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礦業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礦業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礦業職業技術學院坐落於安徽省淮北市市中心,是經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設定、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安徽礦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前身是安徽淮北礦業集團公司黨校、幹校、職工教育中心,創建於1978年,現有機電工程系、能源工程系、電子與信息工程系、公共課教學部、培訓部、成教處、實訓中心等教學單位。安徽礦業職業技術學院擁有東西兩個校區,占地312畝,校舍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擁有教學樓、學術報告廳、電教館、餐飲洗浴大樓、標準化學生公寓和價值3000多萬元的實習實訓設備。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安徽礦業職業技術學院安徽礦業職業技術學院
1958年淮北煤礦技工學校創建

1978年淮北煤礦技工學校復校

1983年淮北局安培中心創建

1996年淮北局安培中心、淮北煤礦技工學校併入(合署)淮北礦務局職工大學

1997年安徽煤礦第一安全技術培訓中心創建(合署)

1998年淮北煤礦技工學校更名為安徽淮北煤炭高級技工學校

2006年安徽淮北煤炭高級技工學校更名為安徽淮北煤電技師學院

安徽煤礦第一安全技術培訓中心更名為淮北煤礦安全技術培訓中心

淮北煤礦安全技術培訓中心、安徽淮北煤電技師學院獨立建校

2009年淮北煤礦安全技術培訓中心升格為安徽礦業職業技術學院

2014年10月28日,安徽礦業職業技術學院搬遷新校區

辦學條件

安徽礦業職業技術學院安徽礦業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礦業職業技術學院擁有東、西、新三個校區,占地80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擁有教學樓、辦公樓、學術報告廳、電教館、餐飲洗浴大樓、標準化學生公寓和價值3000多萬元的實習實訓設備。

校內建有總建築面積達23800平方米的“實訓基地和安全警示教育基地”,有電工、電子、PLC、液壓、通風等40多個實驗室和語音室、大型微機室;有礦機、礦電、機電修配、數控、鉗工、家電等30多個實習實訓車間,可以同時為6000人提供實習實訓,充分滿足教學、實訓、科研和人才培養需要;除此之外,還擁有校外實訓基地30多個。

學院現有紙質圖書13.42萬餘冊,電子版圖書1.5萬冊以上,建有電子圖書系統、校園一卡通和計算機網路服務體系。學院現有教師188人,在現有教師中,專職教師160人,兼職教師28人;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85人。

安徽礦業職業技術學院將依託煤焦化電鹽行業,輻射周邊區域行業和企業;以專科學歷教育為主,適度發展非學歷教育和崗位培訓;以工科類專業為主,工科、理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以加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及職業道德養成為核心,為生產建設管理一線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2012年成功舉辦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淮北礦業”杯(煤礦安全),圓滿完成了六個賽項的比賽任務,得到教育部、省教育廳和參賽院校的廣泛好評,因此安徽省教育廳獲國家技能大賽“優秀組織獎”,淮北礦業集團被國家二十三部授予“特殊貢獻獎”。我院選手在大賽上取得4個一等獎,2個二等獎的驕人成績。

師資力量

安徽礦院現有教師113人,其中:專職教師85人,兼職教師28人;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56人,並擁有中國礦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淮北師範大學等院校的一批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和知名學者,確保該院的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教育不能挑選學生,但必須挑選老師”。

安徽礦院計畫5年內投入巨資,引進與培養相結合,努力打造一支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合理的,具有雙師素質、專兼結合的優秀教學團隊,使專任教師總數達到223人,副高以上職稱75人,碩士學歷65人,本科學歷158人,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中雙師型教師達到105人。

辦學規模

安徽礦業職業技術學院擁有東西兩個校區,占地312畝,校舍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擁有教學樓、學術報告廳、電教館、餐飲洗浴大樓、標準化學生公寓和價值3000多萬元的實習實訓設備。學院有電工、電子、PLC、液壓、通風等40多個實驗室和語音室、大型微機室;有礦機、礦電、機電修配、數控、鉗工、家電等6個實習實訓車間(樓),主要教學儀器設備3000餘台件;有紙質圖書8萬餘冊,電子版圖書1.5萬冊以上,建有電子圖書系統、校園一卡通和計算機網路服務體系。學院現有教師113人,有校外實習實訓基地20個。在現有教師中,專職教師85人,兼職教師28人;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56人。

辦學特色

安徽礦業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安徽礦業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

第一特色,教學與企業需求“零距離”。

鎖定培養目標,以“了解崗位要求,掌握崗位規範,熟練崗位技能,打造崗位能力”為主線組織教學,跟進市場設專業,跟進崗位授課程,跟進素質搞教育。強化實踐教學,突出技能培訓,技能培訓與崗位直對接,教育教學與企業零距離。

努力做到:基地建設與企業零距離;技術訓練與企業零距離;實習生產與企業零距離;管理制度與企業零距離。

第二特色,積極建立工學圈,學子就業有保障。

安徽礦院以自身為基點,建立工學圈,突出就業導向,大力推行訂單式教育,大力實施校企合作,為學生與企業的“零距離”實訓以及就業拓寬新的途徑。

“工學圈”覆蓋的大中型企業有:淮北礦業集團、皖北煤電集團、中煤三建、國投新集集團、合肥美菱、蕪湖天航;山東兗礦國泰化工、薛城水泥;上海奧特斯、上海達豐;河南神火集團、永煤集團;蘇州騰飛、蘇州恆源;江蘇崑山緯創等。

安徽礦院與大中型企業建立的長期穩定的人才供需關係,可為廣大學子提供優質和堅實的就業保障。

第三特色,學生管理多措並舉,素質教育彰顯特色。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安徽礦院從愛國情感做起,弘揚和培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從樹立遠大志向做起,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從規範行為習慣做起,培養良好的品質和精神文明;從提高基本素質做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加強學生“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積極開放圖書館、燈光球場、計算機房;定期召開體育運動會,舉辦歌舞晚會、校園文化藝術節和技術比武等大型活動;注重過程管理,注重細節管理,強化學生教育管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充分發揮共青團、學生會和其他學生社團的重要作用。堅持開展法紀教育、時政教育、安全教育、心理與衛生教育活動;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和各類興趣小組活動增強學生綜合素養和競爭能力,大力推進以德育為核心的給合素質教育向縱深發展。

校園文化

1、學院精神:勤學精藝修德勵志
2、發展戰略:德育為首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
3、辦學目標:建設一流環境實施一流教育創辦一流學院培養一流人才
4、校訓:知行合一德技雙馨
5、校風:團結勤奮求實創新
6、教風:嚴謹敬業至誠博愛
7、學風:崇德尚能篤行創新
8、辦學理念:突出技能追求卓越
9、學習理念: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
10、工作理念:規範創新優質高效

學院願景

2009年,首期設定工科類煤礦開採技術、礦山機電、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數控技術、套用電子技術六個專業,計畫招生800人。經過4年的發展,結合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套用技術專業的需求,科學調整和增設專業,專業設定增加到29個。多年來,校園基礎設施、教學設備等辦學條件進一步完善,具有了較強的辦學實力和水平。學院堅持走特色辦學之路,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注重內涵建設,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行業知名、特色鮮明的高等職業院校。 2013年專業設定將增加到18個、在校生規模將達到5000人以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