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鄉

宣化鄉

宣化鄉地處黑龍江省肇東市西北部38公里處,有行政村9個,46個自然屯,3806戶,20404口人。幅員面積800平方公里,耕地131590萬畝。(青肯泡水面140平方公里)。2006年全鄉社會總產值2.4億元。其中農業產值1.6億元,牧業產值8100萬元,工業總產值5058萬元。人均收入3765元,牧業人均收入1800元,至2006年11月全鄉奶牛存欄6036頭,其中成母牛4996頭,已建奶牛小區1處,收榨奶站點26處,其中固定20個,日收奶數32.6―45.5噸。奶牛養殖戶1659戶,發展10頭戶87戶,百頭屯18個,千頭村3個,外引奶牛戶10戶。至目前大鵝養殖10.2萬隻。

基本信息

特色經濟

宣化鄉行政區劃圖
宣化鄉七村中草藥今年又喜獲豐收,戶均收入4萬元,人均收入8500元,成果的取得,得益於七村人能夠很好地結合實際,準確把握市場規律,不斷擴充規模,提高質量,從而牢牢占領市場。所有這一切與該村中草藥協會的高效指導和優質服務是密切相關的,總結起來有這么以下幾點:

一、強化技術服務,成立種植協會。
七村於1998年開始種植中草藥,當年即獲得很好收益,於是第二年擴大了種植規模,增加了藥材新品種,但考慮到種植中草藥技術性強,風險高,為了更好地保證種植戶利益,提高藥材產量和質量,1999年7月份由七村黨支部副書記、中草藥種植帶頭人、購銷經紀人曹文軒倡導組織所有藥材種植戶成立了中草藥協會,會長由曹文軒擔任,協會以技術服務為主制定了各項互助章程。

二、抵禦市場風險,完善職能體系。
由於種植中草藥投入多,受市場影響經濟效益波動性大,為建立穩定的購銷關係,靠規模闖市場,協會經過五年的發展運作,建起以七村為中心,依託哈藥集團,輻射周邊市縣的龐大的基地體系,信息網路覆蓋全國18箇中藥市場,並為河北安徽等省外多家經銷商訂單種植,從而降低風險,保證收益。目前,會員已由當初的十幾戶發

宣化鄉宣化鄉
展到685戶,種植面積由300多畝發展到16000多畝,品種也由當年的板蘭根獨一品種發展到6個。協會內部分設四個服務組。一是技術指導組,負責會員在種植上的技術指導,做到良種良法,保證優質綠色無污染標準化生產;二是種子供應組。保證種植的中草藥各品種的種子品種純、質量優,價格低;三是銷售結算組。負責藥材的銷售結算,做到售價好、兌現早;四是信息組。負責了解中草藥發展走勢,掌控種植規模,及時傳遞新品種、新技術信息。

三、發展公益事業,保障會員待遇。
幾年來,協會通過外引內聯籌集資金25萬元,組織人力物力為會員大戶打抗旱井5眼,藥材基地周邊整修排水溝5條,築攔水壩6公里,為會員對外協調藥材種植承包地6000畝,今年秋季又籌集資金8萬元,用一個月時間挖通溝道,安裝管線,使七村吃水困難的96戶會員家家通上自來水。

對外招商

宣化鄉宣化鄉

宣化鄉人民政府成功引進大慶市自然人井寶慶新創辦的慶豐紙業再生廠,建於肇東市鐵東區木糖醇院內,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擁有廠房18間,項目總投入列位資金85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550萬元,包括1092造紙機1台,價值120萬元;製漿系統一套計280萬元;印刷機4台計120萬元;叉車轎貨車各一輛,計10萬元;廠房租金20萬元,流動資金300萬元。經營範圍及方式主要包括書寫紙學生紙白紙的加工與銷售。06年三月份開始建設,現已投入生產。

養殖業發展

宣化鄉奶牛養殖
以奶牛標準化為重點,畜牧業高效推進
宣化鄉是一個發展中的牧業大鄉,全鄉以奶牛業為主導產業,養奶牛戶2034戶,奶牛存欄6875頭,其中成母4125頭,日產鮮奶52噸,年生產商品奶1.5萬噸。外購成母奶牛400頭,實現千頭村2個,500頭奶牛村4個。年初以來,牢固樹立以牧興鄉,以牧富民的思想,堅定不移地實施主副換位戰略,推進牧業上規模、提檔次、增效益。一是推進生產標準化。首先從飼餵入手,大力推廣青貯和黃貯飼喂,共種植青貯5000畝,加工推廣青貯1500畝,貯青3000噸,購置大型青貯收割機一台,黃貯機械3台套,建青黃貯公司一處,占地一萬平方米。我們大力推廣青黃貯技術,利用鄉村幹部入戶發傳單,科技人員講技術,典型大戶說效益,技術能手教經驗等方式,對全鄉奶牛養殖戶進行全面引導和培訓,青黃貯得到推廣套用。二是擴充規模總量。堅持小規模、大群體發展原則,根據全鄉奶牛業發展實際,重點在普養上狠下功夫,花大氣力。一方面通過幹部發動、典型帶動、經紀人牽動、利益拉動等方法,保證奶牛業在不利的條件下平穩發展。另一方面,加強奶站建設,帶動農戶養殖。主要是在機械化上下功夫。帶動影響106戶農戶加入養殖隊伍。截止目前,全鄉新增成母奶牛1400頭,其中域外購牛400頭,完成全年任務目標。三是提升服務水平。一方面充分發揮鄉村兩級綜合服務站作用,全面提高現有獸醫和防疫人員的技術水平,為養牛戶提供防、改、繁、檢、治等全方位服務。另一方面,根據雨季降雨,道路癱瘓,奶車運奶難的實際,積極協調幫助修奶站路10公里。組織幹部民眾整修村屯道路,確保鮮奶運出,最大限度地避免奶戶的損失。四是大力發展大鵝產業。結合村屯地理位置與資源狀況,加快大鵝產業村屯建設,全鄉大鵝飼養量達到8萬隻,發展大鵝飼養戶1158戶。

基礎建設

宣化鄉宣化鄉
以加大投入為重點,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提高一是加強鄉村道路建設。採取政策扶一塊、鄉村籌一塊、農民集一塊的方式,全鄉共動工興建水泥混凝土路面9.2公里,紅磚路19公里。由省交通廳規劃設計建十三村扶貧路18.5公里。二是突出抗旱與水利工程建設。通過個人打井和聯合打井的形式,全鄉新打機電井25眼,其中吃自水深井2眼。吃自來水農戶256戶。使全鄉單井覆蓋面積下降到1000畝。興修四源排水工程,長度15公里,動用土方30萬方,為四個村解決了內澇難題。三是大力發展民營林業。新造林503畝,成活率在98%以上。四是推廣興建沼氣池。在鄉畜牧場與榮興村興建沼氣池152個。

加大投入,不恤血本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針對全鄉基礎設施薄弱的實際,通過立項上爭和村戶自籌來加大投入,改善農業生產環境和基礎條件。一是道路建設。道路建設是宣化鄉經濟發展的瓶頸因素,重點解決通村路建設。抓住國家“十一五”期間,加強通村路建設的有利契機,積極宣傳政策、全面發動民眾、認真組織實施,把公路修到重點村屯。將四原的4個村計畫修建15公里紅磚路,10公裏白色路,協調修好通四村二村的8.5公里的扶貧通村路,使全鄉全部通暢。二是水利工程建設。一方面,採取個人打井,股份打井的辦法解決抗旱水源工程,新打井30眼;另一方面,加大排水工程建設。針對今年嚴重內澇災害,在水利部門規劃設計下,加固四方山排乾等防洪排澇工程,確保排水暢通。三是農機化建設。採取農民入股,吸引社會資金,興辦民營農機合作社。再創建一個農機合作社。全鄉田間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90%以上。

相關條目

參考連結

http://www.hljzhaodong.gov.cn/zzjg/xuanhua5.asp
http://www.hljzhaodong.gov.cn/zzjg/xuanhua.asp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