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經濟

懷舊經濟

“潮流總是在繞圈”,曾經植根於幾代人記憶里的“流行款”,經過整合、改造後重現,自然會給人舊貌換新顏之感,成為現在“流行款”也就並不奇怪了。20多年前,70後、80後世借父輩的購買力消費自己的青春,20多年後,70後、80後用自己的能力,消費自己的記憶,這就是“懷舊經濟”。

背景

懷舊消費懷舊消費

專家分析,作為在市場經濟下成長起來的一代,80後懷舊風潮與前輩簡單的懷舊方式有所不同;中國以80後為主力的“懷舊經濟”與金融危機中西方世界盛行的“懷舊經濟”也有所不同。新興的“80後式懷舊”所推崇的,不是簡單的情感表達,也不是節約至上主義,而是個性化的產品與服務。LH主題產品包括豐富多樣的系列,這些產品不過是“懷舊經濟”市場的一匹黑馬,大多數懷舊產品依舊停留在普通的“炒舊飯”階段:老物品銷售、二手物品置換、懷舊情調主題餐吧……新鮮創意寥寥無幾。

懷舊消費

變形金剛變形金剛

20世紀80年代,一部《變形金剛》卡通片被免費送到中國,其周邊產品立刻席捲國內市場。據不完全統計,僅美國“孩之寶”公司在中國授權取得的收入就是十億元人民幣,一時間動漫周邊產品成了商業熱門。
2007年,《變形金剛》被改拍成電影在全球上映,先不看票房收入,其周邊產品再次狂掃消費者的口袋,讓“孩之寶”滿載而歸。2009年6月《變形金剛2》全球同步上映,與此同時鋪天蓋地的周邊玩具席捲而來,而就在這股懷舊熱浪還沒有淡去時,2009年年底,一首“李雷和韓梅梅”一夜之間躥紅網路,不到一個星期,其衍生產品就已經隨處可見了。
當時針划過2010年時,80後迎來了“奔三”元年,越來越多的80後開始經濟獨立。2011年,80後已漸成社會消費者主力,以這些年輕人為首的“懷舊消費”也不再羞答答。
據了解,《變形金剛3》在取得驕人票房成績的同時,其衍生產品市場也被帶動。有網路數據顯示,從今年5月份《變3》即將上映的訊息傳出之後,與變形金剛相關的關鍵字檢索如“變形金剛”、“大黃蜂”、“擎天柱”等逐漸活躍,網路銷量也步步攀升,在《變3》上映一周后,三月內與變形金剛相關玩具成交件數超108萬,成交金額打到了3080萬元。調查數據還顯示,頗有“懷舊情結”的“70後”、“80後”是變形金剛產品的忠實冬粉,其經濟實力較強,占整個消費群體的48%以上。
看街頭越開越多的模型專賣店,纏纏蜜和雪人雪糕的重出江湖,印著阿童木、擎天柱的印染T恤的熱賣……當這些“老朋友”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重新出現在消費者面前時,沒有人不動容,懷舊漸形成一個新的行業,而《變形金剛3》的上映,將懷舊消費推向金字塔的頂端。

幼齒經濟

“幼齒經濟”是一種“用童年時的情結,賺成年人的錢”的經濟模式。2007年6月,《變形金剛》風靡全球,上映僅兩周就席捲全球3億多美元票房,顯現出“懷舊經濟”的巨大效益。隨後2009年、2011年,《變形金剛2》和《變形金剛3》的上映,更是引爆成年人的關注度。電影的殺手鐧除了精緻的變形、炫目的打鬥、誇張的動畫效果外,諾基亞手機會變形等既時尚又能引發人們懷舊感慨的小細節也是功不可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