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儀古鎮

正儀古鎮

原正儀鎮位於江蘇省崑山市西郊,距崑山市區10千米,陽澄湖東南岸,是崑山三寶之一併蒂蓮的故鄉和崑曲的發源地之一,又是江南魚米之鄉;滬寧鐵路、滬寧城際、312國道橫貫境內,有主航道婁江、吳淞江、界浦河等;據考古證實,正儀古鎮是一座具有6000多年文明史的古鎮。

基本信息

簡介

原正儀鎮位於崑山市西部,距市區10千米。滬寧鐵路、312國道橫貫境內,有主航道婁江、吳淞江、界浦河等。元末江南富家顧瑛宅第顧園位於鎮北,園內有並蒂蓮池(亦稱東亭荷池)。1949年為正儀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改鄉,1988年改鎮。1997年,面積64平方千米,人口3.5萬,轄協心、車長、駙馬堂、綽墩山、民權、刀涇、曙光、正儀、燕橋浜、東北、姜巷、旗南、五三、五二、五一、五四、郁港、方向、幸福、姚家港、群南、群北、北洲、榮心、富塘、黃泥山、榮明、張涇廟、大眾、漁業、榮亭31個村委會和並蒂蓮、銀杏2個居委會。2003年撤鎮,婁江河以北區域(綽墩山、正儀、榮亭、陽澄湖、通澄、黃泥山、正儀漁業7個村及銀杏、薔薇、芙蓉、農場、並蒂蓮5個社區併入巴城鎮,婁江河以南區域(馬莊、群星、景村、南星瀆、燕橋浜、姜巷、大眾7個村)劃歸玉山鎮管轄。

教育

轄正儀中心校、正儀中學、黃泥山國小、中心校附屬幼稚園、翡翠灣幼稚園分校、新城幼稚園

交通

市鎮公交126路、128路、129路;區間公交204路(吳淞江客運站-通澄-體育中心)、271路;蘇州園區111路;途徑公交118路、117路、137路、C1;游線公交(已撤銷)。

腳踏車站點:陽澄湖公園、新陽花園、南橋北、信義路並蒂蓮路、君子亭路新城路、富澤苑、新城路電力站、信義路國小南、星溪路菜場、陽澄湖站東、通澄花園北、前進路金城路、前進路通澄路

歷史

正儀古稱鹿埜、星溪,屬婁縣。梁天監六年(507),分婁縣,設信義縣,治所設於此,始稱信義。大同二年(536),析信義縣置崑山縣。隋開皇末年廢信義縣,信義隸屬崑山。唐代以後信義地稱朱塘鄉,轄三、四保。清雍正二年(1724),分崑山之半(析縣境西南斜延東北174圖)設新陽縣,朱塘屬之,鄉制未變。中華民國成立後,新陽縣併入崑山縣,正儀地屬崑山。

正儀古鎮,人傑地靈,歷來文化氣息濃厚,書法名家輩出。儀明清兩代,就出過擅長書法的舉人40多名。20世紀30年代,又出了錢大鈞和李肖白兩位著名書法家。正儀鎮民間書法紮實,底蘊深厚,尤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引起多方關注。1996年8月被省文化廳命名為"省級書法藝術之鄉",2000年獲得了文化部社圖司“中國民間特色的藝術(書法)之鄉”稱號。。

正儀風物秀美,舊有"信義十景"景點,分別為江閣雲帆、雙亭柳浪、星溪秋月、虹橋煙雨、依綠霜楓、渭塘漁火、婁江雪曉、東湖浮玉、陽澄霞鶩、綽山夕照。雖然歲月蹉跎,已難逐一尋找到當年蹤跡,僅有"婁江雪曉"、"東湖浮玉"、"陽澄霞鶩"等自然景點還可以看到,並沒"全廢",但從"信義十景"古詩里,還能賞析到擊節遺韻,領略到昔日風姿,一博情趣。

片區景點

信義古城(信義老街)

中心公園(並蒂蓮遺址)

綽墩山遺址(村)

市文化博覽園

大上海高爾夫俱樂部

新威尼斯度假村

陽澄湖公園

星溪公園

蓮湖公園

鎮區遺蹟

顧園

又稱“玉山佳處”,園址西起界牌橋,東至東亭子,南至婁江北岸,東北至黃泥山,北至綽墩山,約占正儀鎮境之半。園內樓、亭、館、軒可考者凡數十。其中“玉山草堂”是顧氏居寓,為建築之精粹。據光緒《信義鎮志》記載,草堂附近築有桃花軒、釣月軒、來龜軒、春輝樓、秋華亭、芝雲堂、可詩齋、讀書舍、種玉亭、小蓬萊、小遊仙、百花潭、鳴玉洞、碧梧翠竹堂、浣花溪、拜石壇、漁莊、春草池、金粟影、淡香亭、君子亭、綠波亭、絳雪亭、聽雪齋、雪巢等。此外,還有畫舫、柳塘春、白雲海、光山色樓、嘉樹軒、放鶴亭、綽山亭、東西二亭。後來還在東亭築並蒂蓮荷池。一時園亭之景名聞江南。後經歷代兵事逐漸毀滅,解放後,綽墩山尚存幾處遺蹟,“文化大革命”後,顧園遺蹟全部消失。

東亭並蒂蓮

正儀古鎮正儀古鎮

正儀鎮東,有兩亭,即“東亭”及“西亭”。起源於宋代婁江擺渡口涼亭。東亭於元末由顧仲瑛辟池植並蒂蓮,池底放入有孔石板,似蓮房,荷梗從石板下穿孔而茁長,至民國時期已荒蕪凋蔽。民國23年(1934年)冬,

交通部長葉恭綽偶得一古端硯,刻有並蒂蓮詩,乃知蓮出正儀東亭,當即來正儀訪蓮,並會集李肖白、陸增華、

謝菉君等地方人士,組織“顧園遺蹟保管委員會”,對荷池進行疏浚修葺,在荷池之北建“君子亭”,亭中懸掛葉氏手書“君子亭”匾額。亭邊設有茶室。民國25年(1936)夏,葉恭綽等專程來東亭賞荷,攝影師郎靜山及報社記者同來。《申報》、《新聞報》以顯著版面介紹葉氏賞荷盛況及並蒂蓮特色。此後正儀東亭荷花盛開季節,滬寧鐵路有兩班快車,專為賞荷者停靠東亭。

東亭“並蒂蓮”亦稱千蕊蓮、千葉蓮,一花多蕊,有“雙萼並頭”、“四面拜觀音”、“九品蓮台”諸色,它不長藕,不結實,是一種純觀賞植物。1958年,東亭並蒂蓮荷池及君子亭列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大革命”中君子亭被毀,但並蒂蓮已為崑山亭林公園移植成活。

綽墩山

正儀鎮區北1.5公里,有綽墩山。龔明之《吳中紀聞》云:“崑山西樓里村名綽堆,避光宗諱改墩,堆有黃幡綽墓”。(光宗:南宋趙惇廟號)又云:“唐伶人黃幡綽葬於此,今村人滑稽能作三反語。”唐段安節《樂府雜錄》有“開元中黃幡綽,張野狐弄參軍”之說。張野狐即詩人張徽,清人張潛之詩:“張徽宮內曲初傳,供奉拋來舊細蟬,卻憶江南落花處,不知誰葬李龜年。”

山上多巨石,與虞山之石相似,三面逶迤而上,獨其背矗三丈餘,上有顧阿英金粟庵。

綽山山色秀麗,風光旖旎,每逢農曆九月九日,有登高賞秋之俗。清何婉哥《九日隨家嚴登綽山》

詩:“梳掠容光攬鏡奩,來游喜得從家嚴,題糕節冷楓初艷,放掉船輕浪亦恬。此地已無金粟影,

遙天猶露玉山尖,登高忽見雲霞燦,掩映湖波霽色添。”

建國後,經考古工作者勘明,綽山是新石器時遺址,出土石斧、石鑿、陶鼎數十件,1983年崑山縣文管會

曾覓得玉琮1枚,是為珍品,足以說明綽山的文化源遠流長。“文化大革命”時,綽墩山上金粟庵及其他房屋

全部拆除,山址改為合心村磚瓦窯廠。

考古專家稱:綽墩遺址是蘇南地區“古文化標尺”,它聚集了馬家浜文化(距今6000年前)、崧澤文化(距今5000年前)、良渚文化(距今4000年前)和馬橋文化(距今3000年前)四個文化層面。2000年,綽墩考古的前3次挖掘發現被評為全國重大考古發現之一。綽墩遺址也就成為崑山市唯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綽墩山村村頭原有一座高約20米,方圓不大的“土山”,山腰有巨石峭立,為人工移放,山上曾有參天的古木和雄奇的廟宇,常年遊人和香客不斷,為古“信義十景”中的“綽山夕照”。

高墟山

在正儀鎮區東北4公里處黃泥山村境內,山高3丈餘,四周百步,俗稱黃泥山,亦稱太平山。

相傳是唐高力士衣冠葬地。宋人黃由《高墟山》詩云:“不識力士名,焉知宦者墓,

長門恩眷深,興亡不相顧,玉環死馬嵬,幸蜀嗟中露……空葬等山陵,四周列古樹,寒風撼泥沙,漁樵幾聲度。”

宋建炎初,蘇湖巡撫盛德肆將高墟山占為己有,在上面築了個“依綠園”,有池、台、竹、石,為一時之勝。至明代中葉,“依綠園”又為歸有光妻兄魏希明所有,增添了不少精巧樓閣,順著山根築一道石柱籬笆。

當時吳中才子祝枝山等常來此宴飲,宣統《信義鎮志稿》載有祝枝山《高墟賦》。1983年在高墟山出土文徵明手書魏壁墓志銘碑石兩塊,現存正儀鎮文化站。山址已成廢丘。

落星潭

落星石在正儀宅西村百祿橋北。相傳東晉時,星隕於此,鏇化為石,沒水,水沽始露,石色白而微青,經可一弓餘,好事者,欲窮其狀,掘深數尺,莫竟其底。星溪之名由此而出。落星潭古信義十景之一。該潭已堙沒。

傀儡湖

傀儡湖西岸旁依陽澄湖,僅一埂之隔的湖邊有一個平頂大土墩,高十五餘米,圍一千餘米,相傳唐玄宗時伶人黃幡綽葬此而得名綽墩山。黃幡綽擅演參軍戲,常與詩人張徽搭檔演出,一度轟動帝京。黃晚年流落江南,出入豪門,為這一帶縉紳教練歌妓,留下了不少動聽的歌調,當時非常流行,各地尊為“正聲”。據說,後來便磋切成為崑曲的水磨腔。幾百年里,每每春風又綠江南岸時,民間的戲班子都要到綽墩山上演戲以示緬懷。到了宋、元間,這一帶盛行傀儡戲,因此就用“傀儡”兩字當作了湖名。

卻說笠帽湖名字從何而來:傀儡戲就是鬼戲,在古代由於交通不便,兩岸交流甚少,東岸的百姓時常飽受湖盜的洗劫,臨湖有的零星小村落逐步衰落。於是,為了辟邪,在東岸湖邊樹立了一個戴著大笠帽的石刻神像遙遙面對著綽墩山,守望保佑著百姓。因此,東岸人稱之為笠帽湖。

義莊

天水義莊又稱趙氏義莊,建於清光緒五年(1879),由趙之驤、趙錫銜、趙翔藻、趙慶章捐田1000畝,在正儀鎮下塘北市梢建莊祠。累積數10年又續置義田2000畝,田租收入,作為義莊支出經費。義莊設莊正、莊副各一,司賬6人(其中1人為總管),負責義田收租、納賦稅,主持日常莊務。

義莊每年春秋兩季舉行祭祖儀式,由族長告諭先輩創業事跡,對違犯家訓家規者,進行訓斥,嚴重者要出族,訓諭畢,瞻觀先輩金石、書畫等活動。民國初年,趙學南任莊正時,開始轉向族內福利及文化事業,曾以兩萬銀元,在中心橋石子街建“古香深處”藏書室及小花園各1座,並刻印各種宋元古本,還將“峭帆樓”藏書殘餘以及正儀“高齋”藏書近萬冊,分經、史、子、集4大類及其父趙元益譯著外文版本另闢一類分藏在5間圖書室,並將藏書室稱為“又滿樓”,其意思是毀於滬濱“峭帆樓”藏書得以恢復。續輯趙氏家譜16卷刻印新家譜1套4冊。現存蘇州博物館、崑山檔案局各1套。還在正儀黃潭村建趙氏家族公墓。“文化大革命”時期公墓被毀。“又滿樓”藏書室附設學館,聘請本地秀才任教師,凡趙氏男性均可免費入館讀書,到外地深造者經莊正同意可在義莊支取學費,對族內生活無依靠者按月支付生活費或救濟金。至民國24年(1935)停辦。莊田按趙氏後裔五十七房平均分配,莊祠房屋仍繼續保留。民國26年(1937)抗戰爆發,莊祠被毀,又滿樓藏書室房屋及小花園1座於民國35年(1946)由趙綿行代表趙氏家族捐贈給正儀國小,義莊從此消失。

錢大鈞別墅

民國21年(1932),錢大鈞築別墅於雅涇村(今東北村)。房屋為西式樓房,園內有1座六角亭和竹林、雪松以及各種花木。室內均為紅木家俱,並有自來水設備。六角亭為琉璃瓦頂,四周配有玻璃窗,亭內有彩色天花板。本地人稱“錢大鈞花園”。解放後發現天花板內藏有錢氏在西安事變中彈時的血衣等物。“文化大革命”時拆除。

古橋

盛安橋

俗名關王閣橋。在婁江北岸,正儀市河出口處,為信義渡口和東西纖道的主要通道。

明永樂十一年(1413)崑山縣丞王珂修。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里人魏尚賢重建,改名“真義橋”,建關帝閣左。清康熙里人翁偉業在閣房通濟庵前建茶亭以便行人。乾隆六十年(1795)橋壞,知縣程光瑄修。拱橋下有對聯一幅“近依高閣迎婁水,直接長堤跨渭塘”。

1968年,因橋洞狹窄於泄洪不利而拆除。

景福橋

舊名中新橋,又名中津橋。跨渭塘河,初為木橋,康熙四十六年(1707)里人朱光遠等改建為石橋,徐昂發曾為建橋作募捐疏。因坐落在舊街中段,俗稱“中心橋”。建國後政府兩次撥款修理,至今保存完好。

壽安橋

跨渭塘河,明洪武初顧原純建。原純字壽安,橋由此得名。清康熙八年(1669)黃貞孟、徐希夫等重建,宣統《信義鎮志》,有黃泓壽安橋記。宣統三年(1911)正儀農民抗租,與崑山催丁發生衝突就在壽安橋西堍。建國後政府曾3次整修,至今保存完好。

百祿橋

舊名湯家橋,在小港北岸。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里人建。該橋北有“落星潭”,橋基南北各有一幅對聯,南面為“星潭泒衍婁江秀,西鹿源從天塹來”。北面為:“馬鞍文筆朝真義,震澤回瀾潤宅西。”

廣靈橋

在綽墩山廣靈庵前,俗稱二石橋。明萬曆四十年(1612)支守禮建,知縣祝耀祖有建橋記。

橋東原有二株銀杏樹,是古代由傀儡湖入綽墩港的水上航標,現存一棵。至今橋樑保存完好,為正儀最古老的拱形石橋。

塘涇橋

位於南星瀆集鎮西,東西跨向,是舊時由西進入南星瀆集鎮的必經之路。由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後築路改道,此橋已不通行人,基本荒廢,但仍保存完好。橋身由條石鋪就,全長15米,為正儀境內現存最大的三孔平橋,具體建造年代不祥。

正儀人物

黃番綽

唐 正儀綽墩山村人

顧瑛(1310~1369)元 正儀東亭人

魏校(1483~1543)明 哲學家

梁辰魚(1521-1594)明崑山正儀瀾溪梁家港

黃子云(1691~1754)清

趙元益(1840~1902)清 近代向國內傳播先進科學知識的先行者之一

吳承傑(1898~1936)民

李肖白(1895~1940)民

薛慕韓(1887~1945) 民

趙詒琛(1862~1946)民

王慰伯(1894~1948)民 正儀南星瀆人

於景讓(1907~1977)民

錢大鈞(1893~1982)民 正儀雅涇村人

宋學濂(1912~1982)

范伯賢(1912~?)皖南事變突圍失蹤,下落不明

元明清科舉榜進士、舉人見正儀鎮志

正儀鎮革命烈士

羅正遠(1928~1947.06) 犧牲地東台,職位班長

唐金才(1921~1948.04) 犧牲地靖江,職位指導員

王保福(~1950.10) 犧牲地朝鮮,職位戰士

羅正遠(1948.09~1971.06)犧牲地福建,職位戰士

顧園並蒂蓮

亭林園的並蒂蓮,人稱“元末古蓮”。據“縣誌”記載:元末崑山名士詩人顧阿瑛於崑山正儀東亭村興建“玉山佳處”園林,有亭、台、樓、閣數十處,在池中種植並蒂蓮。正儀“玉山佳處”園林歷600餘年之滄桑,後荒蕪凋敝,但並蒂蓮卻被留傳下來。民國23年(1934年)冬,時國民政府交通部長葉恭綽偶得一方古硯,背後刻有“並蒂蓮”詩且又註明蓮出自正儀東亭,葉當即來崑山訪蓮。1935年葉氏曾發起成立“顧園遺址保存委員會”,整治園林,將東亭荷池重新修葺,池旁建大方亭一座,名君子亭,據葉恭綽氏考證該並蒂蓮“決為天竺種無疑”。時值盛夏賞荷季節,遊人絡繹不絕,竟使當時的京滬快車破例停靠正儀小站,以便賞荷遊客,一時東亭荷池名聲大噪。 1963年蘇州拙政園亦曾從崑山正儀顧園引種40多斤千葉蓮花(即並蒂蓮)於遠香堂北側及香洲前水池中,當年即開花,吸引了許多旅遊者。

青糰子

傳說清朝末年,正儀鎮有個叫趙慧的女子,發現一種醬麥草是做青糰子青汁的好原料,而用手工磨的粉做的糰子更為柔軟細膩,又不粘牙,存放數天不破裂、不發硬、不變色。後來正儀鎮中心橋南一爿糕團店的陳四寶老大娘從趙慧處學得了這個秘方,從此青糰子供應於市場,成了一種色味兼美,饒有鄉土特色的點心。

渭塘河

正儀正儀

穿過正儀鎮,連線陽澄湖和婁江。

信義十景(注)

孫國培趙綿行(1983年)

陽澄霞鶩(落霞歌鶩)

陽澄浩瀚浪千重,湖水長天一色青。

最是鶩飛霞落處,風煙嬝娜紅蓼汀。

江閣雲帆(登關帝閣)

臨江高閣試登眺,百舸爭流來往頻。

更喜層層稻菽浪,豐收歡呼萬家春。

雙亭柳浪(兩亭景色)

翼翼雙亭東又西,綠楊夾道草萋萋。

柳絲細浪因風起,悅耳鶯聲嚦嚦啼。

東亭荷池(東亭嘗荷)

君子亭畔嘗荷蓮,並蒂蓮花是名種。

天竺移來植東土,城鄉遊客憩池邊。

東湖浮玉(玉峰倒影)

東湖(注)臨近綽山邊,細浪拍岸波鱗鱗。

玉峰倒影浮光閃,遠山近水堪留連。

依綠霜楓(依綠園景)

園名依綠近山見,四時花開香馥飄。

蒼松翠柏楓葉茂,霜楓紅於二月花。

渭塘漁火(渭塘夜景)

金鳥西墜玉兔升,渭水岸邊火光明。

欵乃聲聲歸棹急,漁歌互唱笑盈盈。

綽山夕照(夕陽西沉)

陽城西鄰傀儡東,巍峨屹立是綽墩。

夕陽西沉炊煙起,湖光山色總宜人。

虹橋煙雨(虹橋晨曦)

一橋飛架小港上,彩虹橫渡肩販商。

柳細拂拂垂兩岸,煙雨淒迷心胸爽。

星溪曉月(星溪潭邊)

落星潭邊景色麗,曉月迷濛迎晨曦。

潭流汩汩水向東,匯入小港是星溪。

註:信義十景景點全廢,作憶景詩。又,“東湖”指傀儡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