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成達

孫成達(1905年-1930年08月),男,漢族,海南定安縣雷鳴鎮赤目坡村人,革命烈士。1924年底考取了黃埔軍校第二期,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8月在頂指嶺阻擊敵人的戰鬥中英勇犧牲,時年僅26歲。

基本信息

姓 名:孫成達 
性 別:男
民 族:漢族
籍 貫:海南定安
出生年月:1905年
犧牲日期:1930年08月 
孫成達,海南定安縣雷鳴鎮赤目坡村人,1905年5月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1919年,孫成達考上縣立第一高等國小。1922年高小畢業後,考取了當時很有政治影響的廣東省立第六師範學校,在那裡認識了許多志士同仁。1924年底,孫成達考取了黃埔軍校第二期,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5年6月19日,孫成達跟隨徐成章參加省港大罷工。徐成章任工人糾察隊總教練,孫成達任教練。廣州工人糾察隊成立後隊伍迅速壯大,共有隊員3000餘人6同年10月,徐成章從各個大隊抽調部分優秀隊員組成一個“模範隊”,把孫成達紀律嚴明、訓練有素的第七支隊全部編入該隊,委任孫成達為模範大隊長。他所帶領的模範隊和以後成立的“特別隊”,構成了王人糾察隊的骨千力量,出色地完成工人糾察隊所執行的任務。1925年10月香港罷工暫告結束後,孫成達被分派到地方指導農民運動。1926年任中共廣東區委農運特派員。1926年10月下旬,回瓊參加農民運動。12月,孫成達接到中共廣東區委通知,重返廣州省港罷工委員會。
1927年4月,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廣東國民黨當局於4月15日在廣州大肆捕殺共產黨員。當天晚上,反動軍隊包圍了省港罷工委員會大樓。孫成達等5名領導人正在三樓召開緊急會議,倉促突圍中,有兩位同志先後跳樓摔傷而被捕。孫成達急中生智,雙手撐著兩把雨傘從另一視窗跳樓突圍。脫險後找到區委領導同志,區委領導把發生的事變寫成密件(即“廣東區委關於蔣介石及其反動軍事頭目叛變革命和捕殺共產黨人對瓊崖地委的指示”),委派孫成達將情報挾帶回瓊崖,通知瓊崖地委迅速撤離。
4月20日,孫成達乘上從廣州開往海口的客船。他把自己扮成了商人,密件藏在罐裝食品的盒子裡。他見一個身套外褂的人在船上轉來轉去,定神一看是海口黃色總工會頭子邢覺非。原來,邢覺非在廣州受國民黨當局密令,要趕回海南捕殺共產黨人,並且已獲知孫成達返瓊的訊息。可是邢對孫只知其名而未見其面,而孫成達早就認得這個反動傢伙了。邢覺非一雙鼠眼滴溜溜地檢視著船上的每一個人,他走到孫成達跟前站住了腳問道:“客官,你認識孫成達嗎?”
“認識,認識!”孫成達坦然回答。
“我有事要拜託,你……”
“他就搭隨後那隻船!”孫指著後邊一隻船說。邢覺非默然離去。
21日午後,客輪抵達海口碼頭。駐守瓊崖的葉肇部得到國民黨廣東省當局信息,派出緝捕孫成達的稽查人員守在岸上。孫成達剛下船,就有一個稽查員湊過來問:
“你看見一個叫孫成達的人嗎?”
“他就在後客艙里。”孫成達說罷,與稽查員擦肩而過。
孫成達對海口的情況有點生疏。他不知道瓊崖地委駐地,因此只好在街上尋找相熟的同志。在中山路他遇見了地委委員陳垂斌,郭儒灝,由陳、郭帶到瓊崖農民訓練所會見地委書記王文明及委員周逸、陳德華。瓊崖地委接到廣東區委緊急指示,立即通知有關黨員撤離海口市。王文明、周逸等人當晚攜帶檔案乘汽車撤往樂會縣,地委機關及主要領導人免於洗劫之難。但當地委領導撤出不多時,瓊崖守備軍已於凌晨出兵,在邢覺非的指點下,先後圍抄了瓊崖總工會、農協辦事處、農民訓練所,解除了工人糾察隊。我黨一些來不及通知到的同志被捕犧牲。
孫成達協助王文明等人撤到樂會後,被派回到定安縣開展活動。他與定安黨組織領導人徐樹芳、洪卓英等人聯繫,並於4月28日在石井園村召開黨員和革命民眾大會,揭露和聲討蔣介石叛變革命、屠殺共產黨人的罪行,號召黨員和民眾繼續堅持革命。會後不久,全縣建立4個區委和一批農村黨支部,農民協會也鞏固發展起來。在此期間,孫成達又受瓊崖地委派遣,往返於瓊島與香港之間,一面將瓊崖情況向遷到香港的廣東省委匯報,一面帶回省委對瓊崖革命的指示,指導瓊崖地委在樂會縣四區召開重要會議,改建瓊崖特委,部署革命鬥爭。
是年秋,瓊崖特委派孫成達回定安指導武裝鬥爭。9月17日,孫成達、徐樹芳組織農民武裝配合馮建農帶領的討逆革命軍100多人攻打長嶺墟(今永豐鄉)反動民團,全殲該民團20多人,繳獲長短槍15支。戰鬥結束後,隊員連夜調往瓊山縣雙棍嶺,整編為瓊崖討逆革命軍。孫成達被任命為瓊崖討逆革命軍第一營營長。1927年9月下旬,為配合瓊崖總暴動,孫成達營長和馮建農連長率領討逆軍120多人南下萬寧,配合當地葉冬青帶領的農軍70餘人進攻和樂墟民團。敵人憑藉堅固的堡壘負隅頑抗。為了引蛇出洞,孫成達帶著戰士佯裝撤退,當民團團長李成春呼叫團丁傾巢而出追擊時,我軍立即組織反擊,殲滅了部分敵兵。
1927年11月中旬,瓊崖特委在樂會縣四區召開擴大會議,孫成達當選為候補委員。在此期間,特委將討逆軍改編為“瓊崖工農革命軍”,孫成達仍任第一營長,由東路總指揮徐成章兼任一營黨代表。軍隊整編後,孫成達隨同徐成章率領的東路軍南征,於11月25日收復被敵反撲而失陷的陵水縣城,重新組建陵水縣革命政權。12月中旬,東路軍揮兵進攻崖縣,先後攻占藤橋墟、新村港、崖城,使樂會、瓊東、萬寧、陵水、崖縣和定安東部地區的紅色區域連成一片。
1928年2月初,東路軍回師北上萬寧,在分界墟與國民黨三十三團激戰,徐成章在指揮戰鬥中不幸犧牲。我軍部分突圍後,孫成達、馮建農帶領兩個排的戰士轉入母瑞山,與定安縣委領導的赤衛隊30多人會合,改編為紅軍一個連,由馮建農任連長,孫成達兼任指導員,在母瑞山開展創建革命根據地的鬥爭。是年2月,瓊崖特委在樂會縣陽江墟召開中共瓊崖第二次代表大會,孫成達當選為特委委員。
1928年5月初,孫成達率領紅軍連挺出母瑞山,在文曲鄉攻打加城之民團,擊斃部分團丁。繳獲一批槍枝和食品,爾後收兵回加吊(光耀)村歇息開膳。不料,文曲民團聽見槍聲急報嘉積鎮蔡廷鍇駐軍,蔡師一部與文曲民團並進,包圍了加吊村紅軍的駐地。危急中,孫成達虛張聲勢,即令吹起衝鋒號,大聲發喊:“一連向左,二連向右,沖啊――”敵軍以為我軍兵力多,不敢冒進,我軍急速推倒後圍牆突圍。紅軍撤上馬鞍嶺,敵軍尾隨追擊。孫成達設下伏兵,居高臨下殲擊敵人,敵兵丟下幾具屍體驚惶逃遁。
1930年8月底,國民黨駐定安、瓊東縣海軍陸戰隊和地方民團聯合“進剿”內洞山革命根據地。孫成達率部分紅軍於頂指嶺阻擊敵人,掩護主力撤退。在戰鬥中他身先士卒,頑強禦敵,一次又一次打退敵人的進攻。完成阻擊任務後,孫成達身背7支繳獲的步槍,帶領戰士撤出陣地,不幸被躲在一棵樹後的敵兵擊中,英勇犧牲,時年僅26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