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國

中國歷史上有三個安平王國,分別是東漢的安平王國、蜀漢的安平王國和晉朝的安平王國。

東漢

據史料記載,東漢延光元年(122年),漢章帝的孫子劉得被封為安平王,在信都郡建立安平王國,治所在信都(今冀州市舊城)。今阜城、饒陽、安平、南宮、深澤、武邑等地皆屬安平王國。後劉得的兒子劉續繼位。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春,黃巾起義爆發,劉續被義軍俘虜,被贖回後因犯大逆不道罪被殺,安平國被廢除。

蜀漢

蜀漢的安平王國的第一個王是劉理,劉理,字奉孝,是蜀國先主皇帝劉備的第三子,劉禪的異母弟弟,劉永的同母弟弟。劉備稱帝後,劉理被封為梁王。230年,因梁地遠在東吳,劉理被改封為安平王,成立安平王國。244年,劉理逝世,謚曰“悼王”,其長子劉胤即位。256年,劉胤逝世,謚曰“哀王”,其子劉承即位。劉承在位一年就去世了,劉承無子。

蜀漢景耀四年(261年),蜀後主劉禪封劉理的次子武邑侯劉輯為安平王。263年,魏國滅蜀,安平王國也隨之滅亡。魏鹹熙元年(264年),劉輯被遷往洛陽,拜奉車都奉尉,封鄉侯。

晉朝

公元265年,西晉建立,晉帝司馬炎封其祖父司馬懿三弟司馬孚為安平王,食邑40000戶,建立安平王國。

272年,司馬孚去世,時年93歲,謚曰“獻王”。其孫司馬隆即位為安平王,鹹寧二年(277年),司馬隆去世,無子,以其弟司馬敦為安平王。其後,司馬某、司馬邃之、司馬球相繼為安平王,直到413年,安平王國才被撤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