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及其創造的

《孤獨及其創造的》,是一部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小說作品。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 者: (美)保羅·奧斯特 著,btr 譯
出 版 社: 浙江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9-1-1
* 字 數: 136000
* 版 次: 1
* 頁 數: 201
* 印刷時間: 2009/01/01
* 開 本: 大32開
* 印 次: 1
* 紙 張: 膠版紙
* I S B N : 9787533927158
*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小說 >> 社會
定價:¥20.00

編輯推薦

因為唯有孤獨的黑暗中,記憶的工作才會開始。
保羅·奧斯特動人自傳
一幅隱形人的畫像 一部回憶之書 一段跨越時空的隱秘家史
對於生活與家庭關係令人感動的、觀察入微的描摹。
——《紐約時報書評》
孤獨及其所創造的》是一部很難歸類的出色的作品,部分回憶錄,部分其父的傳記,部分自傳;它也是對失落、家庭中的愛、父性和記憶的一次沉思。印象主義、細緻、有時又極其感人,它在奧斯特的作品中相當獨特……《孤獨及其所創造的》樹立了奧斯特的聲望。
——《加州文學評論》
很奇怪,奧斯特的處女作或許更適合留待讀完這位作家的的其他作品後來讀,書中描述的一些情形與它們後來在虛構作品中的化身有著神秘的相似性。
——史蒂芬·漢密爾頓(蘇格蘭作家)

內容簡介

保羅·奧斯特自傳作品,穿越層層迷霧,對父親、家庭、自我身份的神秘追尋。

作者簡介

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
1947生於紐約,是小說家、詩人、翻譯家和電影編劇,曾和王穎合導電影《煙》。《紐約時報》曾將他形容為“穿上膠鞋的卡夫卡”,其作品《紐約三部曲》、《孤獨及其所創造的》曾引起文壇熱烈討論,作品中接合了歐洲風味的前衛、感性,筆端帶點憂鬱,文體清澈,並擅用嘲諷式的象徵主義;此外,他經常運用文學遊戲使故事生動,並在每一本新書中鞭策自己徹底重塑風格,是勇於創新的當代作家之一。

目錄

一個隱形人的畫像
記憶之書
奧斯特的非典型傳記

書摘插圖

一個隱形的畫像
某一天,生命猶存,那個人擁有最健康的體魄,甚至還算得上年輕,不知疾病為何物。一切如常,仿佛會永遠如此。他度過一日又一日,獨善其身,只嚮往著前面的生活。然後,突然之間,死亡不期而至。他微微嘆了口氣,重重倒在椅子上,而這便是死。這么突然,沒有留下一點思索的空間,不給大腦任何機會來想出一個或可安慰的詞。除了死亡,除了人難免一死這個無法簡化的事實,我們一無所有。久病後死去,我們可以順從地接受。甚至連意外死亡,我們也可以歸咎於命運。但對於一個沒有明顯原因便死去的人,對於一個僅僅因為他是個人便要死去的人,死亡將我們帶到一個離生與死的隱形邊界如此接近的地方,以至於我們不再知道我們在哪邊。生變成了死,仿佛死一直擁有此生。毫無預警的死。也就是說,生命停止了。而生命可能在任何時候停止。
三個星期前,我得知父親的死訊。那是周日的早晨,當時我正在廚房為小兒子丹尼爾準備早餐。樓上,我的妻子還在床上,賴在被窩裡,享受著多睡幾小時的奢侈。鄉村冬日:一個寂靜的、木煙繚繞的、雪白的世界。我滿腦子想著前夜一直在寫的那篇文章,正期待著下午能夠重新回去工作。然後電話鈴響了。我馬上知道麻煩來了。沒有人會在星期天早上八點打電話來,除非有不能等的訊息。而不能等的訊息總是壞訊息。
我無法把事情想得更好些。
早在我們收拾好行李、踏上赴新澤西的三小時車程前,我便知道我將不得不寫下關於我父親的事。我沒有計畫,對這件事意味著什麼也沒有確切的想法。我甚至想不起曾為此作過決定。只是一種確信,一種從我獲知訊息那刻起便開始強加於我的責任。我想:父親去了。如果我不快點行動,他的整個一生將會隨之消逝。
如今回首,即使迄今不過三周,我依然覺得那是個相當奇特的反應。我一直猜想死亡會令我麻木,悲痛會令我癱瘓。但現在它已然發生,我卻沒有流下一滴眼淚,沒有感到世界在我周圍塌陷。我以某種獨特的方式,對接受死亡做好了極佳的準備,即使它如此突然。使我不安的是一些其他事,一些與死亡及我對死亡的反應無關的東西:我意識到父親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他沒有妻子,沒有依賴於他的家庭,沒有人會因他的缺席而改變自己的生活。就零星的朋友而言,或許會有短暫的驚愕,會因為想到生死無常而嚴肅起來,一如念及喪友之痛,隨後是一小段哀悼期,然後便什麼都沒了。最終,就好像他根本未曾活過。
即使在他去世前,他就已經一直缺席著;與他最接近的人們早已學會接受他的缺席,將之視為他存在的基本特質。既然他死了:人們也不難接受他已永遠離去的事實。他生命的特性使人們對他的死已有準備——這是預料之中的死——如果人們想起他,當人們想起他,那也會是模糊的,至多是模糊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