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駕莊梁氏正骨

安駕莊梁氏正骨,中國傳統醫藥之一。泰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梁氏正骨術始於清乾隆年間,相傳已歷八代三百餘年。據1929年《泰安縣誌》載:“增生,字蓮峰,安駕莊人,精岐黃並發明接骨,凡跌打車軋皮不破而碎骨者,先接好,以膏藥貼患處,再用竹木逼挺,無使錯亂,不數日結成一片,愈後尚能負重其效實過西人,世傳遺術,遠近賴之”。後經梁氏子弟潛心研究祖傳醫學,吸取歷代名家之長,結合現代醫學的最新成果,已形成深具特色的傳統正骨療法。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安駕莊梁氏正骨

所屬地區: 山東 · 泰安·肥城市

遺產編號:Ⅸ-10

遺產類別:傳統醫藥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 申報單位:肥城市安駕莊梁氏正骨門診部

遺產級別: 市

醫術主治

對各類骨折以祖傳手法整復為主,小夾板固定為輔,外貼接骨膏藥,內服祖傳中藥秘方,不開刀不見血,痛苦小,花錢少,康復快,其影響遍及全國,傳承後世。梁氏膏藥系祖傳秘方,該藥選用麝香、象皮、天麻、藏紅花,血竭等近百種名貴地道中藥材,嚴格配方,精心熬制而成,對各種骨折及骨病具有顯著療效。

醫術特點

安駕莊梁氏正骨手法特點體現穩、準、輕、快四個字,穩:沉著穩重把握骨折部位,穩定控制醫患情緒;準:手法復位力爭達到解剖復位的準確復位程度;輕:手法復位、剛柔並用、力度適宜,骨傷重患者尤以用力剛勁,切忌手軟;快:動作敏捷,快速復位,減輕患者痛苦。

傳承人

梁氏正骨以德行醫,以德興醫,醫患不分貧富,均精心醫治,施術舍藥。第四代正骨傳人梁桂榮先生,曾受邀去北京,為北洋政府總理段祺瑞治療骨傷,得其重賞。第五代正骨傳人梁萌銑,山東省人大代表,1954年受聘執教於山東中醫學院,1974年退休于山東省立醫院。其子梁洪彬(第六代正骨傳人)肥城市安駕莊梁氏正骨醫院創始人。他一生嘔心瀝血、潛心鑽研,醫術高超,求醫者遍及全國各地,被譽為“當代骨科聖手”。梁中興,梁洪彬之長子,梁氏正骨第七代傳人,肥城市安駕莊梁氏骨科醫院院長,自幼受家庭薰陶,酷愛醫學,在祖傳手法及中醫學方面造詣極深。其長女梁雪梅,梁氏正骨第八代傳人,主治醫師,濟南安駕莊梁氏骨科醫院院長。1974年生,幼承庭訓,聰慧好學,承襲祖傳秘方並予以補充發展。於2007年初走出家鄉在濟南創辦了一高標準、高質量的“濟南安駕莊梁氏骨科醫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