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劫

家長劫

即將到來的兒童節催熱了兒童經濟,商場、超市、快餐店、影樓,到處都是誘人的促銷廣告。但是,送什麼禮物給孩子卻令不少家長頭痛不已。學校、幼稚園正忙著節日會演,但成人化的演出服卻讓家長擔憂。兒童節已經變身為‘家長劫’!

即將到來的兒童節催熱了兒童經濟,商場、超市、快餐店、影樓,到處都是誘人的促銷廣告。但是,送什麼禮物給孩子卻令不少家長頭痛不已。學校、幼稚園正忙著節日會演,但成人化的演出服卻讓家長擔憂。“怎么一到‘六一’感覺這么緊張呢,兒童節都快變成‘家長劫’了”,一些家長抱怨說。
兒童節兒童節

兒童衣服

一件小花裙標價398
日趨成人化日趨成人化

在多家商場童裝區,記者看到,不少兒童品牌的服裝價格動輒就標到兩三百元,基本見不到100元以內的服裝。“這么巴掌大的一塊布,就要398元?”和女兒一起給3歲的外孫女買裙子的張姥姥,摩挲著一件小花裙直嘀咕:“什麼料子啊?這么貴。”

數百元的玩具也讓不少70後、80後家長心疼。“我們小時候喜歡的鐵皮玩具才幾塊錢,即使當時流行的俄羅斯方塊,也不到百元”,吳媽媽說,我的第一件兒童節禮物是架木質的小鋼琴,才7塊錢,到現在還能彈出音調呢,“現在隨便一個奧特曼玩具,至少得八九十元”。

兒童書籍

一套課外書買全20本

兒童書籍的價格也在噌噌往上漲。在中關村圖書大廈,記者看到,除了學習書籍,孩子們喜歡的課外書不少都是幾十本一套,全買下來至少要四五百元。即使是單本,價格少則二十幾元,多則近百元。9歲的健豪看中了一套《幻想數學大戰》,共20本,前15本還是每本25元,後出的16到20集就漲到了29.8元/本,算下來一套書就要500多元。

北京市消協通過調查發現,一些商家為追求高利益,兒童消費品越來越趨於高檔化、精品化和奢侈化,出現了“衣服不怕貴、玩具講檔次、圖書重包裝”等高消費現象。“選購高檔禮物容易造成孩子盲目攀比、炫耀等不健康消費心理”,消協人士說,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這兒童節的過法也是越來越講究,越來越“昂貴”。家長們都在絞盡腦汁給家裡的小王子、小公主選禮物。但是選什麼樣的禮物,如何讓孩子學會珍惜每一分錢,過一個有意義的兒童節,應該引起大人更多的思考。“可千萬別讓這個快樂的節日變成家長的‘劫日’!”

兒童演出服

六一演出服太成熟

看著11歲女兒菲菲帶回的兒童節聯歡會演出服,景女士心裡犯了嘀咕:紫色半透明的紗裙配黑色絲襪,鞋子是半高跟的;吊帶裙子胸部還加了海綿墊,後背全露,有點像“一件式”泳裝。六一將至,網上、店裡的各類兒童演出服飾炙手可熱,而景女士的疑問並非個案:“這么小的孩子,穿這樣‘成熟’的衣服演出合適嗎?”

景女士不無擔憂地告訴記者,女兒在“六一”時要參加歌伴舞,幾位小演員的演出服都是另一位學生家長從網上購買的,超短、低胸、露背的樣式都統一。“菲菲在家裡試穿了一次,我感覺很不好。女兒很瘦小還沒有發育,但是衣服里的海綿胸墊挺誇張。再加上大露背和黑絲襪,一點兒單純的童真都沒有了。”

隨著兒童節臨近,不少學校和幼稚園都組織小朋友們聯歡演出。記者發現,近期網店裡各類兒童演出服非常熱銷。但有很多“公主裙”成人化趨勢太明顯。有的全身釘滿亮片,豹紋裝、黑絲襪和高跟鞋也很多;還有的故意做成婚紗樣式,甚至有一款裙子在腰兩側挖空,下面連著很短的多層塔形紗裙,難怪有網友評論說“怎么看著像夜店裡穿的”。而傳統的小蜜蜂翅膀、小天使頭環等雖然也銷量不少,但相比之下就顯得“簡單”多了。

兒童電動車

兒童電動車成最熱禮品

整點秒殺6.1元,童裝、玩具等6.1折,淘寶網正在舉行的活動,將“六一”兒童節前的銷售拉向高峰。記者獲悉,兒童演出服裝、電動車、游泳池、爬行毯等都成為節前暢銷產品。

在淘寶母嬰頻道,兒童服裝、電動車、建築積木等,依然是傳統的高點擊兒童商品。在淘寶上檢索“兒童積木”,能找到9000多個產品,其中一家網店銷售的100粒裝益智玩具,在最近一個月的時間內,已經銷售出1595件。兒童服裝歷來是兒童節前銷售最好的商品。“六一”兒童節臨近,各種慶祝活動自然少不了一年一度的兒童節目表演,這也帶火了兒童演出服市場,很多網店今年網上推出兒童節服裝定製,也獲得了很好的反饋。在淘寶網上檢索“兒童演出服”,能獲得兩萬多個結果,這些少兒服裝包括民族風格、拉丁舞等,還有許多為綿羊、狐狸等各種動物造型。一款背帶褲的男童造型服裝,最近一個月賣出600多件。

專家建議

“孩子的錢最好賺,再貴的也有人買。家長都是圖安全、質量好。”一商場兒童用品櫃檯銷售人員稱,現在只要跟孩子沾邊的商品價格普遍都貴,上千元的嬰兒床、幾百元一個的書包、上百元一件的童裝屢見不鮮。在給孩子選購商品時,不少家長一邊喊“貴”,一邊還是選貴的。

“兒童節讓孩子高興一番無可置疑,不過要防止孩子在買禮物時產生攀比心理,盲目買貴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容易讓兒童節成為‘家長劫’。”銀川回中老師蔣寧渠表示,家長應該正視目前孩子高消費的現狀,有時多花錢對孩子來講未必是好事,可能讓孩子養成亂花錢的習慣。

寧夏心理諮詢治理中心醫師李賡認為,過節給孩子買禮物或者平時消費花點錢無可厚非,但家長不能盲目選擇昂貴禮物,這對孩子的成長不利,滋長了孩子的虛榮心,並非常容易導致孩子形成攀比心理。“孩子也未必在乎消費品、禮品價格的高低。因此,家長要在日常或者節日消費時注意自己的行為,別為了過分溺愛孩子,而要什麼給什麼。這種消費心理容易被商家利用導致不必要的花費,同時也不利於孩子從小養成健康的消費習慣。”

由來

不少兒童商品的價格依然讓人咋舌,動輒兩三百元的童裝和價逼千元的兒童電動車,讓不少家長感嘆:兒童節都快變成“家長劫”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