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風雲團

季風雲團

季風雲團,英文名為monsoon cloud cluster,解釋為指發生於熱帶印度洋、南亞和東南亞一帶的與季風有關的雲團。這種雲團出現在西南季風與偏東風構成的季風槽中,南北寬度可達10個緯距,東西長達5-20個經距。

簡介

季風雲團 季風雲團衛星雲圖

季風雲團是指發生於熱帶印度洋和東南亞一帶的與季風有關的雲團。冬季位於5—10°N,自6月中旬開始,隨季風的推進,有爆發性地向北發展,8月推進到20—30°N。

由於這種雲團和西南季風活動有明顯聯繫,故稱季風雲團。它是地球上規模最大的雲團,南北寬可達10個緯距,東西長達20—40個經距。在這種雲團中,經常發生季風低壓,自孟加拉灣侵入印度東北部和緬甸,造成該地區的特大暴雨。

定義

季風雲團(英文:monsooncloudcluster),是發生在熱帶洋面上東北信風和西南季風所構成的輻合區內,且偏於西南季風一側,水平範圍大於7個緯距、生命史1天以上的亮度很大的雲團。

發展

當季風雲團在熱帶洋面上維持並遇到合適的環境條件時,可以發展成熱帶低壓,熱帶氣鏇或颱風。季風雲團發展、加強的主要標誌是雲團的東南部位有西南方向的大範圍對流雲帶,雲團的邊緣有向四周兩個象限以上的流出奮雲羽。前者表示低空有充沛的水汽供給;後者表示高空有輻散場選加。季風雲團是赤道輻合帶(ITCZ)雲帶的主要組成部分,是輻合帶降水的主要成員。

各季季風雲團約位於5一10°N。自6月中開始,隨著夏季風的向北推進,季風雲團也突然向北發展,到8月從可北移到20~30°N。在北移過程中經常分裂為尺度較小的熱帶雲團,但穩定後,又合併為規模較大的雲團。對印度半島降水有重要貢獻的季風低壓,經常從這種雲團中生成。

季風雲團季風雲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