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調

孤調指到宋末為止只有一個詞人寫過一首、再沒有第二首的詞調,稱為孤調,如寇準的《江南春》、黃庭堅的《望江東》,都是孤調。

詞牌孤調

指到宋末為止只有一個詞人寫過一首、再沒有第二首的詞調,稱為孤調。例如
寇準《江南春》:“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江南春盡離腸斷,萍滿汀洲人未歸。”
黃庭堅的《望江東》:“西頭隔煙樹。望不見、江東路。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攔住。燈前寫了書無數。算沒個、人傳與。直饒尋得雁分付。又還是、秋將暮。”

佛學術語

孤調:小乘之證果。不調度他,獨調度己,而解脫生死也。止觀三上曰:“若入無餘,但有孤調解脫。”輔行三之一曰:“灰身故無身,滅智故無智。獨一解脫,故云孤調。”四教儀曰:“若灰身滅智,名無餘涅槃,又名孤調解脫。”

音樂孤調

孤調(soleá)是一種最基本的佛朗明哥曲式,可能發源自於西班牙最南部安達魯西亞的塞維亞或加地斯。 通常只使用一把吉他伴奏,調性是 phrygian,用基於第六弦 E 的"por arriba"彈法。而 "Buleria por Soleá" 則是用基於第五弦 A 的"por medio"彈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