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叔炎

孫叔炎

叔炎,原名孫茂旭,蜀中人士,熟諳經史,長期從事於古典文學的研究與教育。2005年開始詩詞創作,其作品發表於《芙蓉》及嶽麓書院等雜誌上,深得好評。慣以美文的形式展現東西方文化,其文章淡雅沖和,引經據典,雋語名章,層出不窮。2013年5月,出版文學隨筆《離離:情漠漠魂離離那些詞那些事》。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叔炎,原名孫茂旭,男,1983年10月21日出生於四川樂山。自由寫作者,國學研究者。自小父母離異,與母親相依為命,生活艱難,卻依然不墜求學之志,廣泛閱讀了各種典籍。

2005年 以網名“內聖外王”流連於唐詩宋詞論壇,發表個人詩集《日新集》、《致知集》。

2008年,畢業於四川天一學院。

2009年 因崇拜章太炎,遂自號叔炎。(章炳麟,字枚叔,號太炎。取叔炎二字)

2010年 在莆田南少林傳清法師處學習佛法,並教授國學。

2011年 入住中國聖城曲阜,系統教授四書及古典文學。此期間,兼習古琴與書法。

2013年 出版文學隨筆《離離:情漠漠魂離離那些詞那些事》

國學語錄

如果說西方政治是用手投票,那么孔子就是以腳投票,這裡不行,我換一個地方試試。

孟子是倫理推己及人,王道推國及國。沒有統一的意思。

劉邦重農抑商,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戰國時商人階層崛起,出了個竊國大盜呂不韋。

一個人寫錯字叫錯別字,一群人寫錯字叫假借字。

經史,經史,一定要三歲讀經,三十歲讀史。

佛經《維摩詰經》,搶占了儒家大量的市場份額。

講了幾千年的孝悌,好也好在這裡,壞也壞在這裡。試問一個官員,私德再好,公德心就有么?自古忠孝不兩全,一個孝子,未必能顧念國家利益。但是現在既要培養私德,也要培養公德。

其實,能一以貫之孔子的東西,不是忠恕,而是禮樂。

一直以為,中國最愛哭的兩個人是唐衢與林黛玉,一實一虛,形象極其典型。

道教一直有一股反老子的逆流,試看葛洪的《抱朴子》便見分曉,怪只怪,老子不講長生之術,只說身體是人的禍患。

中國第一個愛狗人士,大概是宋朝的徐積,《宋元學案》里講他養了幾十條狗,一條也不捨得賣,這就叫存天理。

自古談孝太多,談慈太少,看看蘇軾黃州辦“孤兒院”與曾鞏的《禿禿記》就明白了。父母養子,這是個責任問題。

宋代政治的失敗,始於台諫的獨立。

個人詩詞選

無題

(一)

新愁澆酒與誰溫?雲色陰沈曲斷魂。待到凜風摶雨過,梨花幾片不留痕!

(二)

凝墨潑成千點愁,信箱有夢倩誰收。三年未許為親客,閒看東風竟自由。

(三)

吹面東風縷縷情,憑欄白鷺踏歸聲。痴心恰似春江去,別有蘭舟幾處橫。

(四)

獨上高樓花百殘,沙鷗聲斷意闌珊。碎紅曳影無人問,都向西風作嫩寒。

(五)

不向陰云敞舊懷,壯心雷鼓共徘徊。明窗付與清風管,一任雨絲拂面來。

(六)

短劍鳴牆實足夸,東洋風雨漸無涯。問君何待青鋒老,寒氣猶能透茜紗。

(七)

堪破情關路不長,簫中清冷訴滄桑。痴憐池上春心碎,一片殘紅是夕陽。

(八)

忍將心語剪成詩,醉夢頻頻猶自欺。又到寒風催傍晚,門前柳絮不矜持。

(九)

如絲舊事頻頻綰,醉裏低吟敵夜寒。惱恨北風無故起,長街落葉逐成團。

(十)

漫將離怨托絲竹,閒宿東堂對月孤。最是無情欄外草,一簫吹得盡荒蕪。

(十一)

禪意能消俗世塵?可憐寒水不逢春。詩書佐酒杯難舉,只為座間少一人。

(十二)

懷揣離辭意若何,深山老去惜清波。江邊不見遊人影,惟有紛紛落葉多。

(十三)

默默依山自不群,閒裁錦字采香芹。此身應出檻門未?登頂問他一片雲。

(十四)

爐中心事幾成灰,風景眼前酒一杯。惆悵日沈煙渺處,何人吹笛把家回。

(十五)

出門行急發如雪,山路遙遙一老翁。此去不獨迎子女,可能市上又開工。

(十六)

無妨花事事寒風,雪助山清也大功。只是歸來行步老,時時笑殺白頭翁。

(十七)

舊事飄零一葉微,臨樓早被暮寒圍。無情最是望中雨,平野蒼茫著草飛。

(十八)

含煙碧草玉池東,西子樓前淡淡風。幾個兒童將曲唱,時時聲到竹林中。

(十九)

到底多情瘦不禁,水分雲隔兩難尋。遙知當日別離處,滿眼黃花古道侵。

(二十)

寢台東角落輝多,倚聞鳴鴉意若何。一日詩聲三萬卷,翻然趁月入南柯。

減字木蘭花

枕邊絲亂,誰向煙雲說聚散?夢也成冰,剩得琵琶指上聽。

問君何醉,歲月從來杯酒內。莫去憑欄,天外流鴻影正單。

《離離》摘錄

孫叔炎 孫叔炎

飲盡風雪後,香暖鴛鴦被。一夜的纏綿,仿佛就是將身體當作情感的驛站,將情感當作人生的光影。這過程,是一場似是而非的遊戲,在繁華處洶湧,亦在繁華後寂滅。明天過後,誰也不會忍受離別,誰也不會埋怨緣淺。

曾經看過滄海的人,再難為淺溪俯首折腰。其實,淺溪的清雅別致,也是滄海所無的。所以,真正愛上一個人,哪怕一滴水珠都是你的滄海。

幸福的終點不是無路可走,而是走到了一個岔路口,原本牽著的手彼此掙脫,去尋找另外的幸福。

人一旦做了時間的奴僕,就有許多的留不住。留不住一縷清風,一片雲彩,一輪圓月。夢易碎,情難收,有的東西,往往在你愛不釋手的時候釋手,卻很難在不捨得的時候捨得。歌妓的那句話,仿佛表示自己一刀兩斷,清醒決絕。其實,到底只是一時負氣之言,古人云:“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愛越深,恨越切,原本就是一種迷惑,迷惑得連愛恨都無法看清。剪不斷理還亂的心緒,化作花火,不多時,已被淚雨冷卻。

自古,紅顏是蝶,塵世是網。無論飛多遠,到最後都會發現,自身終究穿不過一個結。如果上蒼讓她們不再破繭,是否就會少許多波折,許多坎坷,從而平平淡淡地度日。然而,不知是誰,總是在把情懷變淡,把生命變薄。有時覺得,她們只不過是舊時代的戲子,她們當中的每一個都按下心素,粉墨登台,但演繹的並不是真實的悲喜。煙花灼熱天際,卻把冷留給了眼睛,而她們眼裡的煙花,也都是別人的成全。

也許,前世,你們都是花,而今生,你開在了初春,他開在了仲夏。縱然你相信前世的約定,但也找不到關於他的一點線索,錯過就是錯過。如果今生注定錯過,那么即使有感天動地的相聚,也難逃一場曉風殘月的別離。我寧願,在奈何橋上,喝下一碗孟婆湯,然後淡然地轉身離去。

也曾在江南煙雨里,羨慕一條小船的悠然適意;也曾在滴水屋檐下,羨慕一隻風鈴的樸素安寧。其實,每一份從容淡泊的背後,都承載著一份重量,這份重量,叫做使命。世間萬事萬物,都有著各自的使命,也許你是被迫,我是自願,但我們仍要帶上它,趕赴一場人生的春宴。

不知聽誰說過,假若你在熱戀時,可以在月下定情盟誓;假若你孤獨時,可以去仰望月亮,祈求團圓。古往今來,只有它守在天際,照著你,也照著他。

一句善意的謊言,抵得過一百句無法兌現的誓言。

多少此間魂斷事,都緣一面女兒窗。魂斷何處?相信依然歸依在那座樓前,那扇窗下,駐足,凝望,橋上的風景,漸漸和她自己,一起成為後人眼裡的風景。

唐代曹鄴有兩句詩:“見多自成醜,不待顏色衰。”平常一對漂亮夫妻相處久了也會產生審美疲勞,何況擁有三宮六院的皇帝?所以他永遠是走馬觀花,沒等你衰萎就一笑而過。

是的。人無聊、空虛、寂寞了,隨手翻開記憶,會看到很多很多廢墟里的東西,比如錢包里他或她的相片,比如某個季節互寄的明信片,比如一封撥動心弦的情書……。這些,沒等到泛黃,就匆匆的被你放一把火燒成灰燼,原本以為時間會將它冷卻,然而腦海的深處,仍然有擦不掉的余灰。

罪魁禍首就是那光陰,它從不為任何人駐足回首。

情有時殘酷的像一場大雪,覆蓋了歲月的所有蒼翠,所有溫情。一路行來,人們來不及回首留下的傷痕,便已被雪一一抹平,然而有的人卻一步紅塵,一步回顧,宣布自己不再想了,不再愛了-----要充當過去的角色。而待到冰雪消融時,便躲進濃濃的雲霧裡面,以為別人看不見,猜不透,然後像貓一樣舔著自己的傷口度日。

記得吳文英有《尉遲杯》詞:“笑從前,醉臥紅塵,不知仙在人境。”請允許我斷章取義地理解它,我們常說神仙眷侶,神仙眷侶,可現實卻是,得到的前一秒,對方是神仙,得到的後一秒,對方是凡人。所以有人會說,緣分真的是自己丟失的。怨不得人,只怨當初不知仙在人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