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穿孔

子宮穿孔

子宮穿孔是指宮腔手術所造成的子宮壁全層損傷,致使宮腔與腹腔,或其他臟器相通。子宮穿孔在女性生殖道器械損傷中最為常見。可見於放置或取出宮內節育器、人工流產、中期引產、診刮術等,探針、宮頸擴張器、吸管、刮匙、胎盤鉗或手指都可造成穿孔。穿孔部位可發生在宮底、峽部或宮頸管,其中以峽部最多見。亦可穿入闊韌帶、膀胱後壁、腸袢,甚至拉出大網膜等,導致內出血、闊韌帶內血腫及繼發性腹膜炎。必須及時診斷處理,以免發生嚴重後果。

基本信息

臨床表現

1.宮腔手術過程中出現下腹突發性疼痛。

2.發覺所用器械進入宮腔的深度明顯超過檢查時所估計的宮腔深度,且無阻力,感覺不到宮壁的抵抗。

3.下腹壓痛、反跳痛。

4.如穿孔損傷大血管,短時間內即可有內出血的典型表現,並迅速發生休克。

5.宮旁包塊:如從子宮峽部穿入闊韌帶損傷血管,可在闊韌帶內形成血腫。

診斷鑑別

診斷依據

1.手術中病人突然感到下腹疼痛,腹部壓痛、反跳痛。

2.操作時術者突然感到失去宮壁阻力,有無底感,器械進入宮腔的深度遠超宮腔實際深度。

3.若看到挾出有脂肪組織或腸管,則確診無疑。

疾病治療

治療原則

1.保守治療:住院嚴密觀察。如宮腔組織已刮淨又無內出血症象者,可給宮縮劑和抗生素。如宮腔組織尚未吸淨,穿孔較小,無明顯內出血,患者情況又良好時,可請有經驗醫生避開穿孔處刮淨組織後再保守治療,或抗感染一周后再行刮宮術。

2.手術治療:如有明顯內出血體徵或可疑臟器損傷時,應立即手術(剖腹探查)。

用藥原則

1.小的穿孔(如探針穿孔)且無其他臟器損傷者以口服甲硝唑、益母草流浸膏或注射縮宮素。

2.大的穿孔不宜單純藥物治療,尤其是合併有其他臟器損傷或有內出血時需手術治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