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運動

定向運動

定向運動就是利用地圖和指南針到訪地圖上所指示的各個點標,以最短時間到達所有點標者為勝。定向運動通常設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園裡進行,也可在大學校園裡進行。定向運動起源於瑞典,最初只是一項軍事體育活動。“定向”這二個字在1886年首次使用,意思是:在地圖和指南針的幫助下,越過不被人所知的地帶。真正的定向比賽於1895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和挪威奧斯陸的軍營區舉行,標誌著定向運動作為一種體育比賽項目的誕生。距今已有百年歷史。定向運動通常設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園裡進行,也可在大學校園裡進行。

基本信息

定向簡介

什麼是定向運動

定向運動就是利用地圖和指南針到訪地圖上所指示的各個點標,以最短時間到達所有點標者為勝。

定向運動定向運動

定向運動通常設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園裡進行,也可在大學校園裡進行。

定向運動起源於瑞典。最初只是一項軍事體育活動。“定向”這二個字在1886年首次使用,意思是:在地圖和指南針的幫助下,越過不被人所知的地帶。繼1919年斯堪的那維亞舉行了第一次正式的定向越野比賽後,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

定向運動本身作為一種體育項目開展是從本世紀初在北歐開始的。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已在芬蘭,挪威,瑞典,丹麥立足。1932年舉行了第一次世界定向運動比賽。1961年國際定向聯合會(IOF)在丹麥哥本哈根成立。現有成員國63個。國際定聯是世界定向運動的行政實體,是國際體育聯合會總會之一。定向運動也是國際承認的奧林匹克體育項目。

定向運動的分類

1.定向運動按運動工具的不同可分為兩種;

(a)徒步定向:如傳統定向越野跑;接力定向;積分定向;夜間走向;五日定向;公園定向等。

(b)工具定向:如滑雪定向;山地腳踏車定向;機車定向等。

2.定向運動按性別的不同可分為男子組和女子組;

3.定向運動按年齡的不同可分為青年組,老年組和少年組;

4.定向運動按技術水平的不同可分為初級組(體驗組和家庭組),高級組和精英組;

5.定向運動按參加人數的不同可分為個人單項,個人雙項和集體項。

因此,不論男女只要你喜愛郊野活動,定向運動一定適合你!技巧容易掌握,是三歲至八十歲都可以參加的運動。

定向運動的益處

定向運動是一項非常健康的智慧型型體育項目,是智力與體力並重的運動。它不僅能強健體魄,而且還能培養人獨立思考,獨立解決所遇到困難的能力及在體力和智力受到壓力下做出迅速反應,果斷決定的能力。

.定向運動是一項學生體育項目。因為它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

.定向運動是一項家庭體育項目。周末一家人回歸自然,放鬆身心,自我娛樂,融洽關係。增加樂趣。

.定向運動是一項精英人才體育項目。因為它基於挑戰,勇於嘗試從未被嘗試過的方案,並要求全身心的從雙腿到大腦以最高時效達到世界頂極目標。

.定向運動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世界軍事體育項目。擁有自己的世界錦標賽。

.“定向運動是一項自然環境體育項目。因為它教會你如何在大自然中行為把握自己,愛護自然,遵守郊野公園守則。

.定向運動是一項不需任何花費的民眾性體育項目。所需的只是一張好的定向地圖和一個指南針。服裝可穿著定向專業套裝,也可只是普通運動服裝。

.定向運動是一項探險尋寶體育項目。給你驚險刺激的人生經歷。

.定向運動是一項廣交朋友的社交性體育項目。在這裡,不論男女老少,種族背景,文化階層,社會地位,相互交流,共享人生。

因此,定向運動吸引了全世界男女老少,各個階層,各個年齡段人們的廣泛參與。

主要世界/國際定向運動賽事

1.O-Ringen:瑞典五日。世界最大規摸的定向運動賽事,每年吸引世界各國15000男女老少定門運動員。

2.世界定向越野錦標賽;世界滑雪定向錦標賽。

3.定向越野世界盃賽;滑雪定向世界盃賽。

4.世界青年定向越野錦標賽;世界青年滑雪定向錦標賽。

5.世界老年定向越野錦標賽;世界老年滑雪定向錦標賽。

定向運動裝備

除號碼布,地圖及指卡由賽會供應外,運動員應攜帶指北針。基於安全,哨子是運動員備的用具。如參加奪分式定向賽更應帶有手錶。

服裝方面,應以輕便,舒適及易於活動為佳,過緊和太厚的衫褲使你舉步難移。

遠足經驗較淺的,可穿旅行靴,保護腳腕。有經驗的運動員可穿上比賽用的運動鞋。基本上,鞋身防水,鞋底有凸齒,在碎沙地不易滑倒。

計時設備有機械式計時設備和電子計時設備,皆有賽會提供。

主要項目

定向越野、滑雪定向、腳踏車定向和輪椅定向。

競賽種類:

日間定向競賽、夜間定向競賽、日夜交替定向競賽;

競賽形式:

個人賽、積分賽、接力賽、多日賽、小組賽。

延伸項目:

團隊賽、百米定向、LOGO拼圖等

自從1919年第一次正式的定向運動比賽在斯堪的納維亞舉行之後,這個項目在北歐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並很快地普及到世界各地。定向運動也由初期單一的一種比賽形式逐步演變為包括各種各樣的比賽或娛樂項目在內的綜合性民眾體育活動。常見的定向運動形式有下列幾種:

徒步定向(俗稱定向越野)(Cross—CountryOrienteering)

這是各種定向運動比賽中組織方法比較簡便,開展最為廣泛的一種。由於其比賽的成敗全在於個人的識圖用圖、野外定向和奔跑能力的強弱,因此適於各種年齡、性別的人參加。據國外有關資料記載,運動員最小的只有八歲,而最長者有八十歲,真可謂老少皆宜。為增加比賽的樂趣,也可以在判定比賽成績的方法上有所區別,如:可以個人跑計個人成績;個人跑計團體成績或個人跑計個人與團體成績等。定向越野比賽是國際定向運動聯合會(IOF),以下簡稱國際定聯,正式承認的比賽項目之一。

接力定向(RelayOrienteering)

接力定向是團體之間的定向越野比賽項目之一,其成績好壞有賴於每個隊員個人能力的發揮。在接力比賽中,比賽的路線分成若干段(國際比賽通常為四段),每名選手完成其中的一段,各段參賽選手的成績相加為該隊團體總成績。為便於觀眾欣賞各選手之間的激烈競爭,接力定向的場地必須設定一個“中心”站,各段選手的交接(即“換段”)均在這裡以觸手方式進行(不使用接力棒),因此,接力定向的觀賞性較好,被國際定聯納入了正式比賽項目。

百米定向

(100metresoforienteering)

百米定向是定向運動的一個新興項目,經全國定向冠軍賽的檢驗證明百米定向具有觀賞性強、技術性高、易參與、易組織等特點,能夠鍛鍊運動員的反應敏捷能力和奔跑速度。健身的同時充滿了樂趣,還能夠學會識圖用圖。因此百米定向受到定向屆的廣泛推崇。

滑雪定向

(SkiOrientserlng)

滑雪定向也可以按個人、團體或接力比賽等形式進行。它與個人徒步定向越野賽的區別是選手需要使用滑雪裝具(非機動的)。供比賽用的滑道,則需要使用摩托雪撬來開闢。同一比賽路線上的滑道通常不止一條,以便於選手自行選擇。

滑雪定向也是國際定聯的正式比賽項目之一。滑雪定向在東歐國家十分流行,許多世界高山、越野和速度滑雪選手同時又是滑雪定向的高手。

夜間定向

(NightOrienteering)

這是定向運動的一種高難度的比賽形式。由於是在視度不良的夜間進行的,不僅增加了比賽的難度,同時對觀眾和選手自己增加了吸引力和刺激性。夜間定向已被列入國際定聯的正式比賽項目之中。第—屆世界夜間定向錦標賽於1986年10月27—28日在匈牙利舉行。

積分定向

(ScoreOrienteering)

積分定向通常以個人方式進行。它是在比賽區域內預先設定好許多檢查點,並根據地形的難易程度、距離遠近、點的位置的相互關係不同而賦予每個檢查點以不同分值。選手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自行尋找若干或全部檢查點,以積分最高且用時最少者為優勝。

專線定向

(LineOrienteering)

這種比賽與其它比賽的最大區別是在地圖上明確地標出了比賽的路線,運動員必須按這些規定的路線行進,並將途中遇到的檢查點位置標繪到圖上去。成績以檢查點位置標繪的準確程度和所用時間的長短確定。

五日定向

(O-Ringen5-days)

這是瑞典獨有的一項特別吸引人的比賽項目。比賽共進行五日,比賽路線由若干段組成,每次都單獨記錄下個人的成績,最後再算出總成績。在幾十公里或者一百餘公里的多條比賽路線中,除設定了許多檢查點之外,還設有若干營地,供運動員與觀眾休息或參加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近年來,瑞典的“五日定向比賽”組織得十分頻繁,每次參加比賽的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都超過15000人,大大超過了任何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選手人數!

其它(OtherVarientiesofOrienteering)

此外,國際上還流行著一些其他的定向運動形式,有國際定向運動聯合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山地車定向,輪椅定向等。還有如:

校園定向(SchoolOrienteering):在學校的操場上或教室、體育館內為孩子們設計的一種遊戲。

特里拇定向(TrimOrienteering):在一定的區域內設定許多永久性的檢查點,不規定完成時間,以尋到點數的多少給於紀念品以資鼓勵(詳見特里姆定向運動)。

世界(或國際)定向運動節活動:在相對集中的一段時間內連續舉辦多種比賽及有關的展覽、講座、會議等活動。

在有些國家,人們還常常以家庭為單位進行比賽,並嘗試了使用不問交通工具的定向運動比賽,例如乘坐機車、腳踏車、獨水舟或騎馬等。

為使定向運動在全世界得到普及和發展,1961年5月,十幾個國家的定向運動積極分子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成立了國際定向動聯合會(InternationalOrienteringFederation,縮寫為IOF),確定了正式的比賽項目並制定了一系列的比賽規則與技術規範,國際定聯成立時有成員國10個,截至2004年年底已發展到61個國家與地區。

總之,定向運動做為一項能夠使人們的體力、智力得到全面鍛鍊的新興體育項目,今天它的愛好者在北歐已“超過了足球”;在另外一些國家,則被列入軍隊或地方院校的“必修課”。

“定向運動”遊戲規則

必須按順序到訪指定路線上的所有點標;在起點處領取IC指卡,在所到點標處打卡,在終點處將IC指卡交回,並記錄下時間,領取成績單。指北針的紅色指針應永遠與地圖上指明北方的紅色箭頭及紅色豎線保持平行。這樣就不會迷失方向,永遠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中國學生定向協會發展計畫

2002年成立中國學生定向運動協會

2002年5月全國學生定向運動研討會

2002年10月全國首屆學生定向運動賽

2003年參與定向運動學生人數達全世界第一

2004年定向運動列入全國大學生運動會比賽項目

2005年首次組隊參加世界定向錦標賽

技巧

標定地圖

標定地圖就是為了使越野圖的方位與現地的方向相一致。這是使用越野圖的最重要的前提。

1.概略標定

越野圖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當我們在現地正確地辨別了方向之後,只要將越野圖的上方對向現地的北方,地圖即已標定。 這種方法簡便迅速,是定向越野比賽中最常用的方法。

2.利用磁北線(MN線)標定

先使透明式指北針圓盒內的定向箭頭“↑”朝向地圖上方,並使箭頭兩側的平行線與越野圖上的磁北線重合(或平行),然後轉動地圖,使磁針北端對正磁北方向,地圖即已標定。

3.利用直長地物標定 利用直長地物(如道路、土垣、溝渠、高壓線等)標定地圖,首先應在圖上找到這段直長地物,對照兩側地形,使圖與現地各地形點的關係位置概略相符,然後轉動地圖,使圖上的直長地物與現地的直長地物方向一致,地圖即已標定。

4.利用明顯地形點標定地圖

當你位於明顯地形點上,並已從圖上找到該地形點的位置(即自己所在的站立點)時,可以利用明顯地形點標定地圖。方法是:先選擇一個圖上與現地都有的遠方明顯地形點(目標),然後轉動地圖,使圖上的站立點至目標的連線與現地的站立點至目標的連線相重合,此時地圖即已標定。

對照地形

對照地形,就是要通過仔細的觀察,使圖上和現地的各種地物、地貌一一“對號入座”,即相互對應。對照地形在定向越野比賽中的作用主要有兩個:一是在站立點尚未確定時——只有正確地對照地形,才能在圖上找出正確的站立點位置;二是在站立點已經確定,需要變換行進方向時——只有通過對照地形,才能在現地找到已選定的最佳行進路線。 對照地形一般應先標定地圖,然後根據不同的需要採用不同的對照方法:

1. 在站立點尚未確定前: 首先應概略地標定地圖,然後迅速地觀察一下周圍,記清最大或最有特徵的地物、地貌的大概方位與距離,並從圖上找到它們,此時站立點的位置即可概略地確定。若想較精確地確定,則需按下節中所介紹的方法去做。

2. 在站立點已經確定之後: 同樣首先應概略地標定地圖,然後從圖上查明自己選定的運動路線上近前方兩側的特徵物,同時記清他們的大概方位與距離,並將它們在現地辨別出來,然後再前進。 如果因為地形太複雜,如山丘重疊、形狀相似等,不易進行對照,可以先採用較精確的方法標定地圖,然後用帶刻度尺的指北針的長邊切站立點和特徵物,並沿這條直長邊向前瞄準,則特徵物一定在此方向線上。如此方法還不能解決問題,應變換對照位置,或者登高觀察和對照。 在這裡需要特彆強調的是,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進行現地對照地形,都必須特別注意觀察和對照地形的順序與步驟問題。現地對照地形的順序一般是:先對照大而明顯的地形,後對照一般地形;由近及遠,由左至右;有點及線,由線及面;逐段分片,有規律地進行對照。在步驟方面,首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是要保持地圖方位與現地方位的一致,然後再根據不同需要進行下面的步驟。

確定站立點

熟練地掌握在圖上確定站立點的各種方法是學習使用地圖的關鍵。對於這些方法,除了要記住它們各自的步驟、要領,尤其重要的是要學會根據不同情況,對他們進行選擇使用和結合使用。

1. 直接確定

當自己所處位置是在明顯地形點上時,只要從圖上找出該地形點,站立點即可確定。這是一種在行進中,特別是奔跑中最常用的方法。但是,採用直接確定法的困難在於:在緊張的進程中,怎樣才能很快地發現可供利用的明顯地形點?當同一種明顯的地形點互相靠近的時候,這樣才能夠正確地區別他們,防止“張冠李戴”? 可以稱得上是明顯地形點的地物主要有:

——單個的地物;

——現狀地物的拐彎點、交叉點(呈“十”字形)、交匯點(呈“丁”字形)和端點;

——面狀地物的中心或者有特徵的邊緣。 可以稱得上是明顯地形點的地貌主要有:

——山地、鞍部、窪地;

——特殊的地貌形態:陡崖、沖溝等;

——谷地的拐彎、交叉和交匯點;

——山脊、山背線上的轉折點、坡度變換點。

2.利用位置關係確定

當站立點位於明顯地形點附近時,可以採用位置關係法。 利用位置關係法確定站立點主要是依據兩個要素,一是站立點至明顯點的方向,二是站立點至明顯點的距離。在地形起伏明顯的地方,還可以結合高差情況進行判定。

3.利用“交會法”確定 當站立點附近無明顯地形點時,可以利用“交會法”確定站立圖3-17利用90°法確定站立點點。按不同情況,它又可以具體分為90°法、截線法、後方交會法和磁方位角交會法。這些方法的優點是:不需要判斷或測量距離也能確定出較為準確的站立點位置,這對於初學者學習、鞏固使用越野圖的訓練是很有意義的。但是,它們中的一些方法,要么只能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才能運用,要么就是步驟繁瑣,費時費力,因此在定向越野比賽中一般較少使用。

90°法當待測點位於線狀地形(包括道路、溝渠、山背線、谷底線、坡度變換線等)上時,如果在與運動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能夠找出一個明顯地形點,那么確定站立點就簡單得多:線狀地形符號與垂直方向線的交點即為站立點。

截線法 當待測點位於線狀地形上,但在其與運動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沒有明顯地形點,可以採用此法。其步驟是:

2標定地圖;

線上狀地形的側方選擇一個圖上與現地都有的明顯地形點;

利用指北針的直長邊緣(也可用三棱尺、鉛筆等)切於圖上明顯地形點的定位點上(為便於操作可插一細針),然後轉動指北針,使其直長邊照準該地形點;

沿指北針的直長邊向後畫方向錢,該方向線與線狀地形符號的交點,就是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

連線法 當待測點位於線狀地形上,同時待測的位置恰好是在某兩個明顯地形點的連線上,可以利用這種方法確定站立點。

後方交會法、磁方位角交會法 這兩種方法只在下述情況下使用,即在待測點上無線狀地形可利用, 而且地圖與現地相應地都有兩個以上的明顯地形點。

後方交會法通常要求地形較開闊,通視良好。其工作步驟如下:在圖上找到選定的方位物之後,標定地圖;然後按照截線法的步驟分別向各個方位物瞄準並畫方向線,圖上方向線的交點就是站立點。如圖3-20。 圖3—20 利用後方交會法確定站立點

磁方位角交會法 既可以在地形開闊時使用,也可以在叢林中使用。但是,在叢林中需要攀爬到便於向遠方觀察的樹上或其他物體上進行。其步驟如下:

——選擇圖上和現地都有的兩個明顯地形點,並用指北針分別測出至該兩地形點的磁方位角;

——標定地圖。 將所測磁方位角圖解在地圖上。圖解磁方位角時,要先轉動指北針的分度盤,讓指標分別對正所測的方位角值,再將指北針的直長邊分別切於圖上被照準的兩個地形點符號並轉動指北針;待磁針與定向箭頭重合後(參見圖3—29),分別沿直長邊描畫方向錢。兩方向線的交點,就是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

利用地圖行進是定向越野的基本運動方式,它有賴於運動員對前面所述各種專項技能的綜合運用。換句話說就是,學習辨別方向,識別越野圖以及標定地圖,對照地形確定站立點,都是為了能夠熟練地利用地圖行進。因此,在實踐中要根據地形情況,個人特點,選擇下述對自己最適合的一兩種方法,反覆練習,融匯貫通,以便在比賽時不降低或少降低運動速度的情況下,始終正確地行進在自己選定的路線上,順利到達目的地。

記憶法一般要按行進的順序,分段地記住路線的方向、距離、經過的地形點、兩側的輔助(參照)物。通過記憶,應該使自己具備這樣一種能力:現地的情景能夠不斷地與記憶的內容“迭影”、印證,即“人在地跑,心在圖上移”。

拇指輔行法 先明確自己的站立點和將要運動的路線,到達目標,然後轉動地圖(身體要隨之轉動),使地圖與現地的方向一致,並用拇指壓於站立點一側,再開始行進。行進中要根據自己所到達的位置,不斷移動拇指,轉動地圖,保持位置、方向的連慣性與正確性。

借線法 當檢查點位於線狀地形或其附近時,可以採用此法。行進時,要先明確站立點,爾後利用易於辨認的線狀地形,如道路、圍欄、高壓線、山背線、坡度變換線等,做為行進的“引導”,使自己運動時更有信心。由於沿著線狀地形前進猶如扶著樓梯的欄桿行走,因此國外稱這種方法為“扶手法(Handrail)”。

借點法 當檢查點附近有高大、明顯的地形點時,可用此法。行進前,要先將目標辨認清楚(亦可用其他物體佐證),然後用最快的速度前往檢查點。

導線法 當站立點距離檢查點較遠,途中地形又很複雜時,可以採用此法。行進過程中,要多次利用各個明顯地形點,確保前進方向與路線的正確性。但需注意:切勿將相似的地形點用錯。

方法

沿道路行進時:

標定地圖,對照地形,判明是從哪裡開始發生的錯誤以及偏差有多大,然後根據情況另選迂迴的道路前進。如果錯得不多,可返回原路再行進。

越野行進時:

應儘早停止行進,標定地圖後選擇最適用的方法確定站立點,然後儘量取捷徑插到原來的正確路線上去,不得已時再返回原路。

在山林地中行進時:

根據錯過的基本方向,大概距離,找出最近的那個開始發生偏差的地點,並以此為基礎,確定出站立點的概略位置。如果錯得太遠,確定不了站立點,又不能返回原路,就要在圖上看一看,迷失地區附近是否有較大型或較突出的明顯地形(最好是線狀的),如果有,就要果斷地放棄原行進方向向它靠攏,並利用它確定站立點。如果沒有這個條件,那么就繼續按原定方向前進,待途中遇到能夠確定站立點的機會後,再迅速取捷徑插向目的地。在山林中行進,最忌諱在尚末查明差錯程度和正確的行進方向都不清楚的情況下,匆忙而輕易地取“捷徑”斜插,這樣很可能造成在原地兜圈子。

定向技術

1.地圖正置及拇指輔行法 (SETMAPANDTHUMBING ) 先將地圖正置,把拇指放在地圖上自己的位置。這樣你要前進的方向便在地圖前面,使你清楚觀察四周的環境 及地理特徵。當前進時,拇指隨著移動,當改變前進方向 時,地圖也要隨著轉移,即保持地圖北向正北方。那樣你 可以在任何時候都能立即指出自己在圖中的位置,省回不少時間和精神

I. 先返回大路。

II. 轉動地圖,沿大路走,第二個路交叉點轉右,注意路兩旁有兩小屋。

III. 正置地圖,沿大路走,經兩小徑交叉點後到大路轉右。

VI. 留意左面小屋,來到斜坡後的小徑路口轉左。

VII. 沿小路到路彎的控制點。

2.利用指南針 (COMPASSBEARING ) 利用指南針,準確地找出目標的方向,每次前往目標前,可先觀察目標周圍的地勢,加深印象,務求快速及準 確地到達目的地

3.扶手法 ( HANDRAIL ) 利用明顯地理或人做特徵作引導,使前進時更具信心。 如小徑、圍柵、小溪澗、山咀等,皆是有用的扶手。

4.蒐集途中所遇特徵 ( COLLECTING FEATURES ) 辨別前往控制點途中所遇到的地理特徵,確保前進方向及路線正確。切勿將相似的特徵誤認。

5.攻擊點 (ATTACKPOINT ) 先找出控制點附近特別明顯的特徵,然後利用指南針,從攻擊點準確及迅速地前往控制點。攻擊點必須是容易辨 認,如電塔架,小路交點等。

6.數步測距 ( PACING ) 先在地圖上量度兩點間的距離,然後利用我們的步幅準確的測量要走的路程。方法:先量度100公尺我們所 需步行的步數,(設120步),當我們在地圖上發覺由 A點到B點的距離是150公尺便可伸算出應走180步。 為了減少數步的數目,我們利用“雙步數”,只數右腳落地的一步,便可把步數減半。上面的例子雙步數為90步。

7.目標偏測 ( AIMINGOFF) 利用指南針前進,把目標偏移,當到達目標的上面或 下面,才沿[扶手]進入目標。

除比賽時經常運用上述基本技術外,賽後檢討,找出常犯的錯誤和原因,加以改善你的定向技術。初學者應多從基本技術下功夫,切勿操之過急。

定向運動地圖

定向運動地圖是一種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的平面地形圖形。

所謂地貌:即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各種形態。如山地、谷地、平地等。

所謂地物:即分布在地表面上自然形成和人工建造的固定物體,如江河、湖泊、居民點、道路、水利工程建築等。

所謂地形:即地貌和地物的統稱。

定向運動競賽地圖一般由地圖比例尺、地貌符號、地物符號、磁北方向線、地圖地域顏色、地圖圖例註記、比賽路線和檢查點符號說明表八大要素組成。

地圖比例尺

比例尺也稱縮尺。它表示圖紙上的長度跟其相應的實際長度之比。

地圖上某兩點之間的距離與相應的實地兩地之間的水平距離之比,稱為地圖比例尺。

即:地圖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地圖長度單位一般為厘米(cm)。如:某幅地圖上長1cm,若相當於實地距離10000cm。則此幅地圖比例尺為1:10000,或1/10000。

實地距離計算和圖上距離的傾斜修正

實地里程 =實地水平距離 + 實地水平距離 x 修正數

各種地形的修正數 b:

地形種類 修正係數

微丘陵 10%-15%

丘陵地 15%-20%

一般山地 20%-30%

3:等高曲線法表示地貌的原理

一,等高曲線法是以成組的等高線表示地貌的。成組的等高線的形成原理是假設用一組平行且等距的平面,將地面上起伏的山體從底到頂水平切開,山體外廓與平面相截所形成的一組大小不等的截口曲線,再將這些截口曲線垂直投影到同一平面上,然後按照比例尺將其繪製在圖紙上,即製成平面地形圖。

二,等高線顯示地貌的特點

a、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高度相等,並各自閉合。

b、在同一幅地圖上,等高線多,山就高,等高線少,山就低。

c、在同一幅地圖上,等高線間隔小,實地坡度陡;反之則相反。

d、等高線的彎曲形狀與相應實地的地貌形態相似。

4,山的各部形態

⑴山頂與凹地山的最高部分稱為山頂;

比周圍地面凹,

且經常無水的地

區叫凹地。

⑵山背、山谷與鞍部

從山頂到山腳間的凸起部分稱為山背;

兩個山背或山脊間的低凹部分稱為山谷;

相連兩個山頂間如馬鞍狀的低凹部分稱為鞍部。

⑶山脊

由若干山頂、鞍部相連所形成的凸棱部分。

⑷變形地是因各種自然或人工的影響,使局部地貌改變了其原來的形狀。

5,識別和使用地物符號應注意的問題

測繪地形圖時,由於對某些地物進行了綜合、取捨或移位,此外,測繪後實地又有了變化,所以在識別和使用地圖時,應注意:

1、綜合取捨表示的地物。

2、移位表示的地物。

3、容易變化和新增的地物。

藍 色

⒈ 湖泊/開闊水域

⒉ 沼澤地

⒊ 淺沼澤地

⒋ 井

⒌ 噴泉

⒍ 水坑

⒎ 河流

⒏ 小溪

⒐ 小河

黃 色

1,開闊地

⒉ 莊稼地

⒊ 草地

⒋ 林間空地

黑 色

⒈ 任何人造物:建築物、籬笆、塔等

⒉ 道路,小路,小徑等

⒊ 石頭,石塊,石堆,懸崖

⒋ 高壓線

綠 色

綠色越深,越難穿行

棕 色

等高線

山和高地

峽谷和窪地

山脊和凹地

小丘和坑

等級公路

瀝青路面

黃/綠色

私家花園或綠地(禁入)

在定向運動中,地圖和指北針起著確定運動點、運動方向和運動路線的重要作用。在進行地圖與實地對照時,指北針起著橋樑的作用。指北針能簡便地標定地圖和確定實地方位,確保地圖上的地物符號、地貌符號與實地地物、地貌之間的對應關係。所以,在定向運動中,讀識地圖,掌握指北針性能是基礎,使用地圖和指北針是關鍵。在定向運動中,確定運動點、運動方向、運動路線時,把地圖、指北針、實地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將會達到簡便、快捷、精確的判定效果。

在定向運動中,地圖和指北針的使用包括:標定地圖、對照地形、判定地形、確定運動點、確定運動方向、確定運動路線等。

植物生理學上的用詞

定向運動(orientation movement,directional movement,unilateral movement)為植物生理學上用詞。指對刺激源的方向而發生一定方向反應的刺激運動。與向性和趨性是有區別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