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外清真寺

安外清真寺

安外清真寺全名安定門外大關清真寺。清嘉慶年間建。占地500餘平方米,有大殿、教長室、講堂、男女沐浴室。大殿前有古柏。1990年重開。現在的清真寺是一座明清建築群。中軸線上,寺門、望月樓、屏門、大殿依次排列。兩旁有廡殿,並附有女寺。望月樓是伊斯蘭教獨有的建築,四周迴廊,密檐攢尖。大殿是清真寺的主體建築,由三殿連築而成,東西長55米,南北寬29米。前殿為單檐歇山式,後殿為八寶攢尖式。

基本信息

簡介

安外清真寺安外清真寺
清真寺始建年代說法有二:

說法一:始建於元至正六年(1356),傳說宋元期間有篩海尊哇默定的第三子篩海撒那定在北京東城建立清真寺;

說法二:始建於明正統十二年(1447),由明代後軍都督同知陳友捐資創建。寺坐西朝東,大門3間。今寺大門是1920年改建的。二門內有原來邦克樓(宣禮樓)的部位。垂花門內的庭院有禮拜殿,可容500多人同時禮拜。大殿的3座拱門都刻有《古蘭經》經文,南北各有保存明代建築風格的5間配殿和3間配房,均帶前廊。在南配殿的資料室里,存有各種版本的《古蘭經》,最為珍貴的是一本元代手妙本,文字精美,保存完好,還有埃及國王贈送的圖書等珍寶。現為北京市伊斯蘭教協會駐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