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敦秀

孫敦秀

孫敦秀,男,筆名蘇豐,著名書法家,著名書法理論家。曾在通州區文化委工作多年,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硬筆書法委員會委員、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理論委員委員,中國奇人藝術家會員、中日韓新書畫家友好聯盟理事、中外書畫名人研究院名譽教授。他擅長漢簡、漢隸書體,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書展,並被國內外多家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收藏。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數十年研習漢簡、漢隸書體,將漢簡、漢隸書體有機地融合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個人經歷

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書展,並被國內省、地級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及國外博物館收藏;

2000年書法作品獲“世界華人藝術大會”特別金獎;

2001年被新加坡神州藝術院聘為高級書畫師;

同年,書畫作品被山東書畫大賽暨國 際邀請賽評為特等獎;

2002年書法作品作為國禮送薩馬蘭奇先生收藏;

2007年被中華藝術學會、國際中華文藝學術學會授予“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

2008年為紀曉嵐故居題寫匾額及硯銘文;為電視劇《大明醫聖李時珍》題寫片名

2009年書法作品作為饋贈禮品饋贈台北市文化局

2010年為河南省南陽市“七十二漂風景區”題字,並石刻摩崖之上

2011年書法作品 被中南海收藏;

2012年書法作品被德國前總理施洛德收藏;

曾先後兩次成功策劃、組織全國性書畫大賽活動,獲得巨大反響;

多次在京內外舉辦個人書法展覽。

基本內容

孫敦秀,筆名習韜,祖籍 徐州豐縣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理論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硬筆書法史編審委員會副主任。現為通州區文化委員會副主任。

書法研習漢簡、漢隸書體,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書展,並被國內省、地級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及國外博物館收藏。2000年書法作品獲“世界華人藝術大會”特別金獎;2001年被新加坡神州藝術院聘為高級書畫師;同年,書畫作品被山東書畫大賽暨國際邀請賽評為特等獎;2002年書法作品作為國禮送薩馬蘭奇先生收藏;2007年被中華藝術學會授予“德藝雙馨”藝術家榮譽稱號。隨著對書法知識的積累及藝術的實踐,幾年來,編著出版了《書法小辭典》、《文房四寶手冊》、《書法幅式指南》、《中國文房四寶》、《毛澤東書法珍聞》、《中國硬筆發展史》、《文房四寶縱橫談》、《中國硬筆書法史》等書,並多次在專業報刊上發表書法理論文章,被收錄於《北京市書法家論文集》、《北京市第二屆鋼筆書法論文集》中,曾先後兩次成功策劃、組織全國性書畫大賽活動。三次在京內外舉辦個人書法展覽。

作品風格

孫敦秀在漢簡、魏晉碑帖的歷史演變中,沉浸於古籍墨典,尋根追源,與歷史的演變一起發展,在歷史的發展中加以提煉,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造——漢簡漢隸書法藝術。

縱觀他的簡牘帛書,不難看出在其書路歷程中作者對湖南長沙仰天湖楚簡的把握,篆書為之,用筆首尾出鋒,筆勢圓融流動,結字豐滿而取斜側之勢;不難分辨其對四川青川郝家坪戰國木牘篆隸的雜糅,筆法多用藏鋒圓筆,含蓄而有波勢;結字因字布排,或扁或長,或寬或窄,自由活潑。其作品亦有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天水秦簡,或則筆法草率,體勢傾斜隨意;或則點畫勻稱,秀雅質樸;或則藏露互見,大小參差,以篆筆為隸,以隸筆為篆,古樸稚拙,良多趣味。更顯居延漢簡既有筆勢波磔流動如顫筆水紋、結體正方的篆書,也有橫粗豎細似用扁刷書寫的隸書,也有章法疏密誇張開東漢《石門頌》章法先河的古隸書脈,也有結字取八分之意,橫勢扁方,筆法有波挑波磔主筆清晰的隸書魂魄。

簡帛書法也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明珠。簡帛的大量出土給戰國至秦、漢、魏、晉書法史增添了浩富輝煌的許多篇章。往事越千年。孫敦秀這些難得的古人墨跡韻味的簡牘帛書是我們研究書法藝術史論的最佳新史料。孫敦秀的這些簡牘帛書墨跡的出現,揭開了籠罩在金石書法上雕飾至再的帷幕,還原了書法歷史的本來面目。這是中華民族文化史上驚天地泣鬼神的盛事壯舉。

孫敦秀充滿著活力的書法藝術作品,給今日書法藝術創作中推陳出新追求時代感和個人風格提供了最佳的可供借鑑的形象資料。它所蘊涵的深髓博大的書法美學觀、藝術規律,以及體現在書法之中的中華文化思想,更是中國書法史、中華民族文明史上極其寶貴的財富。

品觀孫敦秀的書法,觀者能體會到的不止是唐詩宋詞的浪漫和詩情畫意,還能品味到“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和“獵獵戰旗殘仍在,將軍拔劍為國戰”的廝殺場面。縱橫馳騁在書法藝術里的孫敦秀,與其說他是位書法家,不如說他是一位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躍馬橫槍,馳騁沙場的大將軍。他運筆為劍、為槍,識墨為彈、為血。一筆在手,橫掃八方;藏秀於拙,力蘊於神;筆力險勁,戈戟森然;秀骨清相,心藏風雲;大氣磅礴,神采動盪,不禁令人熱血沸騰,激情震盪。

孫敦秀的書法作品極具收藏價值,不僅近幾年在收藏界的潤格一路走俏,而且在當今紙醉金迷、心地無歸的世界裡,能令你耳目清新,居安思危,不會為眼前一時之利而忘我,也不會為外面紅塵粉綠而找不到回家的門。

《精研墨碇書漢簡,奮舞柔毫寫敦秀》

作者:陳新剛

再收徒弟

筆墨飄香,桃李芬芳。2013年8月24日,書法家孫敦秀舉行收徒儀式,8個來自公安、環衛、教育等行業的書法新秀在舉薦人的見證下,行拜師禮。今 年8月24日,孫敦秀再次舉行收徒儀式,9名徒弟中最大的年齡超過60歲,最小的才9歲,一同恭恭敬敬向師傅行鞠躬禮。

過去一年,桃李芬芳,孫敦秀對徒弟們在書法領域的進步頗為滿意。8個徒弟中屬石祥輝年紀最小,成就卻不輸師兄師姐,只有15歲的他早在2005年就認識了孫敦秀,經過師傅指點,已經拿下了全國青少年書法大賽的金獎。另三位徒弟在市級刊物上發表了有關書法的文章四篇,同時刊登了多幅書法作品。教學相長,孫敦秀在帶徒弟同時堅持收集材料、編輯書稿,今 年7月完成了《中國文房四寶》的撰寫,此書已出版發行。

此次拜師的9個徒弟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有警察、記者、在校學生,還有退休老人。拜師儀式上,孫敦秀把傾心所著的書法專著送給了徒弟們,並殷殷寄語,期望徒弟們勤學苦練,更好地弘揚國粹,傳承書法藝術。

個人作品

作品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