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嘉泰元年至四年周必大刻本《文苑英華》

宋嘉泰元年至四年周必大刻本《文苑英華》

正文

中國南宋嘉泰元年(1201)至四年(1204)周必大刻于吉州(今江西吉安),蝶裝廣幅,宋刻宋印。半葉 13 行,行22或23字不等,細黑口或白口,左右雙邊。宋代藏於內府,有內殿文璽、御府圖書、緝熙殿書籍印等印。明太祖滅元得宋元內府舊藏,明初分貽太子諸王,此本又有晉府書畫之印、敬悳堂章,即當時分賜晉王朱棡者。每冊後封面內副葉左方有“景定元年(1260)十月初六日裝背臣王潤照管訖”木記一行,所記月日自十月初六至十一月初一日,每冊不等,猶是宋代宮裝。宋版書記裝褙人姓名,僅此一見。此書刻工與周必大刻《歐陽文忠公集》多同。
《文苑英華》輯南朝梁末至唐代諸家作品,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 (982)命李昉、徐鉉等編,至雍熙四年書成。書中唐人作品約占十分之九,唐代散佚詩文,多賴此書而得傳。周必大跋《文苑英華》稱:“《太平御覽》、《冊府元龜》今閩、蜀已刻,惟《文苑英華》士大夫間絕無而僅有。”嘉泰元年周必大告老家居,遂選派臨江軍巡轄王思恭督工刻印《文苑英華》一千卷,至四年告成。門客胡柯、彭叔夏據眾書詳加校正,成《文苑英華辨證》十卷,此本每卷後有“登仕郎胡柯鄉貢進士彭叔夏校正”一行。此書今通行惟明隆慶刻本,隆慶本文字脫誤累累,可據此本正。此本今存僅一百四十卷,即卷 231~240、251~260、271~280、291~300、601~700 ,其中卷271~280十卷下落不明,餘一百三十卷均藏北京圖書館

配圖

宋嘉泰元年至四年周必大刻本《文苑英華》宋嘉泰元年至四年周必大刻本《文苑英華》
宋嘉泰元年至四年周必大刻本《文苑英華》宋嘉泰元年至四年周必大刻本《文苑英華》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