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中學

安康中學

陝西省安康中學始建於1905年年春,簡稱安中, 是安康市教育局直屬完全中學,陝西省級重點中學。學校占地90餘畝(含安康職業技術學院南校區原安康衛生學校,2015年規劃到安康中學辦學用地,占地面積3.2萬平方米,有建築面積43000平方米),分國中、 高中兩部兩址,其中,校本部(高中部)座 落在安康市育才路中段,占地總面積72 畝。學校先後獲得“全國先進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陝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先進單位”、“陝西省"創佳評優"活動最佳單位” 、“陝西省文明單位”、“省文明標兵單位”、“省視窗行業示範單位”、“安康地區千里精神文明長廊示範點”等稱號。並連續8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高中教育先進單位”稱號。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陝西省安康中學始建於1930 年春,是一所具有70年歷史的陝南名校, 現為安康市教育局直屬完全中學,省級重點中學。學校初高中共有60個教學班,學生4000餘人。高考上省線人數連續3年均保持在300人以上,年年都有學生被清華、北大、人大、復旦等名校錄取。

歷史沿革

體育場體育場

陝西省安康中學(簡稱安中)的辦學歷史,可以上溯到1905年。清朝末年,西方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播及安康。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興安知府金文同,依據清政府頒布的《奏定學堂章程》(1903年),創辦“興安府中學堂”於關南書院側(今安康職業技術學院東校區),以書院院舍為教室,招收高等國小畢業和同等學歷者入學。這是安康地區近代中等教育的開端,也是安康中學的建校初期階段。1912年(民國元年),興安府中學堂改名為“興安府中學校”。

1919年(民國八年)改稱“興安九縣聯立中學校”(簡稱九縣聯中)。1929年(民國十八年)冬,聯中時任校長許宏儒奉省教育廳令,籌辦“陝西省立第七中學”,並於次年(1930年)春開始招生。許同時被改任七中校長。

1930年秋,省立第七中學遷往新址三義廟(今老城五星街)。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秋,陝西省教育廳下令將省立第七中學改名“陝西省安康中學校”。同年秋,學校開始招高中學生,至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成為“三.三”分段制完全中學。1949年11月,安康和平解放。

1951年將校名改為“陝西省安康中學”並被確定為全省8所重點辦好的中學之一。1953年秋,學校由老城五星街遷往新城西門外蓮花池旁(即今安康中學所在地)。1958年8月,安康行署下文將安康中學劃歸安康縣領導,改名為“安康縣高級中學”,次年1月又收歸地區行署管理,校名為“陝西省安康高級中學”。

1969年10月,學校改名為“陝西省安康縣五七中學”,劃歸安康縣管理。1972年9月,收歸地區文教局直屬,校名恢復為“陝西省安康中學”,沿用至今。1978年再次被確定為全省首批16所重點中學之一;1989年10月被確定為全省24所重點中學之一。2006年9月被省教育廳確定為省級標準化中學。現為市教育局直屬單設高級中學。

1905年興安府中學堂

運動場運動場

1912年興安府中學校

1919年興安九縣聯立中學校

1930年陝西省立第七中學

1934年陝西省安康中學校

1949年陝西省安康中學

1958年安康縣高級中學

1959年陝西省安康高級中學

1969年陝西省安康縣五七中學

1972年陝西省安康中學

校容校貌

學校占地90餘畝,分國中、 高中兩部兩址 ,其中,校本部(高中部)座 落在安康市育才路中段,占地總面積72 畝,校內綠樹成蔭. 整潔幽雅,建築布局中軸對稱,錯落有致,教學樓、辦公樓、圖書樓、 電教實驗樓等建築齊 全,教學、實驗活動等設備齊全完善,具有獨特的校園文化氛圍國中部位於解放興安路,交匯處,占地18畝,有教學樓兩幢,綜合辦公樓一幢,圖書實驗樓一幢。“普九”使學校展現新姿,道路硬化、校園綠化,建成200米環形田徑運動場,室內外牆壁粉刷,門窗油漆一新。

辦學條件

學校設施

學校有3棟教學樓,能同時容納49個高中教學班;2棟學生公寓,可接受800名住宿生;1棟辦公樓,能同時滿足行政、黨辦、檔案、政教、教務、總務、工會、團委、保衛科等不同部門以及各種學生社團的工作與活動需求;4棟教師住宅樓,總建築面積11200平方米,可供144戶教職工安居;4個學生食堂,可接待全校2000多名師生就餐;1棟投資800多萬元,建築面積達8350平方米的科教綜合樓,能同時滿足圖書、實驗、電教、音樂、美術、書法、綜合實踐活動等教學需要;1座大禮堂,可容納1500名學生進行聯歡、集會。

教學硬體建設:有4萬2千餘冊圖書,教師閱覽室、學生閱覽室刊物齊全,全天開放;多媒體教室、電子備課室、階梯教室、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生物實驗室、生物標本室等均按教學需要配備,還建有陝南目前最先進的天文台一座;體育活動場地寬闊,有200m田徑運動場一個、綜合球類運動場一個。

教學軟體方面:建成並開通使用有“百兆光纖”校園寬頻網、校園廣播網、校園無線語音教學網、校園電話虛擬網、教師多媒體備課室、“安中網站”、《安康中學報》等。

辦學規模

學校占地48000平方米,建築總面積超過50000平方米。

由北向南依次分為體育活動區、教學辦公區、生活休閒區三大組團。現有三個年級,在校生3000餘人,有教職工180人。其中157名專任教師中,有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60人,中級教師61人;有省市教學能手56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有40餘人分別被確定為國家、省、市級骨幹教師培訓對象。

學校初高中共有60個教學班,學生4000餘人教職工230餘人。其中,獲高級職稱59人,中級職稱94人,特級教師4人,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人。17人被評為省市教學能手;50餘人分別被確定國家、省、市骨幹教師培訓對象。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8%。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質量優良,高考、中考在安康市一直保持領先地位。高考上省線人數連續3年均保持在300人以上,年年都有學生被清華、北大、人大、復旦等名校錄取。

師資力量

2003年7月,學校正式完成了向單設高中的過渡,成為安康市唯一一所市直屬省、市級重點高中。學校現有高中教學班36個,在校學生2600多人;教職員工150人,其中,120人具備本科以上學歷,29人正在攻讀研究生,教師學歷達標率98.5%;有高級教師46人,中級教師64人,特級教師4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中青年專家1人。

辦學成果

學校榮譽

經過多年的努力,學校先後獲得“全國先進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陝西省文明單位”、“省文明標兵單位”、“省創佳評差活動最佳單位”、“省視窗行業示範單位”、“省愛國主義教育先進單位”、安康市“千

里精神文明長廊示範校園單位”等稱號,並連續9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高中教育先進單位”稱號。

05年10月,學校體育俱樂部被國家體育總局確定為國家級青少年俱樂部。06年12月,學校被北京奧組委、教育部、省政府命名為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

辦學質量

1994年高考達省線人數首次突破100人大關,1999年突破300人大關。2002年、2004年、2006年二本線以上人數連續跨越400人、600人、700人大關。2007年高考,學校達一本線以上378人,達二本線以上738人。2011年高考二本線以上人數超過1300人,高考成績連續十餘年名列全市前茅,在全省享有較高知名度。

2012年高考,達二本線以上1581人,其中達一本線924人,達線絕對人數在全省近600所普通高中中位居第三。一名考生以693分奪得全市理工類第一名,被清華大學錄取,一名考生被校長實名推薦北京大學錄取,5名學生數學科獲得滿分150分,6名學生獲得市政府勵志獎。

學科競賽

每年組織學生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各類競賽活動,均取得良好成績。特別是在近幾年舉辦的全國中學生數學、物理、生物、化學等競賽中,各科均有多人獲得全國一、二、三等獎項,學校也多次獲優秀組織獎。如在2003年的全國國中數學競賽中,張立敏等7位同學獲全國一等獎;全國化學競賽中,有11名同學分獲全國一、二、三等獎;全國“創新寫作”杯作文徵文比賽中,袁希等三位同學的作文獲全國一等獎,潘蕊等7名同學的作文分獲二、三等獎;在2003年9月在安中舉辦的第二十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陝南賽區複賽中,安康、漢中兩地的63名考生中,安中就有12人入圍參賽。1995年以來,安中組織學生參加小發明、小製作以及各類學科競賽等活動,有600餘人(次)獲獎,50多名教師被評為優秀輔導員、優秀指導教師等稱號。

研究學習

2001年,安中作為陝西省32所研究性學習試點校之一,在高中一年級開展了“研究性學習”課程試點活動。建立組織領導機構,制定《安康中學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方案》,安排課時、安排人員,開放學校所有的圖書、實驗等場館和設備,協調社會各方關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支持鼓勵師生積極開展研究性課程學習。經過一年多的試行,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全校150個課題小組,撰寫論文115篇,評出一等獎作品18件、二等獎作品24件、三等獎作品22件。

在2002年4月舉辦的省“研究性學習”經驗交流會上,學校被省教科所評為“研究性學習課程試點工作先進單位”,選送的研究性論文和總結得到了省教育廳、省教科所的專家、領導以及與會代表的一致好評。

同年6月,省教科所組織召開的“研究性學習”經驗總結推廣會,安中“研究性學習”優秀課題小組在現場做了匯報。2003年,安康市“研究性學習”現場動員會就在安中召開。整理、印刷有《安康中學研究性學習優秀作品選》,做為校本教材向高一年級學生髮放。截止2014年,研究性學習已成為安中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在各年級各學科中展開進行,並以此帶動師生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改革。

教育教學

軍訓軍訓

學校每年都要召開一次教育教學研討會,鼓勵教師撰寫論文,大膽探索,勇於實踐,並將教師的論文研討與獎優評模掛鈎。近年來,先後有50多名教師100多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全國或省地(市)學術交流會上獲獎在報刊上發表;學校印刷、出版有《安康中學優秀說課集》、《安康中學教育教學優秀論文集》等作品。

學校在1999年被確定為“陝西省基礎教育科研項目學校”,語文教研組被評為“陝西省先進教研組”。現正在進行“全國教育教學‘十五’規劃(國家級)重點課題陝西子課題”—《學科課件庫建設及套用研究》,中國教育學會“十五重點科研課題”——《創新寫作教學研究與實驗》等課題的研究與實驗。

領導成員

黨委書記,校長:徐新人

黨委委員,副校長:王國強

黨委委員,副校長:宋朝軍

黨委委員,副校長:張禮俊

黨委委員,工會主席,紀委書記:劉崇民

相關新聞

105周年校慶105周年校慶

安康中學喜迎105周年校慶

2010年9月30日,安康中學花團簇擁、歌聲飛揚,數千名名師生、歷屆校友,社會賢達以及安康市各界政要共同參加和見證了安康中學建校105周年慶典儀式。安康中學高6 4屆校友、原陝西省副省長王壽森、省教育廳副巡視員王海波及市上領導方瑋峰、鄒明、崔光華、鍾順虎、楊平社、何少華等出席了慶典儀式。

原安中老領導、老教師、歷屆校友代表、安中全體師生以及恭賀單位代表參加了慶典儀式。副市長陳明主持慶典儀式。當天,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在慶典儀式上還為安康中學頒發了“優秀生源基地學校”牌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