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書院

安陽書院

安陽書院,創辦於1864年,由錢紹武先祖錢勖通過募捐興建。1939年,黨的地下組織來無錫宣傳抗日,在安陽書院動員一批學生走上革命道路。

基本信息

簡介

安陽書院舊址位於今惠山區陽山鎮南獅子山與牛頭山之間、錫山職業高級中學校區內。書院始建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光緒八年(1882年)落成,四面環河,東面有一座小型石拱橋可通。橋建於明成化八年(1472年),陽山石結構。書院坐西向東,原布局為“兩進兩側”,三面有,中為天井。共有房屋十餘間,均為硬山頂建築。現除南側廂五間已拆除改建了新房外,其餘都較完好地保持著原狀原貌。書院大門在第一進正中,面對小石橋。向天井一面有磚細牆門,門額上刻有“朴作人”四個篆書大字,似為校訓。門外有古銀杏兩棵,樹齡約200餘年。

整箇舊址占地約400平方米,環境清幽,格調高雅。2003年6月已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安陽書院創辦於1864年,由錢紹武先祖錢勖通過募捐興建。1939年,黨的地下組織來無錫宣傳抗日,在安陽書院動員一批學生走上革命道路。1942年,新四軍戰士吳去勤在反清鄉中負傷來安陽書院養傷,以讀書為掩護,開展革命活動。

修葺一新

(圖)安陽書院安陽書院

座落在無錫陽山的安陽書院經歷了百年的風雨飄搖,變得破舊不堪。兩年前,著名雕塑家錢紹武和其他校友共同提議修復安陽書院。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修葺一新的安陽書院,今天(15日)重現在校友們面前。

在現場我們可以看到,這裡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來自五湖四海的安陽書院老校友們匯聚一堂,共慶安陽文社的成立。其中包括我國著名的雕塑家錢紹武先生。據了解,安陽書院始建於清朝光緒年間,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為了修復百年風雨中破舊不堪的書院,校友們紛紛慷慨解囊,錢紹武先生為此還立字據捐其故居的木料整修安陽書院。目前,安陽書院已經收到校友詩文書畫、篆刻、雕塑等作品一百多件,錢紹武先生還親自為“安陽文社”題寫了字牌。

感賦

馬健

乙酉金秋,訪水蜜桃之鄉陽山鎮。舊地新顏,不勝感奮。

主人稱賞不到桃花,可到安陽書院參觀。該院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桃李天下。曾走出一位院士,二名大使,四位將軍和眾多的科學家、教育家、藝術家、企業家。如今安陽書院明代石拱橋、門廳、門樓、正廳、花廳、北側廂、碑廊都已得到整修,恢復了昔日風貌。

余孤陋寡聞,只知道東林書院,竟不知無錫還有個安陽書院,極願訪問,受到了主人熱情接待。書院內成立了“安陽文社”,展出有氣勢非凡、蒼勁、古樸的書法和別具一格的繪畫,於是頓生感慨。

(一)

矮牆苔徑夕曛中,先驅創業尚儒風。

名傳安陽驕學子,贏得英才是藥籠。

註:藥籠,喻人才儲備之地。

(二)

校史諭書生,百年旖旎新。

華堂多聚眾,學海好傳薪。

桃李垂香遠,傳經擇好音。

書院崢嶸久,緬舊更懷今。

(三)

天下名院第一流,安陽小院啟蒙初。

常為函懷思典故,宏揚清氣鑄楷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