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1907~1977)

孟小冬(1907~1977)

1936年在上海黃金大戲院演出《捉放曹》、《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盜宗卷》、《打鼓罵曹》等,中途因病輟演。 1939年曾與金少山合演《搜孤救孤》。 1947年,在上海一次堂會演出《搜孤救孤》(飾程嬰)。

孟小冬(1907~1977)

正文

京劇女演員,工老生。原名若蘭,學名令輝,北京人。祖父孟七是清同治、光緒年間文武老生兼武淨演員,父孟鴻群、叔父孟鴻榮(藝名小孟七)亦擅文武老生。孟小冬9歲從舅父仇月祥學孫(菊仙)派老生,童年曾在無錫上海演出。14歲在上海共舞台演出《宏碧緣》,飾駱宏勛,因扮相英俊,嗓音寬亮,博得觀眾讚賞。1924年離滬到北京後,向京劇音樂家、名琴師陳彥衡學譚(鑫培)派唱腔,又得譚派名票王君直指點,並與言菊朋切磋技藝,復拜陳秀華為師,在三慶園、新明戲場首演《探母回令》、《打鼓罵曹》(由名琴師孫佐臣操琴),取得成功,城南遊藝園因邀充台柱。兩年後,組班在北京天津演出《南陽關》、《烏龍院》、《桑園會》、《轅門斬子》、《李陵碑》等劇。後拜余叔岩為師,出字收音、行腔用氣、身段神情,皆得余氏師傳。1936年在上海黃金大戲院演出《捉放曹》、《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盜宗卷》、《打鼓罵曹》等,中途因病輟演。返京後,繼續向余叔岩學戲。1939年曾與金少山合演《搜孤救孤》。1943年,余叔岩晚年,仍帶病為她說戲。1947年,在上海一次堂會演出《搜孤救孤》(飾程嬰)。其時,她的藝術已達到成熟階段,但這也是她最後一次舞台演出。此後赴港定居,課徒授藝。1977年 5月26日病逝於台北。門人整理她的錄音資料,出版盒式錄音卡《凝暉遺音》,收錄她各個時期的清唱吊嗓資料,胡琴伴奏大多出自余派琴師王瑞芝。孟小冬口齒清晰,四聲熨貼,嗓音清潤蒼勁,立音強,善用丹田氣,無女聲尖窄之病;做功大方穩重,眼神尤佳;扮相秀雅,身材適度,無脂粉氣。代表劇目有《捉放曹》、《失、空、斬》、《搜孤救孤》、《珠簾寨》、《盜宗卷》、《打鼓罵曹》、《武家坡》、《烏盆記》等。

孟小冬(1907~1977)孟小冬(1907~1977)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