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權

媚權

媚權就是官員們對上司對領導,會以各種手段甚至不惜枉法來獻媚。這種現象的根源其實很簡單,有權者太有權,不必在乎民眾的感受。只有從根本上讓官員知道自己的權利來自何處才能從根本上消除媚權。

簡介

媚權 媚權

禮儀有最基本的規範,如何待人接物,如何遵守公共道德,也有對特殊人或在特殊場合的要求。對特殊人群要給予特殊的禮遇。在任何社會裡都有管理的權威,下級要尊重和服從上級。軍隊里、企業里權威很重要,行政系統也是首長負責制,不然社會機器就運轉不靈。

但是當權力很強勢,甚至無所不能、無所畏懼時,權利和尊嚴只能屈從、順從。

表現

在中國,由於受幾千年封建思想的毒害較深,特權意識、媚權惡俗由來已久根深蒂固。就是在法治氛圍日益濃厚的今天,一些領導幹部在口頭上雖然極力標榜“人民公僕”、“民眾保姆”形象,但在行動上骨子裡卻擺出一副高高在上唯我獨尊的架勢。於是乎,危險時領導先走,情急下領導先飛,入席時領導上座,榮譽上領導先享等等“領導優先”的特權媚權現象時有發生: 一切工作為了換得領導笑臉,領導高興。乾工作永遠是看領導臉色行事,不是看民眾臉色行事;永遠是按上級要求努力,不是按民眾實際思考。

根源

媚權媚權
這種現象的根源其實很簡單,有權者太有權,不必在乎民眾的感受。 除了想升官發財的畸形目的外,還有一條重要的原因,就是個別領導官員喜歡這樣,喜歡下屬把自己的話當做金口玉言,皇帝聖旨;喜歡自己揮手一招,下面風起雲湧;喜歡看到基層的媚眼,媚笑,因為在這裡,他們得到一種權力享受的幸福,他們得到一種權力威力的虛榮,說白了就是為了“顯權”,就是為了讓自己的權力在基層顯示出效果來,以滿足個人的權力價值欲。這是基層“媚權”的根本原因。

與敬上的區別

敬上、服從指揮的權威,與媚權有聯繫,但從根本上來說是兩碼事。二者的區分大體有三個要點:

一,服從的是職權不是個人,誰在位聽誰的,所以軍隊要設軍銜,遇官長要舉手敬禮,文官自古以來要憑印信(委任狀)。

二,行使職權時與非履職時不一樣,甚至工作時間正式場合與非正式場合的禮儀要求也不一樣,“不威則不重”更多地體現在正式場合。

三,敬上有一套公認的禮儀標準,超過了標準就是獻媚。

改變

中國共產黨的民主生活會是平等的,是互相批評的,是針對實際問題的,其實,就是要求各級官員放下權力的架子,真正把自己當做人民公僕,當做普通共產黨員去認識自己的崗位,認識自己的工作,這是一次很好的思想洗禮,這樣的思想洗禮可以讓各級官員中的“顯權”思想淡化,因為這種活動會讓各級官員冷靜看待自己,平等看待別人,真正讓民眾利益成為自己思想意識的主角,民眾思想意識第一了,個人的權力思想就逐漸淡化了,因為在民眾利益面前,上級領導,基層官員都是平等,都是共同為民眾服務公僕。

事例

媚權的例子與形式枚不勝舉:

曾有網友爆料,稱“山東棗莊市高新區2011年招聘教師,竟然要求父母都是幹部”。高新區教育局當天回應稱,“這是為高新區作出貢獻的事業單位的職工享受的權利,是為照顧這些職工的子女。”

2010年12月11日,四川省成都雙流縣的一名交警怒敲一輛小車催其快走,當車上的人與其論理時,他竟說:“其他人我不管,我只管領導的安全,我只為領導服務!”

曾經,武漢市新洲區陽邏街道辦事處的一次性紙杯上印著“為領導服務、為機關服務、為基層服務”三行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