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與客家文化

家人與客家文化

家人與客家文化,作者為丘桓興,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客家人是中國漢民族的一支穩定而又獨特的民系,他們是西晉末年、唐朝末年和南宋末年為躲避戰亂從黃河流域逐漸遷徙到南方的漢人。本書對客家人的歷史淵源,遷徙和形成,對客家民居、飲食、歲時節日、人生禮俗、客家方言、山歌、客籍華僑,著名客家人物以及客家人精神世界等各個方面,作了全面詳盡的考察和簡明扼要的介紹,對客家民居及其特點,對客家文化習俗都有全面、準確、生動、具體的描述。

內容簡介

客家是中國漢民族的一個穩定而又獨特的民系。公元4世紀初,他們為躲避戰亂而從黃河流域逐漸遷徙到南方,逐漸在南方一帶紮根,開始安家立業、繁衍生息,並漸漸形成自己的方言、宗族文化和各種習俗。

作者簡介

廣東省蕉嶺縣人。1964年中山大學中文系畢業後。一直在《人民中國》雜誌任記者、編輯。曾任采編部主任、副社長兼副總編、高級編輯。總攻民俗學、客家學。社會兼職有中國民俗學會理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炎黃文化研究會客家研究中心理事等。主要著作有《中國民俗采英錄》、《客家人與客家文化》等。合著有《長江旅行記》、《華夏風物探源》、《飯後茶餘談文化》等。另合著、主編作品多本。

目錄

第一章 客家人——漢族的獨特民系

一 客家人及其分布

客家先民的歷次大遷徙

三 與南方土著民族的融合

四 客家民系的形成及其界定

第二章 客家村落和宗族社會

一 客家村落及村名

二 南遷,強化了客家宗族觀念

三 宗族社會及其制度

四 宗族社會的功能

五 客家宗族社會的變遷

第三章 客家傳統民居文化

贛南圍屋閩西土樓、粵東圍龍屋

二 客家傳統民居的特點及社會功能

三 客家傳統民居探源

四 客家民居的發展變化

五 客家傳統建房習俗

六 喬遷新居習俗

七 石旗桿和風水林

第四章 客家飲食文化

一 客家風味菜餚及其由來

二 米粄,濃濃“客味”的民間糕點

三 客家歲時食品

四 客家待客禮俗

五 多彩的飲茶文化

第五章 客家歲時節日文化

一 春節:祭祖、賀年、吃七樣菜

二 元宵節:祠堂上燈、燒火龍

三 天穿節:糯米煎粄補天穿

四 清明節:掃墓掛紙、吃艾板

五 端午節:懸艾、掛藤、花草浴

六 中秋節:吃芋、剝柚、拜月光

七 冬至節:打粑、釀酒、曬姜乾

第六章 客家人生禮俗

一 古樸有趣的婚禮

二 客家產育禮俗

三 隆重熱鬧的滿月酒

四 命名習俗

五 奇異的二次拾骨葬習俗

第七章 客家信仰崇拜

一 自然崇拜

二 祖先崇拜

三 圍龍屋內外的民間諸神

四 地方神靈崇拜

第八章 勤勞、聰慧的客家婦女

一 刻苦耐勞似“鐵漢”

二 勤勞節儉的良母

三 聰慧過人的巧媳婦

四 客家婦女,溫柔賢淑

第九章 客家話——客家民系的文化標誌

一 客家話的形成

二 客家話的語音

三 客家話的辭彙特點

四 客家話的語法特點

五 俗語、諺語、歇後語

第十章 客家山歌特出名

一 “山歌一唱心就開”——客家山歌的內容

二 比興、雙關、重章疊句一客家山歌的表現手法

三 高亢、悠長的客家山歌曲調

四 新興的梅州山歌節

五 客家山歌劇

第十一章 海外客家華僑及僑鄉習俗

一 出國過蕃習俗

二 僑居海外生活習俗

三 華僑社團及其作用

四 僑鄉風情

第十二章 著名的客家人物

一 政界人物

二 軍界人物

三 文化界人物

四 體育界人物

五 科技界人物

六 工商界人物

第十三章客家精神

一 開拓進取

二 艱苦奮鬥

三 崇文重教

四 包容寬恕

五 愛國愛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