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會館[北京市宣武區古建築]

安徽會館[北京市宣武區古建築]
安徽會館[北京市宣武區古建築]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安徽會館是舊京著名會館,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後孫公園胡同。原為明末清初學者孫承澤寓所“孫公園”的一部分。2006年05月25日,安徽會館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2019年3月,北京安徽會館文物騰退工作已基本完成。

基本信息

會館簡介

安徽會館
安徽會館

安徽會館舊址在宣武區後孫公園胡同3號、25號和27號。由李鴻章兄弟於同治十年(1871)建造。館址孫公園原是明末清初學者孫承澤的別墅故址。有三大套院、清式戲樓,還有思敬堂、藤閒吟屋、龍光燕譽堂等。館北有園。會館內亭館廊樹俱備,屋數百間,總面積達9000多平方米。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會館歷史

安徽會館安徽會館
清康熙年間,洪創作的《長生殿》曾在這裡的大戲樓演出。繼孫承澤之後,清代曾有許多名人在此居住,如乾隆朝內閣大學士翁方綱、刑部員外郎孫星衍、以藏有甲戌本脂批《紅樓夢》而聞名的劉位坦等。

同治八年(1869)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與其兄湖廣總督李瀚章及淮軍諸將集資購得孫公園的大部分,建安徽會館,同治十年落成。與其他省籍會館不同,安徽會館只接待在職的州、縣級官員和副參將以上的實權人物。

光緒二十四年(1898),這裡曾是康有為等維新黨人的活動場所。光緒二十六年會館為八國聯軍所占,設德軍司令部於此,附近房屋遭焚毀。會館占地面積約9000平方米。分為中、東、西三路庭院,每路皆為四進。大門位於中路前端,面闊5間。正房文聚堂內懸掛書有皖籍中試者姓名的匾額。套院中有祭祀朱熹及歷代名臣的神樓。戲樓是中路規模最大的建築,系舊京四大會館戲樓之一。東路為鄉賢祠,有思敬堂、奎光閣等建築。西路為接待用房。北部原有花園,面積1300餘平方米,有假山、亭閣、池塘和小橋等,現僅存一座碧玲瓏館,李鴻章曾在此接待過朝鮮使臣。會館建築除花園已無存外,基本格局保持尚好。

1984年5月會館戲樓被評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8月對戲樓等主體部分進行了修繕。

2006年5月25日,安徽會館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從2017年12月開始,安徽會館文物騰退工作實施,2019年3月已基本完成。關於安徽會館的下一步規劃尚未確定,初步意向是作為博物館,對公眾開放。

建築特色

安徽會館安徽會館
北京安徽會館建成後,樓台亭閣、雕樑畫棟無不顯出富麗堂皇、氣宇軒昂之勢,在京城會館中堪稱一絕。整個建築分中、東、西三路,各路皆為四進共九個套院。各路庭院間以夾道相隔。會館最北部為一座大花園,花園中有假山、亭、閣、廊榭、池塘、小橋等。中路為聚會、議事、祭祀的場所。主體建築為文聚堂和戲樓。東路為鄉賢祠,有思敬堂、奎光閣,東夾道設習射的箭亭。西路為接待居住用房,是北京城區罕有的園林式建築,館內建築設計獨具匠心,與南方蘇杭一帶的園林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建築上獨具特色。
在北京安徽會館的建築中,戲樓是中路規模最大的建築。據記載,安徽會館戲樓南北向,戲台在南面,後接扮戲房,其餘三面為樓座。建築採取雙卷勾連之懸山式屋頂,東西兩側各展出三米重檐,形似歇山。北京安徽會館的戲樓與正乙祠、湖廣會館陽平會館的戲樓被合稱為“四大戲樓”,蜚聲京城。清末徽班進京,三慶、四喜等四大徽班在京都立足,曾藉助北京安徽會館。同治、光緒年間,著名的徽班三慶班及名角程長庚、劉趕三等常在此演出。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譚鑫培也曾在此登台獻藝。

歷史活動

安徽會館安徽會館
北京的會館大多是各省為解決應試舉子在京食宿問題而建的“試館”,還有一些是各省工商業者為維護自身的利益,或協調工商業務,或相互聯絡感情,或應付同行競爭,或排除異己等原因,為經常集會、議事方便而建的“行館”。北京安徽會館建成後的用途卻與京城其他會館不盡相同,它既不是“試館”,也不是“行館”,而是專供安徽籍的淮軍將領、達官貴人在京活動的場所,這在北京會館中是頗具特色的。據稱,李鴻章等曾在此頻繁集會,並接待外國使臣,北京安徽會館又成為安徽籍京官在京活動的重要政治場所。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安徽會館還與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戊戌變法息息相關。康有為在《公車上書》不達之後,就“日以開會之義號之於同志”,陳熾以為“辦事有先後,當以報先通其耳目,而後可舉會。”於是在設會之初,先行辦報,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中國近代史上維新派的第一張報紙———《萬國公報》(後改名為《中外紀聞》)在北京安徽會館創辦。康有為等人在北京安徽會館內還創立了早期組織———強學會,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維新派的第一個政治團體。當時眾多維新派的仁人志士雲集於北京安徽會館內集會演講,共商國事,北京安徽會館也就成為戊戌變法的策源地之一。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北京安徽會館被德國侵略軍占領,德軍在此燒殺搶掠,無惡不作。1937年日軍侵華,北京安徽會館又落入日寇之手。其後會館主要建築又毀於失火。如今會館現存建築大部分改為民居,僅戲樓仍保存完好。

會館溯源

安徽會館,位於宣武區後孫公園胡同路北,門牌三號、二十五號、二十七號。清同治五年(1866年),安徽籍官員吳廷棟等75人倡議興修安徽會館,清同治七年(1868年),以李鴻章為首的安徽籍官員和淮軍將領捐款集資,並於清同治八年(1869年)二月開始修建。同治十年(1871年)八月會館落成,耗銀33350兩,洋錢318元。

此後,又分別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五月和清光緒十年(1884年)五月進行兩次擴建。建成後的安徽會館占地9000多平方米,共有219間半館舍,其規模居在京會館之首。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因西鄰泉郡會館燃放鞭炮失火,安徽會館大部分館舍均毀於火中,於同年八月重修。重修後的安徽會館規模較之以前更為宏大。

與普通會館不同的是,安徽會館既不是專為進京趕考的舉子設立的“試館”,也不是促進工商業發展的行業會館,而是專供安徽籍淮軍將領和達官貴人在京活動的場所。

1984年,安徽會館被列入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由宣武區政府出資對會館戲台進行修繕。2006年6月安徽會館被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除戲台外的會館館舍仍為民居。

會館還原

精緻瓦楞 大雜院間現玄機

從琉璃廠南面鑽進後孫公園胡同,兩輛車寬的巷子兩邊全是大雜院,穿著睡褲、裹著大衣的婦女匆匆奔向公共廁所。猛一看,很容易把它當作城南一條普普通通的胡同。然而,若是將視線再抬高45度,將目光聚集在牆頭瓦楞之間,便可發覺這巷子似乎“暗藏玄機”。

站在胡同東口,仰頭便能看見幾處院落的院門或房脊兩端翹起的“蠍子尾”及掛花“平草”。順著胡同一直向西,沿途屢有驚喜從牆頭瓦楞間“冒”出,精緻的鏤刻和繁複的花紋圖飾為這硬邦邦的建築平添了幾分柔美和細膩。

雖然安徽會館現址的門牌是三號、二十五號和二十七號,但整條胡同自東而西較為統一的建築風格,不禁讓人遙想會館當年占地9000多平方米,“北起八角琉璃井,南止後孫公園胡同,東達廠甸,西與泉郡會館為鄰”的宏大規模和坐擁219間半房屋的非凡氣度。

連環套院 三進院落通達各屋

清光緒年間《京城安徽會會館存冊》記載,安徽會館分為中院(正院)、東院和西院三部分,開有三道大門,內有中夾道、西夾道將三套院落分開,夾道間開的門又將院落連成一體,無論從哪道大門進去,都能通達各處。

會館中院為五進院落,第一進為“文聚堂”,共五開間,左右廂房各三間;第二進,“中廳罩棚”,正樓五間,東西套耳房一間;第三進“斯文在茲”,即神樓,供奉著閔子、朱子神像;第四進為“碧玲瓏館”及戲樓;第五進則是後院大花園,園中置有假山、亭閣、廊榭、池塘、小橋等。

東院第一進為“奎光閣”,供奉魁星神像;第二進為“思敬堂”,五開間,左右廂房各三間;第三進“龍光燕譽”,共五間,左右廂房各兩間;最後設有廚房。西院則為三進院,每進院落均為五開間,左右廂房各三間。

蜿蜒曲折 貫穿走道猶如迷宮

後孫公園胡同25號院門口蹲著兩隻已遭毀損的石獅子,這是安徽會館的中院正門,當年氣宇軒昂的朱紅大門已破敗不堪,只剩下左側半扇門,右半扇則被改造成民房南牆。

原本為安徽會館中院(正院)的25號院,如今只是一個一進的大雜院,院中凌亂搭建著各家各戶的廚房。與之毗鄰的27號院則是此前的會館西院,規整的四合院亦無蹤可循,同樣被各家搭建的廚房、儲煤間等分割得支離破碎。唯有北房泛黑並露出裂痕的樑柱和糊著白紙的木格窗戶積澱著沉寂和滄桑。

27號院東面的走道就是西院夾道。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並不能稱為走道,只是沿著房屋走向留下的空隙,因而蜿蜒曲折,如同在一個簡單的迷宮中行走,最終可通向會館戲樓所在的巷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