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

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

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屬宋代哥窯燒制,為宮廷御用瓷器,清宮舊藏,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國家一級文物。

簡介

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

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其器形高4.1cm,口徑20.2cm,足徑7.5cm。盤呈六瓣葵花式,淺腹,坦底。腹壁向里凸出6道稜線,圈足亦隨腹壁起伏變化。通體施青灰色釉,釉面開細碎片紋。圈足露胎處呈黑褐色。此盤造型優雅、大方,線條富於變化,為哥窯的代表作品。在《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兩宋瓷器(下)》一書中記載其收藏編號為“6817故145365”,是清宮舊藏。

背景

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是宋代哥窯所制。中國宋代瓷器生產,以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五個窯口產品最為有名,後人統稱其為“宋代五大名窯”。確切窯場至今尚沒有發現。據歷史傳說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各建一窯,哥哥建的窯稱為“哥窯”,弟弟建的窯稱為“弟窯”,也稱章窯、龍泉窯。有的專家認為傳世的宮藏哥窯瓷,實際上是南宋時修內司官窯燒制的。

哥窯的主要特徵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規則的開裂紋片,俗稱“開片”或“文武片”。細小如魚子的叫“魚子紋”,開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紋”,開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小紋片的紋理呈金黃色,大紋片的紋理呈鐵黑色,故有“金絲鐵線”之說。其中仿北宋官窯的瓷器為黑胎,也具有“紫口鐵足”。其胎色有黑、深灰、淺灰及土黃多種,其釉均為失透的乳濁釉,釉色以灰青為主。常見器物有爐、瓶、碗、盤、洗等,均質地優良,做工精細,全為宮廷用瓷的式樣,與民窯瓷器大相逕庭。傳世哥窯瓷器不見於宋墓出土,其窯址也未發現,故研究者普遍認為傳世哥窯屬於宋代官辦瓷窯。

遭損壞

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正面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正面

2011年7月4日,故宮博物院古陶瓷檢測研究實驗室在對宋哥窯青釉葵瓣口盤進行無損分析測試時發生文物損壞。事故發生後,故宮博物院成立事故調查組,徹查事故成因。經過反覆模擬試驗和多次專家論證,在7月21日得出初步結論,判定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實驗室科研人員操作失誤,導致樣品台上升距離過大,致使國家一級文物青釉葵瓣口盤受到擠壓損壞。

截止7月31日,文物損壞事件中相關責任人處理意見已經形成,不過故宮博物院調查報告還未正式上報文化部和國家文物局。

故宮博物院表示,作為宋代官窯瓷器研究課題的一部分,從去年開始,已通過無損監測儀器,完成了50餘件陶瓷文物的分析測試。目前受此次文物損壞事件的影響,該課題的實驗室測試工作已經暫停。

相關問題

焦點1國寶如何損壞?

"故宮又出大事了!"7月30日晚,網友"龍燦"發布微博,稱故宮器物部手續不全,將國家一級品宋代哥窯瓷器出庫,不料被工作人員摔碎,故宮一級品才1106件。微博很快被轉發過萬,不少網友表示惋惜,"極其珍稀的宋代哥窯再減一員,默哀"。有網友對故宮的文物保護措施提出質疑,並指出故宮未及時通報事件,有瞞報嫌疑。

"龍燦"表示,訊息來源於他的老師、一位業內專家。據稱,當時故宮器物部將這件哥窯瓷器出庫,打算送到科研處,利用新引進的設備進行成分分析,以便研究。但器物部一名工作人員在出庫過程中將瓷器摔碎。"龍燦"表示不了解現實中故宮管理細節,但摔碎價值連城的哥窯瓷器已說明出庫程式存在嚴重問題。至於微博中提到的"封口"一說,他表示,出了這么大的事情,故宮器物部和科研部工作人員都應該知情,但"向社會隱瞞是不對的"。當晚,記者向故宮博物院有關負責人求證此事,得到的答覆是"已經看到這條微博,是否屬實正在抓緊進行了解,一旦情況查明會儘快向社會公布"。

直到昨天上午,故宮博物院才證實了文物損壞一事。據介紹,7月4日,古陶瓷檢測研究實驗室對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進行無損分析時,科研人員操作失誤,樣品台上升距離過大,致使文物發生擠壓損壞。

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苗建民稱,檢測儀器中有一個很大的樣品台,把器物放在樣品台進行檢測時,需要將樣品抬升到一定高度進行調焦。由於操作的科研人員輸入數值出現問題,導致儀器內的樣品台上升距離過大,使瓷器受到擠壓被損壞。

焦點2當事人是誰?

苗建民稱,事故當事人是一位理工科畢業的碩士研究生。2004年就來到這個實驗室,進行過正規的培訓。相當一段時間都是她來操作這台設備。其專業技術職稱是中級。由於這個實驗室2005年才組建,她是第一批來實驗室工作的,算是資深。去年50多件古瓷的檢測她也參與了,沒有出現過情況。此外進行這種一級文物檢測的設備是美國EDAX公司生產的,我國至少有七八家機構都選購、採用了這台設備。在國內算是比較普遍。為什麼這次會出現操作失誤?苗建民說:"有主客觀原因。客觀原因是,儀器上也還有可根據故宮的特殊需求改進的地方。例如,這台儀器在輸入一個數值後,沒有再次確認的功能。就像手機要刪除一條信息,會提示用戶是否真的要刪除,但這台儀器沒有這個功能。但我們還是認為,應該從主觀上找原因,是我們自己操作失誤造成的。當事人很痛心,這不只是個人要承擔什麼責任的問題。這件文物是故宮收藏的一件珍貴瓷器,由於我們的失誤造成永遠的損失,這恐怕是無法彌補的,大家非常痛心。不光是當事人,我作為部門負責人,也非常自責。"

焦點3國寶能修復嗎?

故宮博物院文物管理處處長婁瑋稱:按照國家規定,珍貴文物分一、二、三級。一級文物是其中最珍貴的。故宮博物院又把一級文物具體分為一級甲、一級乙。只要是夠一級,就是非常珍貴的。我們院共有63件哥窯文物,其中57件是一級品(國寶級),包括一級甲和一級乙。目前這件文物破損成6瓣。破損情況雖然有些複雜,但修復應不成問題。國內對陶瓷修復有很豐富的經驗,不只是故宮博物院,還有上海博物館等文博機構,都有很成熟的修復經驗。

然而,針對故宮文物受損事件,收藏專家、觀復博物館創辦人及現任館長馬未都表示"價值無法估計。"馬未都稱,損壞的文物即使進行了修補,也不可能完全恢復原貌,價值大打折扣。很多網友對於這件文物的損壞非常惋惜。稱全世界只有三件,並且對它的估價稱達到幾個億。馬未都對此稱:存世稀少是事實,據了解全世界幾百件還是有的。當然,故宮的東西肯定要更珍貴。不能以價格為絕對標準。

焦點4如何處理?

北京周溫兵律師稱,鑑定責任的關鍵要看是故意行為還是意外事件。如果是故意行為,該員工要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但文物價值較高,即使判定需要賠償,員工可能也無力承擔。因此,此事故更大的意義在於提醒故宮,今後要在管理工作中加倍小心。故宮館藏文物屬於國家財產,發生損壞後,作為實際管理者,故宮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管理不當。具體的處理和賠償事宜,可能會通過行政部門進行判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規定:館藏一級文物損毀的,應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核查處理。館藏文物損毀未報文物行政部門核查處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文物收藏單位工作人員因不負責任造成珍貴文物損毀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依法開除公職或者吊銷其從業資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焦點5為何沒上報?

根據2007年7月30日實施的《國家文物局突發事件應急工作管理辦法》規定:"國有文物事業單位應當在知道突發事件發生後或者應當知道突發事件發生後2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另一方面,"縣級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接到報告2小時內,向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並同時向國家文物局報告。"但截至昨日上午,北京市文物局和國家文物局仍未接到報告。對此,故宮方面表示,是要徹底調查清楚,形成一份詳細的調查報告後上報。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事故調查組組長陳麗華稱這次事故的發生,既有人為的因素,也涉及到機器的使用。在事發第一時間要求立即停止檢測工作,要求對所有儀器進行檢查、測試。複雜性就在對機器的測試過程上。如果可以簡單斷定為操作人員的失誤,這會造成一定的後續問題。當事人當時的直覺是,輸入的數值沒有問題。因此,必須進行檢測,對她輸入的數據反覆進行模擬……每做完一次,都要進行討論,並請來北京大學文博學院科技考古專家、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進行相關分析、討論。最後斷定是人為操作失誤。我是調查組長,院裡要求我一個月內一定要把事實調查清楚,這期間,我很著急。但過程是複雜的。

陳麗華稱,單就目前這個事故來講,完全是為了求得一個科學的準確的回答。院裡要求一定要做得細緻、準確,一定要有科學性。這次事故完全是因為事故的複雜性導致了這樣一個時間過程。但確實沒有網民質疑的所謂瞞報問題。

焦點6為何測試?

千年珍藏一朝損毀,網友紛紛對故宮博物院的"無損分析測試"提出質疑。情況說明對此亦做出回應,稱鑒於宋代五大名窯的學術研究中長期存在諸多的難點問題,故宮博物院近年來將傳統研究方法和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逐步開展檢測、研究,以期推動其中一些重要問題的解決。從去年開始,作為宋代官窯瓷器研究課題的一部分,故宮博物院利用這台無損檢測儀器順利完成了對50餘件陶瓷文物的分析測試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