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都護府

安東都護府

安東都護府(公元668年~761年),是唐朝六個主要都護府之一,是唐朝在東北地區設定的重要軍政管理機構。所轄包括遼東半島全部、朝鮮半島北部、吉林西北地區和朝鮮半島西南部的百濟故地,包有今烏蘇里江以東和黑龍江下游西岸及庫頁島直至大海。

基本信息

概況

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唐朝滅亡高句麗後,在平壤設定安東都護府以統轄其地,所轄包括遼東半島全部、朝鮮半島北部、吉林西北地區和朝鮮半島西南部的百濟故地,包有今烏蘇里江以東和黑龍江下游西岸及庫頁島直至大海。

5安東都護府

其後由於吐蕃新羅擾邊,上元三年(676年),唐將安東都護府治所遷往遼東故城(今遼陽)。儀鳳二年(677年),遷治新城(今撫順高爾山)。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遼西契丹族反唐,唐與安東都護府的陸路交通一度中斷。唐玄宗開元二年(714年),安東都護府治所內遷平州(今河北盧龍)。天寶二年(742年)年遷治遼西故郡城(今遼寧義縣)。受安史之亂影響,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安東都護府廢止。

東北做為中國遼闊疆域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古就是中國歷代王朝的行政版圖。唐朝統一中國後,做為統一的多民族大國,對東北享有無可爭議的行政管理權。在平定高句麗,安撫冊封渤海、契丹、奚、靺鞨、室韋等民族的基礎上,唐朝在東北先後設定了安東都護府、營州上都督府,饒樂都督府、松漠都督府、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室韋都督府等。以都護府、督都府、州、道等行政體制對東北進行行政管理,開發建設東北。

安東都護府初隸河北道營州都督府;武則天初年以幽州都督兼安東都護;長安四年(704年)以幽、營州都督兼安東都護;開元七年(719年)以平盧節度使兼領安東都護;開元二十年(732)以幽州節度使兼領安東都護及平盧節度使;天寶元年(742年)幽州節度使改為范陽節度使,平盧節度使從中劃出,以平盧節度使兼領安東都護,直至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安東都護府廢止。

安東都護府是軍政合一的地方行政機構,其在地方行政體制上接受唐中央政府雙重體制管轄。一方面,都護府作為河北道轄區的一級政府受治於河北道採訪使,治所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另外,安東都護府的設定是在征服高句麗民族基礎上形成的,高句麗作為東北夷,根據唐制,被征服諸夷,“散諸處幽州、營州界內,以州名羈縻之。”羈縻制度是唐朝政府管理和安撫境內諸少數民族的一種方式。安東部護府帶有羈縻性質,根據唐朝規定,羈縻府州,可由本民族人物出任都督、刺史之職參與管理本民族事務,並可以世襲。中央政府派員參與管理,或設定相應機構協調、監督管理。唐睿宗景雲元年(710年),唐在邊境置節度使、經略使,扼控四夷,安東都護府也在其列,轄於平盧軍節度使。

安東都護府屬上都護府,其長官為安東都護,正三品,“掌統諸蕃,撫慰、征討、敘功、罰過,總判府事”。有唐一代,薛仁貴、高侃、唐休景、仁貴子薛納王玄志、薛泰、許欽湊、裴雲掛、玄宗第十三子穎王李磁等,都先後擔任過安東都護之職。

唐朝安東都護府的治所屢經遷移,是受到唐朝邊疆形勢的深刻影響的。新羅、吐蕃、契丹、渤海國的先後崛起,削弱了唐在東北的統治。唐安東都護府的變遷正是這一事實的外在表現,由於自身實力的削弱,唐朝對東北開始全面的羈縻統治政策。

北遷(新羅崛起)

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九月,唐與新羅聯合滅亡高句麗。十二月,“剖其地為都督府者九,州四十二,縣百。復置安東都護府,擢酋豪有功者授都督、刺史、令與華官參治,仁貴為都護,總兵鎮之”。唐朝在平壤設定安東都護府,任命右武衛大將軍、平陽郡公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率兵2萬鎮撫遼東。所轄包括遼東半島全部、朝鮮半島北部、吉林西北地區和唐朝東北地區行政設定(含安東都護府)

4安東都護府

是年,吐蕃北犯吐谷渾部,西陷龜茲,唐朝西陲震動。就在唐廷商議西援吐谷渾時,新羅開始侵擾唐熊津都督府所轄的前百濟舊地,唐朝遣使問罪,新羅“遣欽鈍角乾、良圖波珍餐入唐謝罪”,同時暗中卻在鼓動高句麗遺民叛亂,唐朝新羅戰爭爆發。唐鹹亨元年(670年)四月,唐廷派薛仁貴率軍10萬西援吐谷渾,遼東防務一時空虛,高句麗遺民“大長鉗牟岑率眾反,立藏外孫安舜為主”。這樣,唐朝面臨兩線作戰的困局,而新羅利用唐軍暫無暇南顧之機,於唐鹹亨二年(671年),攻占了泗沘要塞,並建立了所夫力州,占領了前百濟的全部領土。

唐鹹亨元年(670年),唐朝派高侃、李謹行率偏師前往遼東平叛。經過四年的戰爭,才最終平定了高句麗遺民叛亂。唐上元元年(674年)正月,唐朝派劉仁軌為雞林道大總管,率軍南伐新羅。在累戰不利的情況下,新羅王金法敏被迫遣使入朝謝罪。唐朝既往不咎“復法敏官爵”。唐上元三年(676年)二月,又正式將安東都護府治所遷往遼東故城(即今遼寧遼陽)。

唐朝戰勝新羅,為什麼還要將都護府北遷呢?這應與兩國在半島的實力消長有關。雖然唐朝整體國力遠勝新羅,但隨著吐蕃在西南的崛起,唐廷已經不能全力經營半島。是時,吐蕃“盡收羊同、党項及諸羌之地,東與涼、松、茂、等州相接,南至婆羅門,西又攻陷龜茲、疏勒等四鎮,北抵突厥,地方萬餘里,自漢、魏已來,西戎之盛,未之有也”。就在都護府遷離平壤的次年,“儀鳳二年(677),以吐蕃入寇,命仁軌為洮河道行軍鎮守大使”,將劉仁軌調往西線以防禦吐蕃。唐傾力與吐蕃交戰,對東境自然採取守勢,不願與新羅在半島長期對峙,空耗人力、物力。因此,在新羅稱臣謝罪的有利條件下,將都護府遷離平壤,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穩定(遷治新城)

安東都護府安東都護府
唐儀鳳二年(677)二月,唐朝將安東府再次遷治新城(今遼寧撫順高爾山山城),同時任命工部尚書高藏為遼東州都督,封朝鮮王。史稱:“(高藏)還遼東以安余民,先編僑內州者(高句麗族人)皆原遣。”金毓黼先生認為,高句麗遺民的反抗迫使唐廷在遼東採取羈縻政策。唐滅高句麗後,為防其東山再起,曾強制遷離大批高句麗族人,人數達40萬之多,唐朝削弱當地高句麗勢力的決心可見一斑。平叛後,據楊軍先生估計,高句麗族人在遼東者,尚有10多萬戶。唐朝讓高藏這時返回遼東,無疑是羈縻政策的具體表現。但同時將大批已遷中原的高句麗族人遣歸遼東,卻與當初削弱高句麗的初衷背道而馳,無疑為遼東再次增添了不安定因素,也為高藏日後謀叛埋下了伏筆。

撫順新城位於遼東城的東北方向,從戰略地位上考慮,可隨時監督高麗王高藏的反叛行為,並對大批降唐的高句麗人實行嚴密的監視,以備應急而動。唐朝任高藏為遼東州都督,而不是安東都護,這說明唐朝並未完全信任高藏,而安東都護此時由何人擔任,史未詳載,但必為唐將無疑。

新城是當年高句麗的西境邊城,地勢極為險要,安東府治所遷到這裡,進可攻退可守,有利於掌控整個遼東局面。高藏回到遼東後又密謀反叛,史載:“藏與靺鞨謀反,未及發,召還放邛州,廝其人於河南、隴右、弱窶者留安東。”叛亂未及發動便告失敗,高藏及其族人又被遣返中原。唐朝隨後改派蓋蘇文長子泉男生任遼東都督,泉男生到任後“安撫遼東,並置州縣,招流冗,平斂賦,罷力役,民悅其寬”。他採取精簡機構、召納流民、整頓賦役等舉措,短短數年即穩定了唐朝在遼東的統治。唐調露元年(679)正月二十九日“(泉男生)遘疾薨於安東府之官舍”。其後20年間,史書不見關於安東都護府重大事件的記載,說明遼東此時應處於恢復和發展的穩定時期。

危局(契丹反唐)

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遼西契丹族突然叛唐,史載:“夏,五月,壬子,營州契丹松漠都督李奔之路,使其腹背受敵,處於唐和突厥的夾擊之中,扭轉了唐對契丹作戰最初的被動局面。同盡忠、歸誠州刺史孫萬榮舉兵反,攻陷營州,殺都督趙文歲羽。”契丹在初勝唐軍後即向遼東大舉進攻,據《新唐書·許紹傳》載:“方圍安東,脅令(許欽寂)說屬城未下者。欽寂呼安東都護裴玄曰:‘賊朝夕當滅,幸謹守!’賊怒,害之。”遼東形勢危在旦夕,時任遼東都督的高德武挺身而出,“以數百之兵當兩萬之寇”,“破逆賊孫萬斬十有餘陣,並生獲夷賊一千人”,高德武挫敗了契丹進據遼東的企圖,從戰略上切斷了契丹東時鼓舞了唐軍的士氣,“使國家無東顧之憂”。對高德武軍的戰功,唐廷褒獎“各賞金帶緋袍,答誠效更自錄奏擬加榮官”,唐軍更準備“某月日百道齊驅,分五萬番漢精兵,令中郎將薛訥取海路東入”,從遼東方向包抄契丹,同時命令“安東諸州刺史並諸將部族、官屬等訓勵兵馬,共為犄角”。

4安東都護府

此後唐朝聯合突厥,最終平定了契丹叛亂,“契丹餘眾不能立,遂附突厥”。遼西從此成為戰場。營州都督府被迫南遷,從聖歷二年(699)僑治漁陽,又於開元五年(717)還治柳城,近20年間,唐朝只能通過海路溝通遼東。

平定契丹後不久,唐朝內部開始出現放棄安東都護府的輿論,唐神功元年(697),狄仁傑上疏唐廷:“近者國家頻歲出師,所費滋廣,西戍四鎮,東戍安東,調發日加,百姓虛弊。請捐四鎮以肥中國,罷安東以實遼西,省軍費於遠方。”不久,狄仁傑再次上疏要求:“請罷薛訥,廢安東鎮,三韓君長,高氏為其主。”狄仁傑的主張並不是正確的,他只看到安西、安東都護府給唐朝帶來的財政負擔,並沒有深刻地認識到二府的存在對唐朝的戰略意義,簡言之,即建二府以分敵勢,因為有安西四鎮,吐蕃才不能全力犯唐,也正因為安東都護府的存在,契丹始終不能東據遼東,而是流竄在唐與突厥之間,部族離散,不能坐大。武則天對此有清楚的認識,她既沒有罷四鎮,也沒有撤安東府,為平息輿論,將安東府降格為都督府,讓有保遼戰功的高德武出任安東都督。

唐長安四年(704),武則天任命唐休景為幽、營都督兼安東都督,神龍元年(705),再次恢復了安東都護府的設定。之所以由唐休兼任安東都督,筆者認為,唐廷希望由他統一領導遼東與幽州兩地唐軍,使之配合默契,“訓勵兵馬,共為犄角”,進而收復遼西,恢復與遼東的陸路交通。

內遷(渤海歸附)

安東都護府安東都護府
契丹叛亂的另一個深遠影響是渤海地方政權的建立。史載:“渤海革末革曷大祚榮者,本高麗別種也。高麗既滅,祚榮率家屬徙居營州。萬歲通天元年,契丹李盡忠反叛,祚榮與革末革曷乞四比羽各領亡命東奔,保阻以自固。盡忠既死,則天命右玉鈐衛大將軍李楷固率兵討其餘黨,先破斬乞四比羽,又度天門嶺以迫祚榮。祚榮合高麗、革末革曷之眾以拒楷固,王師大敗,楷固脫身而還。屬契丹及奚盡降突厥,道路阻絕,則天不能討,祚榮遂率其眾東保桂婁之故地,據東牟山,築城以居之。”“聖歷中,自立為振國王,遣使通於突厥。”從這段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大祚榮並不願意捲入唐與契丹之間的戰爭中去,而是選擇了東奔遠遷、遠離戰禍之路。武則天在戰敗契丹後,曾派軍進行征剿,卻被大祚榮戰敗,由此,大祚榮得以在東北立足。這是高句麗滅亡後唐東北邊疆的最大變局,直接促成了其後安東都護府的遷治。

唐開元二年(714),安東都護府再次遷治平州(今河北盧龍)。以前安東府治所雖數次遷移,但都未離開遼東,為什麼唐玄宗在繼位伊始就要發生如此重大變化?筆者認為這與此時東北局勢的變化直接相關。渤海地方政權建立後,唐朝在遼東仍有相當力量,之所以沒有再次征剿,主要由於唐將主要兵力用於對突厥、契丹作戰。大祚榮迫於形勢通使突厥,但仍然傾向歸順唐朝,比如大祚榮就以武則天所賜封號“振國公”為號,並且僅滿足於“保阻以自固”,對唐遼東地區並無野心,因此中宗即位後,唐與渤海的關係很快有了改觀。《舊唐書》載:“中宗即位,遣侍御史張行岌往招慰之。祚榮遣子入侍,將加冊立,會契丹與突厥連歲寇邊,使命不達。”但筆者認為,中宗和睿宗時期未能冊封渤海,應與大祚榮對唐在遼東的駐軍心存忌憚有關。

對渤海而言,唐在遼東駐軍是渤海的直接威脅,與唐境接壤,隨時可能遭到唐軍的打擊。而唐朝此時尚倚重遼東以牽制契丹,遼東仍然具有戰略地位,二者在此問題上無法立即達成妥協。

唐睿宗先天二年(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唐朝遣郎將崔訁斤從海路前往遼東冊封大祚榮為“左驍衛員外大將軍、渤海郡王,仍以其所統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自是每歲遣使朝貢”,正式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次年(唐玄宗開元二年,714),將安東都護府治所遷往平州(今河北盧龍)。

之所以如此,在於唐朝長期只能以海路聯繫遼東,這就削弱了唐在遼東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力量,而渤海此時已有長足的發展,成為“地方二千里,編戶十餘萬,勝兵數萬人”的海東大國。二者實力對比,唐朝應該已經處於劣勢。為了爭取渤海並藉助其力量牽制契丹,唐朝在冊封渤海的同時,對渤海作出重大讓步,將安東都護府遷往平州,從而解除渤海對唐朝的戒心,這應是雙方互相妥協的結果。而促成唐朝冊封渤海的關鍵人物,應該是大祚榮之子大門藝,前文曾提及大祚榮曾遣子入侍,其人正是大門藝,“門藝曾充質子至京師,開元初還國”,他在長安居住六年,在此期間,深受唐文化的薰陶和影響,是渤海內部親唐派的代表人物,唐朝冊封大祚榮的同時,讓大門藝返回渤海,正是希望親唐力量主政渤海,使渤海成為唐朝穩定東北邊疆的有力屏障。

唐安東都護府遷治平州的消極後果是動搖了當地居民繼續留居遼東的信心,大批高句麗遺民轉而投附新興的渤海地方政權。“自是高麗舊戶在安東者漸寡少,分投突厥及革末革曷等,高氏君長遂絕矣。”

廢止(渤海入遼東)

安東都護府內遷後,唐與渤海的關係有了進一步發展,渤海不斷派出使團入唐,從事文化和貿易交流活動,並從中受益甚多,而唐朝對渤海也愈加重視,史載:“開元十三年五月,渤海王大武藝弟大昌勃價來朝,授左威衛員外將軍留宿衛。”

開元十五年(727)四月丁未,唐玄宗敕曰:“渤海宿衛王子大昌勃價及首領等久留宿衛,宜放還蕃。庚申,封大昌勃價襄平縣開國男,賜帛五十匹,首領以下各有差。”大昌勃價為大祚榮的兒子,大武藝的弟弟,於開元十三年入朝留宿衛,兩年後放還本藩並冊封為“襄平縣開國男”,襄平縣即《道里記》所載的襄平城(遼陽)。所謂“宜放還蕃”,自然是渤海,這也表明渤海實際已經控制了遼東地區,而“安東府則漢之遼東郡,其漢之玄菟樂浪二郡,並在遼東郡之東,今悉為東夷之地矣”“其後(高麗)餘眾不能自保,散投新羅革末革曷,舊國土盡入於革末革曷”

3安東都護府

這裡提及的“東夷”、“革末革曷”應即指渤海。唐開元二十年(732),渤海統治者大武藝因不滿此前唐朝設立黑水都督府,“遣其將張文休率海賊攻登州刺史韋俊。(唐朝)詔遣門藝往幽州徵兵以討之,仍令太僕員外卿金思蘭往新羅發兵以攻其南境。屬山阻寒凍,雪深丈余,兵士死者過半,竟無功而還”。唐對渤海的反攻選擇幽州和新羅兩個方向,而不是從遼東地區直接進攻渤海,這就進一步從側面印證了唐玄宗開元二年(714)“(安東都護府)徙於平州”後,唐朝已經喪失了對遼東的控制。杜佑《通典》明確指出,安東府於761年廢止。

不過,渤海建國的重心不在遼東。前已述及,當營州爆發契丹反唐戰爭的時候,與契丹不同,渤海酋長選擇了“東走,度遼水,保太白山之東北,阻奧婁河,樹壁自固”這樣遠走他鄉的戰略,從一開始就沒有顯示出對遼東的重視,此後將拓境的重點放在了鴨綠江南境和烏蘇里江流域地區,當唐朝將黑龍江下游的黑水部納入版圖後,大武藝竟然不惜與唐開戰,對新羅也是如此。遼東地區土地肥沃,遠勝渤海的苦寒地區,但渤海卻沒有選擇在此建國,因為全面占領遼東即意味著與唐朝接壤,一旦唐朝實力恢復,難保不重蹈高句麗的覆轍。在唐朝收復遼東的戰爭中,粟末民族也被深深地捲入其中,戰爭的殘酷和高句麗滅國滅族的教訓使渤海統治者對遼東地區不能不三思慎行。大門藝曾對大武藝言:“唐,大國,兵萬倍我,與之產怨,我且亡。昔高麗盛時,士三十萬,抗唐為敵,可謂雄強,唐兵一臨,掃地盡矣。今我眾比高麗三之一,王將違之,不可。”此外,渤海自身的實力決定了其不能全面占領遼東。開發遼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唐朝尚不能做到,何況渤海?

安東都護府的晚期,其統治中心地區由遼東轉入遼西。由於安史之亂的影響,極大地削弱了唐朝對營州的統治。肅宗上元二年(761)冬,平盧節度使兼安東都護侯希逸與叛軍連年相攻,難以支撐,朝廷又無力支援,加上契丹、奚等族乘亂侵逼州縣地區,只好放棄營州之地,移至山東半島的青州(今山東青州市),安東都護府隨之廢止。原高句麗大部領土由渤海國控制。

唐朝安東都護府的治所屢經遷移,是受到唐朝邊疆形勢的深刻影響的。新羅、吐蕃、契丹、渤海的先後崛起,削弱了唐在東北的統治。唐安東都護府的變遷正是這一事實的外在表現,由於自身實力的削弱,唐朝對東北開始全面的羈縻統治政策。

官職與職能

3安東都護府

在唐朝的羈縻府州制度中,都護府是最高層次設定,其次為都督府。據《新唐書》、《舊唐書》記載,唐朝都護府分為大都護府、上都護府、下都護府。關於安東都護府的級別,史書中有不同的記載:從史書中關於安東都護府長官的記載看,絕大多數時期只見“安東都護”的任職者,不過至少開元十五年(727)以後,安東都護府的級別應為大都護府。

關於都護府官職,根據《新唐書·百官四下》記載,大都護府的長官為大都護,其下為副大都護、副都護、長史、司馬、錄事參軍、錄事,以及功、倉、戶、兵、法五曹參軍事和參軍事等官職。上都護府較之大都護府少了副大都護、法曹參軍事、錄事等官職。大都護府各級官員的官品自從二品到從九品;上都護府官員的官品自正三品到從八品。雖然都護府的級別有差別,但其職掌是相同的。《舊唐書·職官三》載:“都護之職,掌撫慰諸蕃,輯寧外寇,覘候奸譎,征討攜貳。長史、司馬貳焉。諸曹,如州府之職。”《新唐書·百官四下》載:“都護掌統諸蕃,撫慰、征討、敘功、罰過,總判府事。”為了加強對所轄地區的軍事控制,唐朝在安東都護府之下設有懷遠軍、保定軍和安東守捉,常駐軍隊為8500人,馬700匹。

安東都護府(下屬都督府及其以下的官員除外)的官員從都護到司馬、錄事參軍,各級官員都是朝廷任命的漢官。首任都護薛仁貴在唐朝征討高句麗的戰爭中,驍勇善戰,勇冠三軍,“身帥士,遇賊輒破”,“威震遼海”。“高麗既降,詔仁貴率兵二萬人與劉仁軌於平壤留守,仍授右威衛大將軍,封平陽郡公,兼檢校安東都護。移理新城,撫恤孤老,有乾能者,隨才任使,忠孝節義,鹹加旌表,高麗士眾莫不欣然慕化。”朝廷以其率重兵二萬,鎮守安東,說明在安東都護府設定之初,具有較強的軍事統治色彩。

薛仁貴之後,安東都護的繼任者除穎王李雲是親王以外,其他諸位基本上都是武將出身,如高侃、薛訥、唐休景等皆為其軍功佼佼者。顯然,安東都護府的職能軍事色彩比較濃重,這與安東都護府之下實行羈縻統治的方式有關。唐朝對羈縻府州的統轄,實行因俗而治的方針,“雖貢賦版籍,多不上戶部,然聲教所暨,皆邊州都督、都護所領”。朝廷不直接管理羈縻府州內部的政務,重在維護王朝邊疆統治秩序的穩定,令少數民族“畏威懷惠”,“翕然向化”。要達到固人心而維邦本的目的,以軍事強力做保障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安東都護府之下,9個都督府、42個州、100個縣的各級地方政府官員,是“擢其(高句麗)酋渠有功者授都督、刺史及縣令,與華人參理百姓”。各級地方官員既有親唐的高句麗官,也有漢官,與駐守各地的唐朝軍將共同統轄之。《舊唐書·職官二》曰:“羈縻州所補漢官,給以當土之物。”安東都護府之下,羈縻府州的漢官的俸祿與一般府州的官員俸祿不同,以當地土產支付。高宗上元三年(即儀鳳元年,676),安東都護府遷到遼東郡故城後,“先有華人任官者,悉罷之”。這是指在羈縻府州任職的漢官,皆由高句麗人取而代之,即完全以高句麗官員管理本族百姓,這表明唐朝對安東都護府統轄政策發生了變化。

唐制,羈縻府州以少數民族任“都督、刺史,皆得世襲”。安東都護府之下羈縻府州的高句麗族官員,亦實行世襲制,《唐右武衛將軍高府君墓志銘》曰:“公諱欽德,曾祖瑗,建安州都督。祖懷,襲爵建安州都督。以開元廿一年九月十有九日,終於柳城郡公舍。”高句麗人高欽德卒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其曾祖高瑗可能是安東都護府建立初期,被任命的建安州都督,高瑗死後,由其子高懷襲任建安州都督。第一任安東都護薛仁貴在任期間,對“有乾能者,隨才任使”。說明安東都護府屬下由高句麗人擔任的都督、刺史、縣令等各級官吏,不是由朝廷委任,而是由都護府任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