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縣

完縣(今名順平)是堯帝故里,革命老區,“全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位於河北省中部偏西,太行山東麓,總面積708平方公里。完縣轄3鎮7鄉、237個行政村、5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708平方公里。漢族占總人口的90%以上,另有壯、滿、回、侗族等16個少數民族。

完縣(今名順平)是堯帝故里,革命老區,“全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位於河北省中部偏西,太行山東麓,總面積708平方公里。地理坐標北緯38度45秒—39度09秒,東經114度50秒—115度20秒。東臨滿城,西接唐縣,南毗望都,北連易縣,東南與清苑接壤,西北與淶源搭界。距北京162公里,天津210公里,石家莊102公里,保定32公里。京廣西線公路從中部穿過,保源公路從縣境北部通過,107國道和京廣鐵路從縣境南部邊緣通過(距縣城14公里)。保阜高速、張石高速在境內交匯,為保定西部重要的交通樞紐。
人口民族:
完縣轄3鎮7鄉、237個行政村、5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30萬人左右。總面積708平方公里。漢族占總人口的90%以上,另有壯、滿、回、侗族等16個少數民族。
自然環境:
地形呈東北至東南斜長,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分中低山、丘陵、平原三種地貌。西北部為太行山區,東南部為平原。主要河流有曲逆河、蒲陽河、界河、金線河、七節河,近30年來均變為季節河。全縣多年平均自產地表水資源量0.96億立方米,地下水平均資源量0.97億立方米,順平縣有豐富的礦物資源,石灰岩儲量15億噸,金屬礦有金礦、銀礦、磁鐵和褐鐵礦,非金屬除石灰岩外,還有石英礦和石英砂岩、白雲岩、大理石、石板等。
基礎設施:
境內路網縱橫,交通便利,京廣鐵路、張石高速、保阜高速、107國道、保阜路、保淶線穿境而過,新建成了京廣鐵路立交橋,107國道立交橋。全縣通車裡程達1000公里,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通信設施完善,消除了山區通訊盲區,形成了立體化、全覆蓋的通訊網路。城鄉電網密布,全部完成了升級改造,能夠滿足工礦企業和居民生產、生活用電。初步形成了塑膠加工、腸衣加工、食品加工、建材、造紙等為主導行業的工業體系。年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近40家。
名優特產:
完縣是“腸衣之鄉”,這裡有世界上最大的腸衣加工企業,腸衣年出口量占全國的四分之一。順平縣是“中國桃鄉”和“中國蘋果之鄉”,全縣果樹面積達35萬畝,果品總產量超過2.8億斤。擁有我國北方最大的塑膠交易市場和塑膠加工基地。
人居環境:
開發了順平家園、順興花園兩大住宅小區。擁有迎賓廣場、蒲興莊園、等標誌服務設施和公益設施,功能日趨完善,城市面貌整潔。完成了城區公交、城區綠化、汽車站改造、燃氣供水等城市基礎設施。縣內環境優越,空氣品質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飲用水質達標率為100%,擁有林地4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30%,被命名為“全國科技興林示範縣”和“全國經濟林建設示範縣”。現有敬老院4所,光榮院1所。保險業有人壽、財產等15個險種,承保金額6.1億元,綜合賠付率為54%。文明生態村創建蓬勃發展,80%的村內道路實現硬化、綠化,沼氣化示範村32個,建設了多個文化小廣場,建成內容豐富的“萬米文化長廊”,打造了伊祁山萬頃文明生態園,農村環境明顯改善。
社會事業:
縣內圖書館、青少年活動中心、文化館等文化機構齊全,有縣級電視台一座,文學藝術團體6個,各類作品多次在國家、省、市報刊上發表並獲獎。全縣現有國小135所,初級中學19所,普高2所,職業高中1所。2002年和2005年兩次順利通過省“普九”複查驗收,是國家農村教育改革試點縣。全縣有各類醫療機構29個,專業衛生人員850人。醫療救治和動物防疫體系健全,有一座疾控中心和五個基層動物防疫分站。
旅遊產業:
旅遊產業興起,成功舉辦了歷屆桃花節,伊祁山“萬頃桃林農耕民俗文化園區”被確定為全國首批農業旅遊示範點,腰上王氏莊園順利通過國際旅遊局驗收成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開發了唐河漂流杏塘溝等旅遊項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