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子

貉子

貉子又名狸、土狗、土獾、毛狗、貉子,是哺乳綱、食肉目,犬科,貉屬半冬眠,貉子皮的外形象狐,但比狐小,體肥短粗,四肢短而細,尾毛蓬鬆,背毛呈黑棕或棕黃色,針毛尖部黑色,背中央摻儘可能較多的黑毛梢,它具有針毛長、底絨豐厚、細柔靈活耐磨,光澤好,皮板結實,保溫力很強的特點。

基本信息

貉子特性

貉子又名狸、土狗、土獾、毛狗貉子,是哺乳綱、食肉目,犬科,貉屬半冬眠,貉子皮

貉子貉子

的外形象狐,但雙狐小,體肥短粗,四肢短而細,尾毛蓬鬆,絨毛長3-3.5cm針毛長5cm,體重6-10kg,體長850-82cm毛長17-18cm按產地可以分為北貉皮和南貉皮,北貉皮毛長絨厚,背毛呈黑棕或棕黃色,針毛尖部黑色,背中央摻儘可能較多的黑毛梢,它具有針毛具有針毛長、底絨豐厚、細柔靈活耐磨,光澤好,皮板結實,保溫力很強的特點。還可拔去針毛,製作貉絨產品。多年以來貉子皮都是熱門貨,出口售價較高,雖然貉子產地遍布全國,但仍以烏蘇里貉(北貉)質量最好。南貉皮主要產於長江以南各省,張幅較小,針毛短,被毛呈黃色或沙黃色,色澤鮮艷,由於經濟價值較低,不適合家養,現在研究發貉皮價值規律即以家養的北貉皮為研究對象。
近幾年北貉皮的價格變化:
我們首先看一下近幾年北貉皮的市場變化:

分布範圍

分部範圍

野生貉對環境適應性較強,除荒漠地帶外,由亞寒帶到亞熱帶地區的平原,丘陵及部分山地,均可生活。多棲息於河各、草原和靠近河流、溪各、湖泊的草原地帶和叢林中。在40年代,日本衣川雄曾將中國貉和朝鮮貉混分成七個亞種。
一是烏蘇里貉。主要分布於黑龍江省、吉林省的東部和東南部地區,以及朝鮮東北部。
二是阿穆爾貉。主要分布於黑龍江沿岸地區。
三是朝鮮貉。主要分布於遼寧省南部和朝鮮。
四是閩越貉。主要分布於江蘇、浙江、福建等省。
五是江西貉。主要分布於江西省及其附近各省。
六是湖北貉。主要分布於湖南、四川等省。
七是雲南貉。主要分布於雲南及其附近各省。
在中國有南貉、北貉之分。這是人們習慣上以長江為界,將長江以南產的貉稱南貉,長江以北的貉稱北貉。北貉體型大,毛絨豐厚,毛皮質量明顯優於南貉。南貉體型小,針毛短,絨毛空疏。人工養殖的貉,絕大多數來源於北貉,並以黑龍江省的烏蘇里貉為最多。

生活習性

棲息環境
貉經常棲居于山野、森林、河川和湖沼附近的荒地草原、灌木叢以及土堤或海岸,有時居住於草堆里。喜穴居,多數利用岩洞、自然洞穴、大木空洞等處,經若干加工後穴居,或利用獾、狐狸、狼等獸類的棄穴為穴,也有個別貉自行挖洞營窩。

群居性

貉同種間很少爭鬥,通常1公1母成雙穴居,但也有一公多母和一母多公的同洞穴居。產仔後,雙親同仔獸一起穴居到入冬以前,待幼貉尋到新洞穴時,幼貉離開雙親。

活動行為

貉的活動範圍很廣,常在半徑6公里的範圍內進行活動。夜行性強,白天多在洞穴中睡眠,或到附近隱蔽處休息,傍晚和拂曉出來覓食和活動。家養貉局限於較窄的範圍內,活動不靈便,行走不快,多以直線行走,每晝夜達3~4公里。
貉聽覺不靈,多疑,常在洞口作不規律的走動,使足跡模糊不清,以迷惑敵人,但不如狐狡猾。平時表現性情溫順,反映遲鈍,但在捕捉小動物時,則反應靈敏,凶相畢露。
貉能巧妙地攀登樹木,也會游水捕魚,在敵害追擊時,往往排尿,隨後排糞。在人工養殖情況下,抓貉提尾時也有排尿行為。
貉有定點排糞的習慣,比較愛清潔,這種定點排便的行為,即使同穴群居的幾個個體,排糞時都到同一地點,使該處糞便越積越高,臭味越來越大,因而有“溜糞成山”之說。排糞地點一般距洞穴2~6米。熟練的獵手往往根據嗅到的糞味發現和捕獵貉。貉在家養條件下,也有定點排便的習慣,一般排到籠的某一角落。但有個別貉有向食槽或水盆內排便的惡習。貉喜歡飲清潔水,當飲足後,用足趾將潔水弄髒,然後走開。

冬眠和半冬眠

貉在秋季食科豐足的條件下,營養豐富,皮下積蓄大量脂肪。進入嚴冬季節,由於食科缺乏,氣候惡劣,貉活動減少,吃食很少,新陳代謝緩慢,以消耗體內脂肪維持生命,呈現出昏睡狀態的非持續性冬眠,稱為冬眠或半冬眠。冬眠維持期從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上旬。如氣候偏低,也可延續到3月初。如天氣轉暖,可提前出來覓食。貉在人工養殖時,冬季食量減少,但不具備冬眠的昏睡狀態。

食性

貉食性雜,野生狀態下,以鼠類、魚類、蚪類、蛙類、鳥、蛇、蝦、蟹等,以及昆蟲類,如甲蟲、金龜子、蝗蟲、蜜蜂、蛾、鱗翅目的幼蟲等為食。也食作物的子實、根、莖、葉和野果、野菜、瓜皮等。尤其喜食山葡萄,有的還食狐吃剩的兔的屍體,還到村邊、道邊食人和畜禽的糞便。

換毛

貉每年換毛1次,2月份開始逐漸脫換底絨,8月份長出毛絨,11月中旬冬毛生長終止,是貉成熟的最佳時期。幼貉從40日齡以後開始,脫掉淺黑色的胎毛,3—4月齡時長出黃褐色冬毛,11月份毛被成熟度與成年貉相近。

天敵

貉的主要天敵是狼、猞猁等猛獸,凡有狼出沒的地方,貉的數量明顯減少,特別在早春,貉的減少尤為突出。貉、獾生境相似,彼此相睦,冬季貉、獾同居,很少發生爭鬥現象。

生理常數

貉的體溫38.1—40.2℃,脈搏70—146次/每分鐘,呼吸23—43次/每分鐘,紅細胞584萬個/立方毫米,白細胞12.052萬個/立方毫米。

生長繁殖

貉的壽命8—16年,繁殖年齡7—10年,繁殖最佳年齡3—5年。貉是季節性繁殖動物,春季發情配種,個別貉可在1月和4月份發情配種,懷孕期60天左右,胎平均6—10頭,哺乳期50—55天。
人工養殖配種體況

貉子貉子

(每年立冬至1月15日)
配種體況標準:按貉子身長(從耳後到尾根部)每公分×2.2兩為正常配種體況。體況調整可分為兩個階段:
(一)自然降體況:(每年立冬至12月1日)
貉子進入冬眠期,食慾減退,每天傍晚餵一次,一般每隻每天面子1.5兩(或膨化飼料+膨化面子,共1.7兩,魚粉減半)、魚粉4錢,食量添加標準應以餵食後盤內完全乾淨為準。
(二)人工降體況:(每年12月1日至1月15日)
從12月1日起開始調整體況,首先把每隻公、母貉體重普遍稱量一次,按配種體況標準衡量高低,看到1月15日降到配種體況應怎樣喂,做好調況計畫,控制好食量。到12月10日再稱量一次,衡量每天降了多少,按1月15日降到配種體況,食量增減再作調整。這一階段飼料按面子7~9錢(或膨化飼料+膨化面子,9錢-1.1兩,魚粉減半)、魚粉4錢為宜。
每年12月10日留種母貉開始為藥:E、魚肝油輪餵;B1、複合B、C輪餵公、母貉,各樣一片。
此階段如體況降的慢,只減面子,不減魚粉。一直到1月15日前降到配種體況。(按每公分×2兩計算)

發情配種

(一)升體況促發情
從1月16日開始升體況,增加蛋白質飼料,促其發情。一般為:面子7錢(或膨化飼料+膨化面子,共9錢,魚粉減半)、魚粉5錢、雞蛋7錢,食要稀點,餵飽,中午要餵少量胡蘿蔔或菜葉(量在半兩左右)。藥物:1月20日起E改餵100毫克的,公、母貉每隻每天1粒,其它藥物同上輪餵。從2月1日起改餵兩遍,早晚各一遍。
(二)配種期管理及方法
1、配種時間大體從1月底開始到3月10日結束,最佳時間為2月中旬。
2、管理:進入配種期,一般面子8~9錢(或膨化飼料+膨化面子,共9錢至1兩,魚粉減半)、魚粉5錢、雞蛋7錢,中午添胡蘿蔔或菜葉,公貉中午加一個切碎熟雞蛋。藥物:早晨,B1、複合B、C輪餵各一片;晚上,母貉100毫克E1粒、魚肝油3粒;公貉100毫克E1粒、魚肝油1粒。
3、配種方法
(1)試情:大體從1月28日開始進行觀察試情,公母貉發情表現是晚上鬧籠並且有叫聲,母貉水門腫大並且尿濕籠門磚。每天早上5~7時,下午4時後,把發情表現好的用夾子撒入公貉籠中試情,如果咬架立刻拉出,這樣每兩天試一次就可以。(這樣做可以促使公、母貉發情快,但不要頻繁、強行,避免公母貉的擇偶性)一直到母貉自然接受配種。若體重輕的母貉發情遲緩,可餵50%葡萄糖少許或用熟雞蛋拌蔥伺喂,可促其發情。
(2)配種方法:配種一般從自然接受配種開始第一天配一次,第二天配二次(早晚各一次),第三天配一次,就可結束。要注意配過一次的母貉就用其他公貉輪配,避免空懷。可能出現擇偶,也不要緊,哪個要就讓哪個配。[2]妊娠期
這一階段的管理大體分為兩段:
(一)25~30天的管理:這一段很重要,決定產仔多少。配種結束,一般要稱量體重,掌握配種後的體況,做到心中有數,衡量每隻貉子的食應添多少,一般掌握在一頓一勺。餵25~30天,然後慢慢加,在勺上掌握。30天以內面子要降到5~6錢(或膨化飼料+膨化面子,共6~7錢,魚粉減半),魚粉8錢、雞蛋7錢,食要稀一些。配種時體況消耗大,瘦的貉子在25天加面子,消耗小的在30天加面子,每5天加2錢(每天加0.4錢),即30至35天,面子9錢至1兩(或膨化飼料+膨化面子,共1.1兩,魚粉減半),45天面子加到1.5兩(或膨化飼料+膨化面子,共1.7兩)。
(二)45~60天的飼養管理:(決定產仔量好壞),45~50天面子加到1.8兩(或膨化飼料+膨化面子,共2兩,魚粉增到5錢),魚粉增到1兩。另外,從45天開始,中午加熟雞蛋一個,中午添菜,50~60天面子加到2~2.5兩(或膨化飼料+膨化面子,共2.2~2.7兩,魚粉增加到0.6兩),魚粉加到1.2兩,雞蛋、菜餵法不變。妊娠期藥物餵法:早晨B1、複合B、C輪餵各一片,晚上10毫克E每天餵1片,魚肝油輪餵每次1粒;10毫克E餵60天保胎,一直到產仔為止。另外,40天開時每天早晨加鈣片2片;50天時加餵酵母,每頓4片。
另外妊娠期60天內魚粉、面子要準備足量,質量要好的,不能中途更換,食量要控制好,食要稀,前30天量要小,40天后量要足,但不要過量,依每次餵完後食盤內完全舔乾淨為準。如見剩食,下次餵就要少添一羹匙,如能吃乾淨,這就足量了。要注意觀察調整好,不虧不過,保持好旺盛的食慾。

哺乳期

(一)產仔護理:貉子臨產前2~3天開始絮窩(也就是妊娠,一般57~58天),一般飼養正常的在第60天肯定產仔,也有推遲3~5天的都可以。貉子產仔前24小時失去野性,不要怕,要做好看護,產仔時人在窩門前看護,看母貉產下第一仔時是否剝開胎胞及咬斷臍帶,如是就正常不用管,連產幾個就可能不剝(一般3分鐘死亡),這時看護人就用準備好的鉤子把沒剝的小貉子勾出來,迅速用手剝開頭部及胎胞,用剪子剪斷臍帶(留1公分長)。如剝開像死了,就用手擺弄著做人工呼吸,時間短的可以救活。母貉產仔很慢,一般要用5~6小時或更長一些,不要著急,越到後期越需要看護,這時死亡率高。等母貉產完仔後,就用夾子把大母貉夾出窩,放在其它閒籠里。開始對小貉子進行檢查:一是清點數量,二是看是否因臍帶長纏在一起的,用剪刀剪開,三是看大母貉奶頭是否擦乾淨,用手擠一下奶頭,最後把大母貉放回窩中,蓋好窩保暖就行了。等半小時後聽窩內安靜了就為正常,如不安靜,查一下原因,一般不會出問題。
(二)飼養:母貉產仔後改餵三次。面子2.5兩左右(或膨化飼料+膨化面子,共2.7兩,魚粉0.5兩),按貉子食慾而定,隨著小貉子食量的增加,面子慢慢加。魚粉1兩,增加脂肪飼料,如羊奶、豆漿,量要少。中午餵一個雞蛋,食要稀,要隨著食慾增加面子。藥物:母貉產仔後餵3天土黴素,每天一片,酵母每天餵4片,其他維生素類藥按調體況時的餵法喂,適量增加C、魚肝油的次數。小貉子在18~20天左右開始吃食,投放乳母生,每隻貉子每頓1片,根據情況也可少點,這時要想法控制小貉子的食量,以免過量拉稀。
(三)分窩後的飼養與管理:
(1)分窩後30天的飼養管理
小貉子在45~50天開始分窩,如一窩中生長不均勻,可將大的先分出來,可3~4隻一窩,以後再逐漸分,小的讓母貉帶養幾天。分窩後一個月內餵養很關鍵,決定它的一生。這一階段,由於貉子產仔早晚不同,所以飼料量也無法確定,但要把握好兩個標準:一是控制好食量,小貉子餵完食後,盤內要舔乾淨;二是餵完後看不出明顯肚子。食要特別稀(像稀粥但不黏稠),食量掌握在每隻小貉子前15天,每頓餵盛飯的小勺半勺。後15天每天慢慢增加到多半勺或一勺,也就是5~7成飽。
飼料也無法定數量,一般掌握在總量面子、魚粉3:1搭配(如3斤面子,一斤魚粉)。面子相應減少,適量加點葡萄糖,羊奶或奶粉,加餵“北京正大151”料精,每日每隻3錢。藥物:每頓適量加乳酶生,維生素C,魚肝油,複合B為主,按天輪餵。開始餵驅蟲藥。
(2)7~11月的飼養管理
1、7月餵法同上,食量隨貉子生長食慾逐漸增加。面子、魚粉按4:1搭配,雞蛋3錢,藥物餵法同上。餵7~8成飽,開始打防疫。
2、8~9月飼料只增加面子,魚粉一隻每天4錢(雞蛋2錢或餵雞肉加雞肝、雞蛋包等,每隻每天3錢,只給長的慢的小的貉子),藥物取消,餵到8~9成飽。
3、10~11月份食要餵飽面子,魚粉增到5錢,到10月下旬開始增加含油脂性肉類,一般是雞架、雞尖、雞脖子等,每天每隻6錢,從7月到11月面子應逐漸增加到每天每隻3兩~3.5兩(或膨化飼料+膨化面子,共3.2~3.7兩,魚粉5錢)。立冬~小雪打皮。

注意問題

1、種貉窩設定:母貉的要向陽,深冬到產仔窩後要用草簾、塑膠蓋好。可促早發情,公貉也要向陽暖和的地方。
2、保證貉子正常生長,不出毛病,最關鍵的是:控制調整好食慾,餵完後食盤內要完全舔乾淨,寧虧無過,看糞便調整食量,糞便黑條細硬,說明食量略小;糞便黑灰略軟,說明食量正常;拉稀說明食過量就減食。
3、飼料配比:一般100公斤玉米20斤麥子,10斤豆子。小貉子分窩2個月內豆子減到5斤,這段時間豆子高會引起消化不良。(或1/3膨化面子+2/3膨化飼料,或1/2膨化面子+1/2膨化飼料)
4、7~9月,每月用百毒殺窩內外消毒一次。

病害防治

1、拉稀:拉稀吃食的,主要因為食過量,食未打熟或飼料變質,查找原因作相應的調整。治療方法:控食減量,口服慶大,按貉子大小適量1~2支為宜,食用加氟哌酸或其它腸道消炎藥等,人用藥靠說明使用;拉稀不吃食的,用人用黃連素加病毒唑,安痛定注射液用量按說明。
2、感冒:表現為突然盛食或不吃食,鼻子頭乾,注射青黴素、安痛定、地塞米松各一支,5斤以下用1/2或1/3,每天兩次,正常為止。
3、寄生蟲病:主要表現:鼻子灰白,光吃不長,拉稀萎縮,自咬毛。治療:用獸用驅蟲藥伊力佳、阿福丁等用。
4.貉狂犬病的防治貉屬脊椎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犬科的雜食性毛皮動物,因為貉和犬是一個科的,所以和狗比較接近,它也可以感染狂犬病。

經濟價值

貉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其主要產品貉皮屬大毛細皮,具有堅韌耐磨、柔軟輕便、保溫美觀等優點,是製做大衣、皮領、帽子和皮褥等裘製品的優質
原料。貉肉細嫩鮮美、營養豐富,不僅是可口的野味食品,而且還可入藥,是高級的滋補營養品,貉膽囊(汁)乾燥後可代替熊膽入藥,治療胃腸病和小兒癇症。貉針毛和尾毛是製造高級化妝用毛刷、胡刷和毛筆等的原料。

價格變化

1998年12月 140元 1999年3月240元1999年7月 120元 1999年9月120元
1999年10月 120元 1999年11月 100元2000年1月 100元 2000年3月 140元
2000年5月 170元 2000年7月 150元
2000年9月 180元 2000年11月 220元
2001年1月 260元 2001年3月 320元 2001年5月 270元 2001年7月 340元 2001年9月 350元 2001年11月 340元2002年1月 390元 2002年3月460元
2002年5月 500元 2002年7月 640元
2002年9月 850元 2002年11月 550元
2003年1月 560元 2003年3月 670元
2003年5月 650元 2003年6月 680元
2003年7月 650元 2003年8月 600元
2003年9月 420元 2003年10月 400元
2003年11月 380元

市場分析

1、 98年——2000年 (低谷)
98年底時,北貉皮價格達到200元左右,而99年一年,由於供貨較多而外貿單位的貉皮業務沒有,市場需求量有限,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供大於求的局面,成交價僅為100-120元左右,在2000年間,貉皮的價格達到歷史的低點(100元/張)嚴重挫傷了很大一批的生產廠家的生產積極性,使貉皮生產量嚴重減少,從2001年開始,逢歐洲、美國經濟復甦,義大利、土耳其、韓國市場對貉皮的需求量又大增。
2、2001年——2002年(上升和高峰)
2001年國際市場(義大利、土耳其、韓國)對貉皮的大量需求使貉皮的價格一路上升到400元左右徘徊,一度頭路皮價格達到450元/張的高峰。2002年初的中國國際裘皮革皮製品交易會中,貉皮很受歡迎,價格仍保持在較高的價位,而且春節過後,從(2002年2月底)開始,貉皮價猛升,在9-10月份達到歷史的新體新高850元/張,有的適合做帽條的東北貉皮竟超過了1000元大關,但新皮上市後,價格直線回落,價格又回到420元左右。
3、2003年(下降)
但2003年國中國國際裘皮革皮製品交易會後,受國外定單需求影響,貉皮銷售暢快,價格又上升到700元左右;從4月份到6月份,受“非典”影響基本無交易,價格沒有多大變化, 7、8、9月份受日本、韓國經濟低靡影響,同時受“非典”影響,韓國客戶從大陸紛紛回國影響了服裝貿易開始顯現,國內買家也暫停了購買,致使貉皮價格一路下滑,尤其是有許多中間商忍痛割愛競相低價格出售,致使北貉皮價格持續下滑,海寧、崇福市場,留史、尚村市場的國產北貉皮紛紛拋售,價格持續下降,10月份新皮(激素皮)的陸續上市更是貉皮市場雪上加霜。激素皮降到了200元的價位。

趨勢展望

討論貉子皮的價格規律可以從以下兩個主線入手,一條是裘皮市場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的市場規律,另一條是約束貉子皮市場價格的三大因素:即市場需求、市場開發和養殖數量.
98年—2003年大概是一個五年的周期,估計2004年的位置應和98年的相似,但任何事物都都應辯證的看,2004年和98年時間變了,中國服裝業加工業在世界加工業的位置也變了,即現在的中國是世界服裝製造基地,中國本身對裘皮的需求非常巨大,貉皮的需求市場也非常大。
另一個約束貉子皮的三大因素:市場需求、市場開發和養殖數量中,養殖數量經過價格起伏的影響基本和以前一樣,但市場需求和市場開發中有較大的變化,即裘皮市場正平民化,從單純的保暖為主變成服飾,即服裝的裝飾品,羽絨服、時裝成了貉子皮的用武之地,即需求市場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在對貉子皮市場開發中,業內人世對毛皮加工工藝的研究、更新與推廣,使更多的消費者,認識了毛皮、使用了毛皮,使毛皮在服裝服飾、箱包、家居裝飾品等領域的套用越來越廣泛。
綜合以上兩點可以看出,應進行辯證的分析2004年貉子皮的價格,2004年的價格應該是處於低谷的價位,但一定比98—99年低谷的價位高,因此,價格雖有回落,出皮的季節過後,價格會穩定在300-400元左右,隨市場供求的變化而波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