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慶平[楊氏太極拳傳人]

孫慶平[楊氏太極拳傳人]

孫慶平,男,漢族,1952年5月出生,江蘇徐州人,楊氏太極拳傳人、民間書法家、收藏家。

基本信息

孫慶平,男,漢族,1952年5月出生,江蘇徐州人,楊氏太極拳傳人、民間書法家、收藏家。
基本信息/孫慶平編輯
中文名:孫慶平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江蘇.徐州
出生日期:1952年5月
任職:楊氏太極拳傳人、民間書法家、收藏家
個人介紹/孫慶平
有言“高山出俊鳥,民間隱真人”這話確有道理。山高風急,雪雨冰霜,磨鍊鷹禽翅膀;民間人生百態,三教九流,淬鍊生存技能,風雲際會,斗轉星移,諸多名家隱而不露。楊氏太極拳傳人、民間書法家、收藏家孫慶平就是這樣一位“大隱隱於市”的民間名家。
1952年,孫慶平生於古城徐州世代書香門第。兄弟五人排行老二,人稱“二哥”,多有幾分親昵與愛戴。“二哥”自幼聰穎,好學上進,考取了中國東南大學機械系又自學經濟管理,獲得雙學歷學士,當上了工程師。至於鄉鎮企業家,民間藝術家,民間收藏家,省、市書法家協會會員等等頭銜都是人生歷程中的事,想有更多了解,那就讓我們走進他,一睹真容。
傳揚養生太極拳推手/孫慶平編輯
每當晨曦初露,無論春夏秋冬,在雲龍湖畔徐州美術館西側場地上,一位中等身材、形體矯健、穿戴利落的漢子一招一式地演練楊氏太極拳,他就是孫慶平。人們說他練拳的態勢,穩如泰山,動如脫兔,高山仰止,氣吞長虹。
每天總是第一個來到場地的一定是他,面南而矗,以意領氣,進入太極狀態,形神意也就融為一體了。相繼到來的學員或拳友,自覺隨後跟著演練。五、七遍拳後,二、三十人聚齊,接著教練推手。兩兩成對,搭臂摩肩,粘連粘隨,掤抨履擠按,張弛有度,氣意渾圓。“意趣環生味無窮,恰似楊柳擺春風。練到得心應手時,行雲流水一般同”是孫慶平推崇和倡導的“養生太極推手”的形象描繪。
上世紀八十年代,經社會名人靳吉德老先生介紹,孫慶平拜楊氏太極拳名家、劉式太極拳創始人劉慎吾先生為師練習太極拳,從此與太極拳結下不懈之緣。三是過年來,慶平每日練拳不輟,悉心研究,並在太極推手中體會、琢磨太極技擊的功能與原理,同時結合人體氣血運行、陰陽五行相生相剋和經絡學說,倡導創立了“養生太極推手”,深受人們的推崇。
2005年初春,恩師劉慎吾先生96歲高齡仙逝,孫慶平與眾師兄全禮安葬師傅,繼爾承先生遺志,免費傳授太極拳、太極推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多年身體力行、悉心教誨,孫慶平倡導的“養生太極拳推手”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愛好者紛至沓來,逐步形成了徐州市範圍內的養生太極推手朋友圈。
太極拳推手的養生健體與技擊功能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桃李滿園的孫慶平與師兄余永堂一起率領劉式太極拳代表隊,多次參加國內國際太極拳套路和推手大賽,摘金奪銀,每次都能取得驕人的優異成績,享譽國內外武術界。
為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傳頌太極文化精神,弟子們曾多次動意將恩師劉慎吾先生所傳拳術編纂拳譜,以備後學。前些年,也有集譜印刷成冊,去不如意。2010年,在孫慶平帶領下,組成四五人的編輯小組,歷時半載,編撰、刊布了《劉式太極拳》一書。此書圖文並茂,對劉式太極拳之拳架、套路、拳理等諸方面,經精心整理、細緻編撰,予以詳盡介紹和論述。一經問世,爭相閱覽,被譽為“實用的習練太極拳教科書”。
揮毫縱橫有雷聲/孫慶平編輯
孫慶平自幼喜好書法。幼年時,受徐州書法家陳曉民親授學習顏體楷書,後又拜顏體華世奎派傳人卓世增為師深造,並一直跟隨卓世增老師數十載,深得其真傳,形成了其顏體楷書渾厚雄壯,剛勁有力;雄奇偉岸,挺立秀攏;莊重而不呆滯,大度而又靈動;潛氣內斂而法度從容的風格。
多少年來,慶平總是擠出點滴的時間習練書法。他的日常生活,一是練太極拳,二是習練書法(有時也兼繪畫),這兩件事構成了他的主要活動內容。特別是在退休以後,清晨起來即到拳場,兩三鐘頭練拳、推手,經絡舒張、氣血通暢,神清氣爽;午飯後稍事休息,下午鋪紙、研墨,執豪揮灑,一練也是兩三小時,完全沉浸在書法藝術的海洋里了。
慶平原住市內吳莊小區,有畫室兼書房一間、鋪畫案一張,朋友來訪多在畫室敘話。談至高興處,即席揮毫,有贈送的、有索要的,總是客人欣然,主人歡心。後因臥牛山前奇石加工廠拆遷補償,慶平又於西郊南望山北購置三層樓一座,有院落、有廂房,過車門高大,護院“衛士”(狼狗)勇猛,好象有了幾分“土豪”氣。其實不然,慶平還是“二哥”,幾分儒雅、幾分忠厚、幾分義氣、幾分仁慈,這些都是展現在他那小樓二層一百多平米的畫室兼書房裡了。畫案寬大了,還不是一個,三個畫案品字型擺設,或書、或畫各得其用,友人、同好來多了也不覺得擁擠,海闊天空,雲捲雲抒。
人云:文如其人,書如其人,畫如其人,此話確有見證。慶平為人忠厚仁義、正直大度;顏真卿一生剛正不阿,愛憎分明,疾惡如仇,直言敢諫,耿直一列,愛國愛民,不屈不撓,直至如一,這些也滲透在顏體書法藝術之中。慶平喜愛顏體在情理之中,但喜愛一輩子,始終如一,幾十年都是在習練顏體,確也難能可貴。正因為始終如一,堅持不懈,所以慶平的書法造詣達到了較高的藝術境界,爐火純青,登峰造極。他的書法作品多次參加省市書展獲得好評和獎勵。兩次入選參加美國華人書法展,當地報紙曾有報導。慶平書法產生了很大影響,不斷有人前來請書寫店面,或大堂書匾額。每逢春節來臨,必將參加書法家協會組織的義寫春聯活動,遒勁的筆力融入新年喜慶,贏來一張張感激的笑臉!
“忠厚傳家遠,詩書濟世長”,是慶平常為知己好友書寫的楹聯,這是他的持家之道、為人之道,也是他的書法藝術的精神風貌。
記得,一次同游徐州名勝“掛劍台”,即興賦詩一首:“每經此地心愧然,重情重義慕先賢。思齊何必自行穢,舉手抬足伯仲間。”慶平回舍,揮毫躍然紙上,雄健瀟灑的墨寶使千古佳話與當代情緣融為一體,構成永恆!
書畫奇石總關情/孫慶平編輯
從雲龍湖五A級風景名勝區向西,到加勒比遊樂中心向南,不遠就到了慶平的南望別墅。三層樓房,面對青山如黛,東廂房門前壁鑲嵌著各類奇石。從這裡開始,整個院落室外室內,到處布滿了各類奇石。樓房內更是怪石嶙峋,琳琅滿目。數百件奇石藏品中,靈璧石的金蟾、神龜探海等被奇石收藏界意為珍寶,曾有多位國內著名收藏家欲重金換取,慶平都未割愛。
說起慶平愛好收藏,已有幾十年的歷程。十多年前,他就別具慧眼地在西郊臥牛山南麓購置了一片破廠房,專門放置他收藏的各種奇石。石頭的種類很多,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大小不一、形態各異。靈璧石最多,呂梁石次之,還有長山石、嶧山石、南陽石等等。大的重數噸,比大象還大;小的幾十克,如雞蛋般大小。天然彩石最是珍貴,越大越是稀奇貴重,這樣的珍品就收藏了十多塊。
好馬要配好鞍,好石要配好座。多年來,慶平為給奇石配座,專門聘請工匠製作,包吃包住,工錢優厚。很多時候,收購來的石頭需要刷洗、打磨,剔除污垢、雜質瘢痕,然後根據不同形狀配以各式底座。修飾、安裝好底座的奇石才真正成為奇石,在形態和審美意境上會產生質的飛躍,無不讓人拍手叫絕!
曾有一位年輕小伙為慶平修飾奇石,慶平如兒女般相待,不僅吃喝,還添加新衣、送禮物質,禮遇有加,小伙感激泣零。此不僅證實慶平對奇石的喜愛,也可看出他的仁慈和寬厚。
要說慶平的書畫收藏,那要上到他的二樓的書房兼畫室,一百多平米的畫室四壁掛滿了各種書畫,總有一百多幅。年代較遠的有宋元時期名家的,較多一些的是清明時期或晚清時期的,最多的是近代名家的大作。每當至親好友前來,這是慶平最高興的時候,欣賞完奇石觀看名人字畫,或研討過字畫再賞奇石,每每神采飛揚,樂得合不攏嘴。
慶平的收藏還在繼續,每當有新的斬獲,慶平會在微信朋友圈裡展示一番,先讓好友們飽飽眼福,品評品評。當然,好友們沒忘記點個讚!
勝敗亦在快樂中/孫慶平編輯
好者為樂,慶平喜好多,快樂也就多了。前時,慶平在微信上發一視頻:是兩隻蛐蛐相鬥的全過程。兩隻都是職業選手,未斗即發威,其勢如大將軍叫陣!發威吱吱叫陣後,裁判法令開始,兩位將軍勇猛向前,你來我往,或叮咬或纏鬥或摔打或猛撲,你死我活,輕傷不下戰場,重傷依然戰鬥!蟲意兒雖小,戰鬥精神感染人,觸目驚心!
慶平喜愛鬥蛐蛐,也是從幼年時期開始的。小時候,就記得他家有各種各樣的蛐蛐罐。有陶土的、有陶瓷的、有竹筒的、有用土磚琢磨的等等,也是大小不一,形態各異。慶平最喜愛的是一個用老城牆磚雕刻的蛐蛐罐,上面還刻著蓮花。慶平說,這蛐蛐罐能夠保潮濕,蛐蛐放裡面舒坦。
乾一行愛一行專一行,是慶平的人生信條,所以他無論乾什麼,都能搞出些名堂來。
每天清晨,慶平還在藝術館旁邊的拳場練拳,不妨前去與他比劃比劃、推推手;或去南望賞奇石,到那書房兼畫室揮毫潑墨,也是人生趣事。樂哉樂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