泰紡織3家棉紡企業,寶成紡織、銀安紡織已建成投產,永泰紡織10月份可竣工投產,3家棉紡企業每年皮棉年需求量達6000噸,全鄉的棉花加工廠遠遠不能滿足這3家企業的需求。下一步,將積極引導現有棉花加工企業,擴大生產規模,進行產業整合升級,淘汰落後生產設備,引進先進生產技術,建立更多的棉花加工企業。同時依託這一優勢加大在紡織、服裝行業的招商引資力度。

三是木材加工業。宿安鄉現有木材購銷戶180多家,木材加工戶11家,全鄉年加工木材能力2.5萬方,但木材加工相對分散、生產工藝簡單,產品附加值低。針對這一現狀,充分發揮這一資源優勢引進投資近600萬元的膠合板加工廠現項目已開工建設。建成投產後可年加工木材8萬方,生產成品板60萬張,年產值可達3000萬元,將有效地整合了全鄉的木材資源並帶動周邊縣、鄉的木材加工業的發展。

四是玻璃絲布產業。宿安鄉現在玻璃絲布生產廠12家,織機近500台,年加工能力15000噸,但產業沒有形成一個規範的產業群體,產業特點不明顯,生產規模較小,規模效應沒有顯現,沒有象臨盤塑編那樣形成一個產業集群。下一步要積極行動起來,分析玻璃絲布的產業特點,借鑑臨盤塑編的建設經驗,積極發展玻璃絲布生產,爭取儘快把這一產業做大做強。

畜牧業發展

宿安鄉宿安鄉
宿安鄉畜牧業發展迅猛,新建養殖小區生豬存欄量1000頭以上的5家,存欄量500頭以上的30家,全鄉生豬存欄量達到30萬頭以上。一是繼續壯大林場良種豬場規模。2007年新上二元種母豬140多頭,目前種豬存欄量210頭。三元商品豬存欄量達6000頭。二是以金鑼為依託,大力發展生豬養殖,新上存欄量500頭以上的養殖場3個,目前,楊辛村養殖場現養殖300頭,周家養殖場和於安養殖場正在建設中。三是以臨邑福潤禽業食品有限公司為依託,大力發展肉雞養殖,在林場新上存欄量1萬隻肉雞養殖場1處,在西辛、熊家、宿安街等村新發展肉雞養殖大棚70多個。四是新上烏蘇里貉養殖場一處,由黑龍江省客商楊志東和小許家村村民許言海合夥建場。總投資400多萬元,現聘請養貉專家3人。該養殖場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占地面積數百平方米,是集貉子養殖、皮毛銷售於一體的綜合性養殖場,養殖貉子1500多隻,其中有1000隻幼貉已到出售年齡,每隻可賣450元。該鄉及周邊鄉鎮已有20多戶與其簽定了養殖契約。五是加強畜禽防疫。鄉畜牧辦按照“加大投入、預防為主、強化免疫、確保質量”的指導思想,全面紮實地推進以防治禽流感和五號病為主的動物強制免疫工作,應防牲畜免疫率,耳標打掛率,免疫證發放及建檔率均達到了100%,從源頭上杜絕了動物疫情的發生和傳播,成功抵禦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發生。

投資140多萬元建設一處集肉雞孵化、種雞改良、肉雞養殖為一體的綜合養殖場。項目達產後,每年可向全鄉提供優質雛雞70—100萬隻,以該場為龍頭,成立肉雞養殖合作社,做到統一雞苗、統一飼料、統一防疫、統一技術、統一銷售,提高養殖戶駕馭市場的能力。目前,該場已選址,正在做前期籌備工作,預計2007年10月份竣工。

城鎮建設

宿安鄉宿安鄉
宿安鄉小城鎮建設迅速發展,鄉黨委、政府依法把小城鎮建設用地推向市場,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廣招社會上的大戶、能人前來發展。現在商品樓達350餘間,工商戶203家。2年內爭取完成10華里的標準一體化的二層商貿樓的商貿街建設,成為全鄉商貿集散地,發展流通業,帶動全鄉經濟的發展。

陶寨、趙寨依託姜寨村深水井實現了村村通自來水,克服了兩村人口少、單獨打井資金短缺的困難,解決了1000多名民眾的飲水問題。

一、合理規劃,聯村供水。在村村通自來水工作中,堅持科學規劃、因村制宜的原則,由於陶寨、趙寨村人口小、經濟基礎比較薄弱,單獨打井資金短缺,依託姜寨村現有村村通自來水資源,對兩個村進行了規劃,鋪設了管道,僅兩個村打井、壓力泵等設施可節省3萬元左右。

二、建章立制,規範操作。為保證水質水量,節省工程投資,保證建設質量和便於運行管理,按照“入會自願、退社自由、規範管理、有償服務”的原則,成立了由各個自來水用戶參加的三寨村村村通自來水協會,明確了協會章程、選舉產生了組織機構、明確了會員的權利和義務。

三、靈活操作,規範運營。為加強管理、規範運營,實行大戶承包的方式管理村村通自來水,每月由承包戶按每方0.6元的價格收取費用,用於管線維護、設備維修等費用,基本實現了無償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