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囊腫

子宮囊腫

子宮囊腫(uterus,myomaof),又稱子宮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又稱為纖維肌瘤、子宮纖維瘤。由於子宮肌瘤主要是由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而成,其中有少量纖維結締組織作為一種支持組織而存在,故稱為子宮平滑肌瘤較為確切。多無症狀,少數表現為陰道出血,腹部觸及腫物以及壓迫症狀等。如發生蒂扭轉或其他情況時可引起疼痛。以多發性子宮肌瘤常見。本病確切病因不明,可能與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長期受雌激素刺激有關。現代西醫學採取性激素或手術治療,尚無其他理想療法。

基本信息

概述

子宮囊腫是一種很少見疾病,臨床上容易被忽略。可分為先天性及後天性子宮囊腫,前者來源於中腎管和副中腎管,多發生在子宮後壁或子宮底部;後者多由良性疾病繼發而來或由漿膜的間質細胞發展而來,其中有子宮肌瘤囊性變、囊性的子宮腺肌瘤、宮頸瀦留囊腫及子宮漿膜囊腫等。
子宮囊腫子宮囊腫

現代以針灸治療本病的早期報導,見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在20世紀60年代初還出現過百例以上大樣本的觀察,採用火針阿是穴和針刺遠道穴結合,有良好療效。自20世紀80年代,更進一步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經驗,在診斷上,採用耳穴觸診法來診斷子宮肌瘤,以金屬棒在雙側子宮、內分泌穴觸診,凡皮下組織內有1毫米粗細之條索觸之不消失者,即為觸診陽性,通過70例患者觀察,陽性符合率為90%以上。因此認為本法有一定診斷價值。在治療上,套用體針為主,配合耳針,也有顯著效果。

病因

一、氣血凝滯,尤其是產後受寒,會導致寒凝血滯,誘發子宮囊腫。
二、內傷輕質,抑鬱傷感,氣極運行不暢,便會引發血滯,氣血淤積而致。
三、痰瘀凝結,憂思傷,虛生痰,從而阻滯氣機,引起氣血凝滯結塊。
根據這些原因,我們可以對這種疾病做些預防措施,主要是:
1、定期做婦科檢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2、經期前後及產後要特別注意營養的攝入補充,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開朗樂觀的心情。
3、飲食要均衡營養,清淡容易消化是最好,對於生冷刺激的食物要少攝入或不攝入。

臨床表現

檢查時可以看到宮頸表面突出多個大小不一的青白色囊泡(並非紫色),內含黏液,小的有米粒大,大的有玉米粒大,有的可以長得很大,突出於宮頸表面,甚至到達陰道口,根部與宮頸之間有蒂相連,常合併有宮頸肥大。

診斷依據

(一)臨床表現 .
1.發病年齡發生在25—52歲之間,平均發病年齡為36歲。 .
2.症狀先天性子宮囊腫一般沒有明顯的自覺症狀,有時可摸到下腹部腫塊
子宮囊腫子宮囊腫

3.體徵於子宮底部或後壁膨出,局部有囊性感。可分為漿膜下、肌壁間及黏膜下三種,如為帶蒂的黏膜下囊腫有時可突出於宮頸口外。
(二)病理檢查 來源於中腎管的囊壁多由柱狀或復層鱗狀上皮構成。來源於副中腎管的囊壁多由纖毛柱狀上皮構成。 

鑑別診斷

子宮囊腫是慢性宮頸炎的一種病理表現。在子宮頸囊腫症狀癒合過程中,新生的鱗狀上皮覆蓋宮頸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將腺管口阻塞。腺管周圍的結締組織增生或瘢痕形成壓迫腺管,使腺管變窄甚至阻塞,腺體分泌物引流受阻、瀦留形成囊腫。囊腫大小不等,一般較小而分散。可單獨出現這些子宮頸囊腫症狀,亦可多個出現。
常見的子宮囊腫形成原因與臉上的“青春痘”相似,是在宮頸糜爛癒合過程中,新生的鱗狀上皮覆蓋宮頸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將腺管口阻塞;腺管周圍的結締組織增生或瘢痕形成壓迫腺管,使腺管變窄甚至阻塞,腺體分泌物引流受阻,滯留形成的囊腫叫宮頸納氏囊腫。關於子宮囊腫症狀,在子宮頸囊腫檢查時可以看到宮頸表面突出多個大小不一的青白色囊泡(並非紫色),內含黏液,小的有米粒大,大的有玉米粒大,有的可以長得很大,且一些子宮頸囊腫症狀會有突出於宮頸表面的特點,更有甚者可到達陰道口,根部與宮頸之間有蒂相連,常合併有宮頸肥大。
(一)卵巢囊腫 卵巢囊腫一般無臨床症狀,只有定期進行婦科檢查時方被發現。婦 科檢查於子宮一側或雙側可觸及囊性腫物,與子宮可分離,不隨子宮活動而移動。超音波檢查囊腫與子宮關係可協助診斷。
(二)子宮頸息肉 宮頸口有物突出,應與子宮帶蒂黏膜下囊腫相區別。宮頸息肉多為單個,但亦有多個,有蒂,表面光滑,色紅。因息肉含有較豐富血管容易破裂而出血,可引起不規則陰道出血。息肉摘除送病理檢查可明確診斷。

危害

不孕或流產。女性很擔心出現不孕的狀況,給很多的患者也都增添了心理壓力,一些子宮肌瘤患者因為子宮角部的肌瘤組織壓迫輸卵管入口,造成子宮變形從而妨礙受精卵著床,這樣就很容易造成不孕的產生,而且有些患者雖然能懷孕,但是很容易出現流產的狀況,給女性的生活和家庭都造成威脅。
繼發性貧血。患者可能會出現月經出血過多的情況,如果時間一長,就會引起繼發性貧血的狀況,甚至還可能促發貧血性心臟病,比較嚴重的時候,有些患者還可能會出現全身乏力、面色蒼白、心慌氣短等情況,所以女性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
感染及化膿。子宮肌瘤的患者還可能會引起盆腔充血和感染的情況,這樣的感染很多都是由於瘤蒂扭轉而造成的結果,血源性感染是比較少見的,患者在感染之後,一些患者在腫瘤組織中形成膿腫。
粘連或炎症。子宮肌瘤蒂扭轉後可能會發生腸粘連,從而受到腸道細菌感染的情況,如果發炎的肌瘤與子宮附屬檔案相粘連,就可能會引發化膿性炎症,肌瘤也可能會因為出血而促使致病菌侵犯其它宮腔器官,造成附屬檔案炎、盆腔炎等婦科炎症的產生。
惡性病變。子宮肌瘤本是良性腫瘤,但是還有少數女性會出現惡變的情況,尤其年齡比較大的患者情況比較突出,所以對於肌瘤生長迅速者或絕經後肌瘤患者應該提高警惕,如果子宮肌瘤在蒂部發生扭轉,引起急性腹痛,也可能會因為瘤蒂扭斷而形成游離肌瘤,所以患者遇到疾病更應該儘早的治療。

治療

治療子宮頸腺體囊腫並不難,一般先要檢查清楚哪一種病菌感染引起了宮頸炎,檢查清楚後針對感染引起相應的治療。對於不宜消退的囊腫,可以先將其刺破,之後再用雷射、冷凍等方法將其燒掉。治療一般不會影響生育,但如果子宮頸處形成疤痕就會影響自然分娩。
子宮囊腫又稱為子宮肌瘤,一般大小5CM以下的採用藥物治療,5cm以上的可以手術治療或其他方法治療。

中醫治療

中醫認為子宮肌瘤因臟腑功能失調、氣滯血瘀而成。所以中醫治療子宮肌瘤,多以活血化瘀、消瘀散結、清熱解毒、疏肝理氣、化瘀止痛為主。中醫治療子宮肌瘤能改善增生的子宮內膜的血液循環,使肌層的單純性肥大逐漸消失,增生的結締組織變軟,從而起到調經、止血、疼痛消失、恢復卵巢功能的治療作用,能有效地控制子宮肌瘤瘤體生長,使瘤體逐漸軟化,最後消散。
中藥在治療子宮肌瘤方面有獨特的方式,基本上,中醫治療子宮肌瘤以活血化淤,散結消症為主,佐以理氣行滯,扶正固本,以達到止血、消瘤、恢復元氣的目的。子宮肌瘤,屬於“積聚瘕症”一類,中醫治療這類疾病,最講究的是“內病外治”法。所謂“內病外治”法,顧名思義就是一種採用中藥製劑,通過皮膚的滲透吸收,進入內臟有病部位,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這種方法在中醫中早已有之,清朝名醫號稱外治之宗的吳尚先將其發揚光大。“內病外治”法具有使用方便、藥效持久、效果出眾等諸多優點,它通過直接貼在患病部位之外的穴竅上,藥效通過滲透皮膚穴竅直接作用於患處,其比之內治法效果不僅更加迅速,更具有針對性,而且無內服藥辯證失誤之虞。而對於治療子宮肌瘤來說,“茜芷宮瘤貼”則是治療子宮肌瘤“內病外治”法的首選良藥。

預防

一般來說囊腫較小,無臨床症狀可不處理,直徑超過3cm甚至自發性破裂導致出血不止的實屬罕見。可能是由於腺體較深,腺細胞分泌旺盛,囊壁張力過大時自發性破裂,由於宮頸血運豐富,彈性纖維少,收縮功能差,導致出血不止。因此,要想預防宮頸囊腫最好的方法就是飲食合理,注意陰道衛生。
陰道微生物菌群主要棲居在陰道側壁的黏膜、皺褶中,其次在陰道穹窿和宮頸處。健康婦女陰道排出物中的活菌數為100~1億個/毫升。目前公認的陰道正常菌群中最重要的成員是乳酸桿菌,其數量可達8000萬個/毫升,其功能主要是保護陰道不受外來菌的侵襲,是陰道的“健康衛士”,所以醫學上常以陰道分泌物中pH4來確定陰道的清潔度及判斷陰道自潔功能的好壞。
有些人誤以為外陰用清水洗最保險,甚至陰道瘙癢後用熱水燙洗,他們還說燙洗之後很舒服。其實,陰道就如口腔一樣受細菌侵入,口水和陰道分泌物一樣也有自潔功能,口腔它不會比陰道更髒,但我們為什麼要早晚擦牙。同樣道理,私處也要進行日常護理,每天清洗外陰時,選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護理液更適合。違反常識自以為是反而會使外陰的菌群失調、局部發炎,使瘙癢更重,甚至引起陰道炎陰道乾澀,性生活不愉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