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柵欄

百年大柵欄

《百年大柵欄》是重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金起。

基本信息

最佳拍檔

百年大側欄百年大側欄

戲劇藝術原理

百年大柵欄

與此 1 件拍檔商品一同購買

總定價:¥65.80

總噹噹價:¥43.30

請至少保留一件商品。

內容簡介

現在,對老城市老城區的改造完全是一種大躍進式的社會運動。房地產項目如雨後的鮮草一樣擠占著一切可能的究竟,物質上的貪慾支配了正常的建築意識與社會結構意識,我們的歷史載體——古建築與原居民正在分享,也正在快速地消失,其速度在近十年里超過了過去的一百年。

本書從建築到人文,從歷史到商業,從文化名人到“八大胡同”,和你一起了解更多的“城南舊事”,勾起我們的城市記憶,回望歷史的背影。

北京的大棚欄地區保存的近600年歷史的胡同街巷肌理及傳統市井商業區,構成了當今最為完整的老北京古城風貌。在這些大量原真性的古老建築里曾經是商眾雲集、喧囂交易。穿行在這些胡同中,你可以了解到老北京的市井生活,了解到飽含歷史積澱的商業文化、會館文化、梨園文化、民俗文化。如果你還想從這些老建築中了解到更多的“城南舊事”,那么就從這裡開始吧……

作者簡介

張金起,長期以來一直從事多種公益活動,早年關注環保,近年來從事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他倡導成立了“老北京拍記隊”與“中國記憶網”,對北京的胡同與各地區的老街區、老房子進行研究和保護。“中國記憶網”已經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以保護文化遺產、記錄歷史變遷為宗指的專業網站。

張金起先生認為,在居然變革的當代中國,特別需要加強對文化多樣性與歷史遺產原真性的保護,特別需要運用多種現代方法記錄時代的變遷史。

出版著作有《超級大腦》、《海峽兩岸的尋找》、《八大胡同塵緣舊事》。

目錄

從大柵欄看到更多(前言)

大柵欄地區大事記

總述

店鋪雲集

爐房、錢莊、銀號聚集地

琉璃廠文化街

廟宇祠觀

報業繁榮

會館雲集

梨園之鄉

舊時八大胡同

大柵欄地區街巷名稱的變遷

老字號薈萃地大柵欄街

“大柵欄”街名的由來

火燒大柵欄

重現繁榮

公私合營及改革開放時期

國藥精粹同仁堂

八大祥之首瑞蚨祥

履中備載內聯升

滿城茶香張一元

中國電影誕生地大觀樓

大柵欄內眾戲園

清末的金融街珠寶市街

清代銀爐行

綾羅綢緞謙祥益

京城最窄的胡同錢市胡同

舊京銀、錢交易所

曾經的糧食市場糧食店街

甜醬小菜六必居

亂世保平安會友鏢局

百年創業之鄉廊房頭條

五彩花燈文盛齋

京師第一勸業場

滿街“紅貨”攤子廊房二條

珠寶玉器街

老北京小吃街門框胡同

瑞賓樓褡褳火燒

清真小吃爆肚馮

魏家麟記酪鋪

馬家老鋪月盛齋

護城河邊西河沿街

銀號公館正乙祠

從煤市到美食煤市街

姑蘇風味致美齋

早期的銀行街施家胡同

舊時銀號街

當盡家財為活著北火扇胡同

舊京老鋪鼎盛當

揚威胡同

前門外清真寺

民國出版一條街楊梅竹斜街

清勤堂主梁詩正

娛樂購物青雲閣

清水池堂東昇平

昔日小馬神廟培智胡同

丁寶臣與《正宗愛國報》

“教主”之所培英胡同

“通天教主”王瑤卿

梨園名宿寓居地笤帚胡同

“國劇宗師”楊小樓

一代名伶孟小冬

“五行八作”處石頭胡同

百年影像老大北

老生三傑余三勝

關過宋帝的老街延壽街

“臭名遠揚”王致和

從水脈到文脈櫻桃斜街

乾隆年間貴州會館

戲曲組織梨園公會

原名“李鐵拐”鐵樹斜街

大師出生地梅家老宅

明代員夕卜郎府第大外廊營胡同

“伶界大王”譚鑫培

八大胡同的核心陝西巷

蔡鍔與小鳳仙

小巷有名妓榆樹巷

京城名妓賽金花

京城“芥子園”韓家胡同

“東方莎士比亞”李漁

天下第一醜”劉趕三

徽班由此生根百順胡同

“梨園伶聖”程長庚

“青衣泰斗”陳德霖

會館一條街珠市口西大街

紀曉嵐與閱微草堂

文物聚散地琉璃廠東街

吃喝玩樂逛廟會廠甸

舊時八大胡同

八大胡同妓院的分布

妓院的規則

解放以前對八大胡同的管理及妓女的悲慘遭遇

解放後封閉妓院及對妓女的改造

書摘插圖

總序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有長達三乾多年的建城史,一千多年的建都史,文物古蹟浩若煙海,歷史遺存舉目皆是。

舊時的老北京,是以紫禁城(宮城)為核心,由外圍皇城、內城和外城四道城池組成。明永樂年間,朱棣遷都北京,在原城垣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的皇城及由東直門、朝陽門、崇文門、正陽門、宣武門、阜成門、西直門、德勝門和安定門九座城門圍建的內城的擴建。由於明代的北京城一直受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與侵擾,嘉靖三十二年,明政府曾想在內城四周五里外建外城,但由於人力、物力匱乏,只修建了南面部分,也就是按順時針方向由東便門、廣渠門、左安門、永定門、右安門、廣安門和西便門七座城門圍成的外城,所以外城又稱“南城”。這時北京城的平面輪廓就形成了一個“凸”字形。

清朝順治元年(1644),清軍入關以後,有32萬八旗官兵及滿族人口湧入北京及其附近地區。為了安置他們及其眷屬的生活,清政府做了兩件事:一是把北京內城的幾十萬漢民強迫遷往外城(南城),騰空內城安置清朝皇室和八旗官兵,實行滿漢“分城而居”的政策:另一件是沒收明朝皇室、勛戚的田產,在京畿地區派官員騎在馬上,拉開戶部發給的繩索,縱馬圈占百姓良田,俗稱“跑馬占城”。宣武地區的商業文化、士鄉文化、會館文化和梨園文化等獨特的地域文化與入文景觀,彰顯著南城乃至整個北京的風貌。其中位於宣武區東北部的“大柵欄地區”正是這種多元文化的代表。這裡的每一條古老的街巷胡同就像一座窿歷史舞台。市肆廠坊的演變,壇廟祠宇的盛衰,府邸宅第的起落,震撼人心的事件,都曾在這裡上演。

大柵欄地區的範圍,北起前門西大街,南至珠市口西大街,東起前門、南大街(糧食店街),西至南新華街,總面積1.26平方公里。因轄區內的一條有近600年歷史的大柵欄商業街而聞名。

店鋪雲集

明朝初年,正陽門(前門)外始建廊房,開始進行各類商業活動。清代開始,此地區逐步形成規模和特色,大柵欄街內有開業於清康熙八年(1669)以經營自製丸、散、膏、丹聞名全國的同仁堂國藥店;有開業於嘉慶十六年(1811),過去專為王公貴族做朝帽緞靴,解放後則以生產民族帽見長的馬聚源帽店;有開業於光緒十九年(1863),北京有名的“八大祥”之一的瑞蚨祥綢緞莊;還有老字號內聯升鞋店、老鳳祥金店、天蕙齋鼻煙鋪、聚慶齋糕點鋪、厚德福飯莊等。

大柵欄街的繁華還帶動了周邊的廊房頭條及西河沿街的金銀首飾店、旅館等行業。廊房二條、三條珠寶玉器店90餘家,其中廊房二條被譽為“玉器街”。1919年,據京師總商會統計,大柵欄地區有31個行業共4,495家店鋪。

當然,促使大柵欄繁榮的不僅是商業的發展,同時也由於這裡娛樂場所的集中。清朝伊始、政府規定“內城逼近宮闕,例禁喧譁,不準在城裡開設戲園”等。因此,戲園多開設在前門大柵欄一帶。清代,大柵欄街內就有慶樂園、三慶園、廣德樓、廣和園和同樂園5家戲園。住在內城的王公貴族、豪紳富賈都愛出前門看戲,這也間接促進了大柵欄地區的繁榮。

爐房、錢莊、銀號聚集地

由於大柵欄地區商貿繁榮,清代此地區的珠寶市街內曾有鑄造寶銀的26家官爐房。當時從全國各地交來的稅銀,都要在此經過重新融鑄後才能運到戶部國庫。珠寶市街里的錢市胡同,就是舊京進行銀、錢交易的場所,這裡每天銀錢交易的比價操縱著全城錢業的行情。施家胡同有同元祥、裕興中、福生、啟明、三聚源等十幾家銀號,被稱為“銀號街”。這些銀號不僅有貨幣兌換、存放款、匯兌等業務,有的還發行錢票,為當時此地區民族企業的經營與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經濟支持。鴉片戰爭以後,外國銀行進入中國,此後本國的銀行也逐漸發展起來,西河沿街先後出現了鹽業銀行、交通銀行、中原證券交易所、上海銀行南城辦事處等幾家近代銀行。其勢力逐漸取代了票號、錢莊、銀號、賬局等舊式的金融組織。

據不完全統計,到北洋政府時期,全市營業的銀錢業機構有337家,其中位於前門大柵欄一帶的就有142家,占全市銀錢業機構總數的42%。這些經營銀錢交易的錢市及大大小小的錢莊銀號,奠定了此地區作為北京商業、金融業中心的地位。

琉璃廠文化街

在北京的文化生活中。不能不提到大柵欄西部的琉璃廠文化街。遼代這裡叫“海王村”,元朝在這裡開設官窯,燒制琉璃瓦件。明代因為建設宮殿,擴大了此地官窯廠的規模。到了明朝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後,這裡變為城區。清乾隆年間琉璃廠停止燒窯,但“琉璃廠”這個名稱卻保留下來,流傳至今。此後官方下令,將前門外和內城的一些書攤遷到琉璃廠空地,以適應來京應試考生的購書需求和清廷編修《四庫全書》的需要,這給琉璃廠的古1日書業帶來了空前繁榮的機遇。這裡逐漸聚集了眾多經營古舊書刊、文獻典籍、文房四寶、傳統字畫、碑帖尺牘、古玩珠寶等的百餘家店鋪,有的至今已經營了300餘年。這條街曾經集散、保護和流通過不可估量的文化珍品,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傳承起著特殊的作用。

琉璃廠著名的文化老店很多,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名店,有的紅極一時,有的蕭條冷清,甚至關張轉業。

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對此街曾進行幾次整修擴建。1985年,由國家撥款,將全街店鋪重修成仿清式建築。其中現存的有:一得閣、戴月軒、文盛齋、博古齋、中國書店等。都是百年老店。

廟宇祠觀

北京作為六朝古都,歷經漢、契丹、女真、蒙古、滿等多個民族的統治,在宗教信仰上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

老北京人對民間習俗非常重視,對地方神祗也很崇拜,廟宇祠觀與人們的生活關係密切。但很多人似乎對於神仙、佛祖有何不同,佛教、道教等宗教教義有何差別並不關心,而是對宗教採取一種實用主義態度,平時沒事的時候不信教也不拜佛,正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遇到家人有了災病就想起拜佛消災。更多人則是對各種宗教神祗採取廣泛祭拜的態度,他們相信“禮多佛不怪,神多好辦事”。所以舉凡生老病死、去禍消災、婚喪嫁娶、求財祈福、求學求宮、生意興旺、流年大運、家宅平安等,無不到寺廟求神問卜,燒香還願,以求得到心理的安慰。

民國十九年(1930),據北平市社會局調查,大柵欄地區共存廟宇60餘處,其中觀音寺、萬佛寺、火神廟、真武廟、龍王廟、清真寺等都有相當的規模。如今,除楊威胡同的“清真禮拜寺”仍保持原貌專事禮拜活動外,其他寺廟有的因年久失修,殿堂已廢除;有的廟舍外部雖保持原貌,但內部大多改為居民住宅或為機關團體駐用。

報業繁榮

19世紀末,中國爆發了大規模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義和團運動。英、德、俄等八國以保護駐華使館及僑民為藉口。聯合向中國發動了大規模侵略戰爭。由於清政府的腐敗,最終被迫簽署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使中國社會徹底淪入半殖民地的黑暗深淵。在這種大環境下,一些力圖救亡存國的有識之士看清了清政府的無能,看到民眾在文明程度和道德方面存在的嚴重問題,認識到“開民智”“新民德”,進行啟蒙宣傳的迫切性。為此,他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思想啟蒙的主張。其中以報刊激發民眾,開闊眼界、了解形勢和增長新知為最好手段。在這種情況下,白話報相繼出刊。宣南地區成為報館集中的地方,僅大柵欄地區先後就有報館40多處。

當時社會風氣漸趨開放,女學日盛,社會上有一種說法,女子受教育則“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遠可善種”。因此,全社會推行女子教育,對女性報刊的要求尤為急切,再加上首都文化發達的基礎與婦女讀者群的規模,女性報刊應運而生。大柵欄地區誕生的一份婦女報刊,就是由張展雲母子於清光緒三十一年七月十九日(1905年8月20 日),在前門外羊肉胡同(今耀武胡同)中間路北創辦的《北京女報》。該報是當時我國北方地區唯一的婦女報刊。當時該報日出3開橫張豎排,雙面印6版,使用白話文夾雜北京方言俗語,“以提倡女學婦德為宗旨”,是反映中國清末新女性心聲最早期的報刊,它存在了四年之久,頗受婦女界的歡迎。據說,這份報紙曾引起清朝慈禧太后的重視,老佛爺每日必讀《北京女報》。

在眾多報紙中,還有一份回族同胞丁寶臣於光緒三十二年十月初一(1906年11月16日)在小馬神廟(今培智胡同)創辦的,我國回族最早的白話文報紙《正宗愛國報》,它是當時北京很有影響的報紙。該報以“保國就是保教,愛國即為正身”為宗旨,敢於對當時社會的黑暗統治及袁世凱妄圖稱帝的醜惡嘴臉進行揭露與抨擊,創下了當時存續八年之久的辦報紀錄。民國二年(1913),當局以“煽惑軍心”“妨害大局”“私通民國領袖”罪將丁寶臣殺害。丁寶臣為捍衛民國,支持共和,成為被袁世覬殺害的第一位報人。

滿清王朝結束後,中華民國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人民有言論、著作、刊行、集會、結社的自由,因此在當時社會又出現了興辦報刊的高潮,北京城裡的報館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據統計,在民國初期僅大柵欄地區新辦的報紙就多達二十餘份。

那么,為什麼當時許多報館都誕生在南城呢?原來在清末光緒、宣統年間,宣武門外南柳巷的永興寺及周邊的鐵老鸛廟,聚集著信義、聚興、聚恆、聚升、合成、集文、杜記、同順、天華、義興、永豐等十餘家報房,全市及外埠各報均集中在此,形成了南柳巷報市一條街。歷史沉澱使這裡報業興旺,每天天不亮,各家報館將報紙送到這裡,報房將報紙分發給報夫,再由報夫銷往全城的各個角落。可以說,是宣南的士鄉文化孕育了北京的報業,使其成為中國新聞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會館雲集

清順治五年(1648),政府頒布“滿漢分城居住”的政策後,內城被禁止設立會館,因此舊京城的會館主要分布在外城,以今宣武地區最為集中,先後建有400餘處。有的地方在一條窄窄的胡同中就分布著十幾座會館。據統計,到解放前,僅大柵欄地區114條街巷中就有各省、縣級工商、文人會館103處。當時文人會館為士人的集結、交往提供了理想的公共空間,商業性質的會館為京城傳統商業文化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從而形成了大柵欄地區獨有的會館文化。如今,這些曾經繁盛的會館大多已變為民居,有的已被拆除。

會館的興建和發展,與古代科舉制度和商業經濟的繁盛有著密切關係。

科舉制度作為中國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從隋唐時期開始,到明、清兩朝有了很大的發展。

在舊中國,平民百姓進入仕途的正規辦法就是通過科舉考試,由秀才、舉人、進士一級級地考上去,直到中了狀元、榜眼、探花,才能授予御史、給事、國子博士等中央官職或府推宮、知州、知縣等地方官職。那時候,如果一個家族中有人當了官,別人都能得到好處,旁人也會對其另眼看待,所謂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也成為很多人終其一生追求的目標。

據統計,從明永樂十三年(1415)恢復科考,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停止科舉考試,兩朝先後在北京舉行考試201科,取進士51,624人,應考的舉子則是這個數字的幾倍。

每次考試期間,大批應試舉子從天南海北趕往京城,聚集在天子腳下。按慣例,各省要為應試舉子提供一定的單程路費,但抵京之後的食宿雜用則需個人負擔。由於很多人出身貧寒,這筆開銷常常困擾著他們。此外,每當會試發榜後,折桂蟾宮者一步登天,從此衣食無憂,而大批名落孫山者有很多滯留在京城各處,希望在三年寒窗後再次應考。這時,舉子們在北京的住宿飲食就成了一個大問題。外城大柵欄地區的許多居民騰出住房,掛出“狀元店”或“狀元吉寓”的招牌,供舉子們居住,而這類“狀元店”租金昂貴,有些貧寒子弟負擔不起,因此,迫切需要有為這些貧寒子弟提供在京城住宿和各項服務的機構。於是已經中試,榮登仕途的同鄉官員因曾親身經歷過這種落魄情形,便自發組織起來,召集在京的同鄉官員、富商、士紳和名仕共同出資,購置地產房屋,作為同鄉應試舉子的暫時棲身之地,“會館”便應運而生了。這種以接待舉子考試,或落榜者棲身再讀的會館,也叫做“文人試館”,其在嘉靖年間達到鼎盛期。櫻桃斜街東頭路北的“貴州會館”是一家省館,建於清嘉慶年間,後在道光、鹹豐之時,貴州赴京應試的舉子不斷增多,老館難以承受而又修建東、南、西、北、新、中諸館。其中“貴州中館”與老館在同一條街上。

光緒三十年(1904)科考制度終結,這類會館逐步失去了早期接待本籍舉子的作用,轉而成為本籍京宮及候選人員的下榻處。這裡也是同鄉宮吏及家屬、在京商入、學生聯絡鄉誼,互相照顧,並供祭祀鄉賢或燕集的場所。

還有一種是商業會館。北京自明清以來,隨著經濟的繁榮,工商業者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排除行業內部競爭,抵制欺行霸市和封建權貴的盤剝,同時也為從事轉運貿易的商人提供駐足、存貨、議事的場所,便集資興建了“工商會館”。大柵欄地區以江蘇、安徽、福建、廣東、山西等經濟文化發達地區所建的此類會館最多,且行業性質明顯。

小椿樹胡同路南的“山西盂縣會館”,是盂縣氆氌行(氆氌:源於藏語,是藏族的一種羊毛織品)商人在乾隆己酉年建立的商業會館;王皮胡同有廣東珠寶、香料商人籌建的、專供本省客商到京販賣貨物、歇腳、存貨、待售及與商界溝通信息的“廣東仙城會館”;西河沿街有浙江紹興銀號商人在清康熙六年修建的“銀號會館”(又名“正乙祠”),這些都是工商性質的會館,大柵欄地區諸會館的財產除了“主產”館舍外,還有許多“附產”。附產一般多是會館積累資金購入的房舍或同鄉捐獻的房地產,有的附產甚至大於主產數倍,占收入的絕大部分。

以王皮胡同的“廣東仙城會館”為例,由於其資金雄厚,附產不斷擴大,且大部分是位於繁華地帶的鋪面房:王皮胡同8間,大齊家胡同兩處22間,觀音寺20 間,大柵欄街12間,糧食店街74間,西柳樹井34間,這些主產和附產當時的租金收入相當可觀。

由於各省商業會館的逐步增加,各行會逐漸認識到,只有擴大團體組織才能與歐美強國抗衡。同時,官方也感到行會眾多不便管理。光緒三十二年(1906),經農工商部奏請朝廷批准,在虎坊橋路北陳氏古藤花館(今晉陽飯莊)成立“京師商務總會”,將所有行會性質的會館、公所等統納入“總商會”。到了民國二十九年(1930),這些會館、公所又改稱“同業公會”,其名稱及地址見下表。

民國時期,1日的科舉制度雖然廢除,但由於一些外省學生及商人還常駐留,會館又存續了一段時期,直到民國十七年(1928)後,中央政府遷都南京,大批在朝從政的外省官員亦隨政府機構南下,大柵欄地區的會館逐漸開始冷落蕭條。

國民黨統治時期和日寇占領時期,北京附近各省的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北京,一些會館的管理人員乘機抬高房價出租,而且有人將同鄉的這些公產逐漸變為自己的私產。大柵欄昔日的會館逐漸變成大雜院,管理人員只管收取房租,不對房屋進行修繕,不少會館因此破敗不堪,有的甚至倒塌。

195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頒布了《北京市各省市會館管理暫行辦法》,自第二年起,京城所有會館逐步移交北京市人民政府房管部門管理,歷經近500年的會館業從此畫上了句號。

梨園之鄉

眾所周知,宣武區素有“戲曲之鄉”的美稱,從清乾隆年間。大柵欄地區就聚集著眾多的戲曲班社、演戲茶園。在兩百多年的時間裡,居住在此的各劇種、各行當的名角乃至樂師、編劇等層出不窮。在這裡徽戲與秦腔、漢調合流,並借鑑崑曲、京腔演唱藝術的精華,終於在清道光二十年至鹹豐十年(1840~1860年)間,發展出一個新的聲腔劇種,這就是今天的國粹——京劇。大柵欄作為這個重要事件的發生地,見證了京劇的起源、發展與繁榮全過程。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九月二十一日是清高宗乾隆皇帝八十壽辰,安徽籍的鹽商江鶴亭在安慶組織了一個名為“三慶”的徽戲班,由藝人高朗亭率領,進京為皇帝進行祝壽演出。當時,盛大的表演從西華門到西直門外高梁橋,每隔數十步設一戲台,藝人們或弦歌高唱,或抖扇舞衫,前面台上的戲還沒歇下,後面又已開場,令人目不暇接。其中,高朗亭演出的喜劇《傻子成親》使乾隆帝龍顏大悅並大加封賞,因此轟動全城,此後受各家戲園邀請留在京城。當時,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庶民百姓,人人爭睹為快。

在三慶徽班走紅之後,先後又有“四喜”“和春”“春台”“三合”“嵩祝”“金鈺”等徽班入京。從乾隆末年到嘉慶初年,京華舞台中徽班陣容已遠遠超過了其他劇種戲班,其中“三慶”“四喜”“和春”“春台”最負盛名,時稱“四大徽班”,至此也拉開了京劇肇始的序幕。

早在清康熙十年(1671),清朝政府就下令“京師內城永行禁止設戲園”。但實際情況是“禁而不止”,嘉慶四年(1800)四月,清政府又再次下令“禁止內城開設戲園”,令文說:“向來京城九門以內從無開設戲園之事,嗣因查禁不力,夤緣開設,以致城內戲館日漸增多,八旗子弟爭逐歌場,消耗囊橐,習俗日流於浮蕩,生計日漸其拮据……”這一御旨禁止京城內城再開設戲園,而且將內城原有的戲園全部遷到外城。自清嘉慶至民國的百餘年裡,外城大柵欄地區的廣德樓、三慶園、慶樂園、廣和園、中和園、同樂園、文明園、開明戲院、第一舞台,這些京城著名的老戲園每天都是鑼鼓喧天,各大戲班爭相在此輪番表演,吸引著八方觀眾。當時還有詩描寫道:

廊坊頭二三四條,戲園薈萃人如潮。

迭官顯貴平民客,飲茶聽曲樂逍遙。

其中享譽京城的“四大徽班” 也多在這些戲園演出,為了方便,他們就住在附近大柵欄的各胡同中。其中“三慶班”寓居韓家潭(今韓家胡同),“四喜班”在陝西巷,“春台班”在百順胡同, “和春班”在李鐵拐斜街(今鐵樹斜街)。因此梨園界有句諺語:

人不離路,虎不離山,

唱戲的離不開百順、韓家潭。

豐富多彩的戲曲演出讓官員、文人、商賈無不喜愛。徐珂在《清稗類鈔》中記載:京城“販夫豎子,短衣束髮,每人園聆劇,一腔一板,均能判別其是非。善則喝彩以報之,不善則揚聲以辱之,滿座千人,不約而同”。

當時,京城還有許多同鄉會館也時常宴集。邀班演唱。公會宴開白晝間,嗷嘈絲管動歡顏,

新排一曲《桃花扇》,到處哄傳四喜班。

從上面這些詩句可以看出,凡遇到節慶佳時、婚喪嫁娶、會館祭祀,都是戲曲演出的好時機。舞台上的歷史演化、將相豪傑、道德教化、喜怒哀樂都借戲曲形象表現出來,為京劇的產生製造了濃厚的氛圍。

清道光年間,已有300年歷史的古樸、拙實的湖北漢調進京,其中著名藝人有王洪貴、李六、譚志道、余三勝,進京後他們多住在大柵欄地區。當時,徽班陣容強大,漢戲難與之抗衡。為了立足,又由於徽、漢兩個劇種在聲腔、表演方面有血緣關係,所以漢調演員進京後大都搭徽班表演,有的還成為徽班的主角。經過藝人們在舞台上的實踐,逐漸將徽、漢兩調合流,並在藝術上改變了西皮、二簧、吹腔、崑曲等諸腔雜奏的狀態,在聲腔、劇目、舞台語言、表演等方面進行融合創新,逐漸形成了一個以西皮、二簧為主要聲腔的劇種——皮簧戲,這就是現在的京劇。可以說,中國京劇的形成、發展,與大柵欄乃至整個宣武地區都有著不解之緣。

熟悉京劇的人都知道,在京劇史上有一幅聞名遐邇的名伶劇裝寫真畫。清《同光名伶十三絕》。該畫出自晚清畫師沈蓉圃之手,他將清同治、光緒年間(1862~1908)十三位享有盛名的崑曲、京劇演員用工筆重彩的畫法栩栩如生地表現了出來。民國三十二年(1943),此畫被書紳朱復昌在市肆購得,縮小影印才得以保存,這幅畫為研究近代戲曲史提供了珍貴的資料。當時,畫中這十三位名家大多居住在大柵欄或宣武地區。

自“四大徽班”進京京劇形成以來,京劇的主要奠基人,在梨園界聲望最高,譽有 “亂彈巨擘”和“伶聖”之稱的程長庚居住在百順胡同36號,與他並列稱為“三鼎甲”的張二奎和余三勝居住在石頭胡同,時稱“單刀叫天”的“伶界大王”譚鑫培居住在大外廊營1號,此院落從譚鑫培至譚孝增歷經六代。鐵樹斜街101號是清“同光十三絕”之一著名京劇旦角演員梅巧玲的故居,也是其孫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的誕生地。在京劇界被譽為“青衣泰斗”,也是梅蘭芳、王瑤卿的老師的陳德霖居住在百順胡同55號,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教育家,首創融青衣、花旦、刀馬旦於一體的“花衫”藝術流派的京劇旦角名家王瑤卿先生曾居於培英胡同20號。

其他從事戲曲的藝人、樂師、編劇以及服裝、盔頭、刀槍把子、樂器等製作人員,還有培養戲曲新人的如金福、雙慶、小和春、小嵩祝、小金科、小榮椿、富連成、斌慶社等科班,散居在大柵欄中的大小胡同,真是數不勝數。

這些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和眾多戲曲從業者寓居在此,彼此之間相互通婚,形成家族並且代代相傳,由此產生了濃厚的戲曲氛圍。今天,當我們走在這些胡同中,依然還可以看到保存相對完好的這些名人的故居。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